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11 2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2-1-11 22:36 编辑 7 m9 R( H& [/ z
+ T0 W, `: y2 Q; M0 B' E+ A
青塔网这篇盛赞南京大学的文章,写得很中肯。似乎漏掉写,自1999年来,南京大学获得高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理科研究出名的南大,做出了最早的表率。青塔知道南大的天文地质学科都是第一名,怎么能把南京大学最重要的物理学和晶体材料科学研究给漏掉呢?
5 q5 p( M, c7 R- r. C3 o* n9 j: u
9 o7 m' G8 Z& ~* f; y/ v , C# Q' { F, a0 ]; ~: v
) P" h- h9 ~( S- @
. u' i" i& E4 N0 B6 Q) j$ b. o6 {% E8 ?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喷吐着火龙腾空而起,“羲和号”卫星正式启程,奔向茫茫太空,朝着太阳系中心的恒星而去,开启了中国全新的“探日时代”。& Q* v; K) V. T/ p6 W7 V
7 |7 ]/ ]1 S R8 W. }
与此同时,一批自南方而来的“特殊访客”,正紧紧注视着发射中心的大屏幕,悄悄屏住呼吸,攥住双拳。鲜为人知的是,这颗充满美感、以上古神话中“太阳和时历女神”为名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背后站着的是一所低调、诚朴,甚至被人严重低估的“好大学”——南京大学。
7 u: f* j; R& H, \. ~8 q/ b s# m- c) D. T0 I/ V3 T; ~
▎南京大学,低调有实力!8 T7 U# c( f" L/ K& }# p1 G0 q, n
坐落于“天下文枢”之地,以“六朝古都”为名,南京大学百余年来,始终是我国最为顶尖的高校之一。长久以来,南京大学以低调自持,百廿校史积酝而出的强劲学科实力,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I/ |# v$ h" | w
( g- p8 I) H6 j( r( }/ i' s
1 b$ w8 O) X* u( x0 j$ L( i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共斩获21个“A类”学科,在诸多学科领域,代表着我国的最高水平。
3 I, G3 x: K' R" u5 D5 ~2 l2 c
' i& u9 K: |! `. ] o南大天文,始终第一。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南大天文学科,一直雄踞国内高校榜首,被称为“中国天文学顶尖人才培养的摇篮”;当我们在夜里仰望星空,一片浩瀚无垠之中,有着10余颗以南大人命名的小行星。其中发现于1997年5月20日的“南大天文学子星”,更是南大学子独有的浪漫。
: \3 P2 ?% q4 Q$ A; _: c5 I' j B5 y- y6 s# i
南大地质,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地质学系,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球科学系之一,前后共有37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 t! n9 V8 d$ s- ]4 T' N. ?3 t: o
) e3 [) o8 ^" U; \) D" M0 P
, a# M/ X" {& L2 n+ ?0 H依托于领跑全国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南京大学在信息安全和海外利益安全等国家安全重要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站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汇点,南京大学不断追求超越,始终屹立于交叉学科探索的最前沿。7 Z' w4 F) ]7 M- U
* `+ c! E, j% p, A1 ?( e+ z; K南京大学在9校联盟中首个设立“人工智能学院”,由人工智能相关的五大主流国际学会(ACM、AAAI、AAAS、IEEE、IAPR)均入选 “Fellow” 的第一位华人学者周志华教授担任院长;不久之前,南京大学正式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国家首批建设单位之一,也象征着南京大学在深入探索交叉学科办学规律上走在国内高校前列。
" D& S7 ~/ ?: Z
# r( s" z" B) T& ~▎贡献一流,人才辈出!
, P( B$ M7 N T `6 t; r' j' C" ?* B7 A( u* W
; K o: P& Q$ c l. Y; v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南京大学贡献卓著。
% H I3 x' n5 X) t+ X
3 G6 y0 t0 z8 t4 \: {8 _1 e在这里,有着一支由2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27人次国家级领军人才构成的高质量人才队伍。+ Z3 W2 `# a# f+ l* n* L
2 k$ K; W- \7 M2 K
' s e, a2 Y4 b! S4 P3 P1 d% W6 b在这里,有着1个国家实验室(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底蕴,无论是共和国的“里子”还是“面子”,南京大学都人才辈出。
) ~8 L+ F9 q+ @5 }% U9 B' R
7 j. N! o @: y, C8 |: w“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朱光亚、任新民、黄纬禄、钱骥、赵九章等,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闵恩泽、吴良镛、刘东生、张存浩等,均曾在南京大学求学、任教,他们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今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底气。7 @7 K! m. ^: U$ ^6 a" X+ v9 v
$ u! q6 x- l! D, P5 H
* q/ @+ V' Z3 d$ V2 w7 ?* J' _同时,南京大学也培养出了多位杰出外交官,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等,在世界舞台上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 z A, T& l: x9 m6 H0 z' _
% S" l$ d U, N& B& ] a! F
0 a8 `* ?0 M$ p9 {1 z& _" f$ U+ u7 z& y2021年的南京大学,在“第一个南大”的征程上持续奋进,成绩亮眼。
9 Q# U% C1 r1 _; I0 R. o& K5 m, q0 U" g* h0 R
过去的一年间,南京大学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整体办学水平与实力持续保持在中国高校“第一方阵”,得到了来校视察的李克强总理高度肯定。学校基础研究优势不断强化,“自然指数”排名继续稳居世界高校前列,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以“羲和号”卫星等为代表的大项目、大平台、大仪器和大设施建设形成新亮点、取得新突破,新型高端智库在文化安全、经济转型、两岸关系等方面的咨政作用更加凸显。
( a2 B' W# R6 }3 v3 h3 B$ G/ e+ o
& j, I% N" w! @5 |) K) U4 h+ ~0 Y: k4 D. p
2021年11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招生时间正式确定,新百年新希望的“一校两城四校区”现代化科教“航母”正蓄势待发;12月16日,南京大学牵头33所高校创立“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为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和苏港澳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0 H4 C, F L5 E/ q8 {. |; L1 W
$ C, C5 A+ K6 o, W6 [3 l7 z
! M" U. d N9 l7 e8 u5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