|
|
发表于 2024-12-21 17:1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ben 发表于 2024-12-21 13:52 b+ j. T. M) m0 W. O. S
你咋知道缺乏不可为而为之?在先天没有热门工医且所属地经济一般的情况下,发展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
! s$ q6 `) l% |) o; O武大在没有大主流热门工医的劣势,进入10年以后,这个趋势是在迅速加剧的。干的不好,武大衰落掉到十几二十甚至二三十名开外是大概率的事情。
) y2 }( W; X" r0 H* ` Q9 W- t- B李窦十二年,可以说基本扭转了这个局面。
3 z8 W. u; G# w! ^" A7 `0 }0 b大批准院士杰青优青海优入职,腾笼换鸟,许多学院现在都是小青年,好文章爆发增长。) \2 p% B& r' Y$ r( x3 S
新增一批基础科学中心省重部重平台,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新增国重,软件国重被摘牌。7 x" o# ]0 E; W; }
新增并实体化一批研究院,现在医研院,泰康基础医学中心,高研院,工研院新工科都有些基础模样,都有院士领衔,一批小青年有模有样。强势的宇航院珞珈实验室不用说。甚至药学院都一度崛起飞快,有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惜。
, o* @& r, p% B4 c7 K: H推动光源和空天信息国家实验室。8 K, J; `( D: P/ {( I
到处搞钱,校友捐赠爆发,大楼雨后春笋冒出来,极大改善科研空间条件。李窦之前的武大,那学院大楼又小又破又旧,能招来大牛搞研究?简直是搞笑。
! ~, m! }- Y4 z- X; \可以说,经过李窦十二年,武大的科研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大文章不断,学科布局更全面完善并且都有强人领衔。物院的学科更完善,基本的物理方向都有人在做,发了不少好文章。生科院除了病毒植物,如今舒的免疫,宋的脂代谢,李的遗传表观,都是大热,都有团队,生科院已经初步摆脱学科老化的问题,和医学切入也更紧密。6 W$ y( ~8 [( l1 L
最重要的是,新工科有些眉目了,居然还有院士。
$ {, W; A( B; W# k加上强势的测绘遥感和水利水电。
* ]1 K Z0 B( _; d/ Q' }可以说,李窦十二年,是刘道玉时代以来武大又一个黄金时期。
1 ? j3 e8 U% {2 | X8 k" D因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武大还是跟上了,没有落伍,初步改变了科研太弱的窘迫情况,放眼全国,同时期相对增速最快的说是武大也不算夸张。
, J% B- V2 c6 \ I5 w武大的科研尤其工科医学也包括基础学科,现在和头部的强校比还有差距,大文章还少,大标志性成果不多,产业化也一般,一个历史欠账太多了,一个规模太小,一个地域劣势,一个太穷没钱,还需要继续努力。但至少目前来看,武大还是跟上了。
& w5 m8 J: i0 }! L0 u+ U( o如果不是李窦十二年的努力,领导继续躺平十二年,估计如今武大已经掉到二三十名了,不止分数线还是综合实力。3 k5 g. L" @. J: T- G, T
李窦不是没有黑点,也不是没有失着,比如国重摘牌,深圳校区叫停,非升即走伤害了一批人等等。但总的说来,对于武大在新时期的转型,李窦是有大功劳的。没有掉队,保留了往上冲的希望和可能。( S8 {$ w% Y: e( O; x. u* i: a i
平文现在加码计算机人工智能,挺好。
% J2 R# ~1 P# g# A. @ o% c0 {+ P6 F
5 |2 { n2 p0 g/ q/ m' T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