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rlwd12345 于 2025-10-27 17:10 编辑
! ^5 r" d+ h) x* [9 ~, N+ {' S" B! ^8 V
山大土木学科(智能建造与智慧工程学科群),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特点显著。
8 v! [7 U- B( E( J
& I' e1 P6 i; N" p$ h大奖项:国科二(2011,2014,2019)、国技二(2020,2025);补充创新争先奖(2020)、光华工程奖(2018)。+ |+ [! f5 Q p, F- |7 H3 R
2019年度,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国科二。
9 D* E$ S7 G& x4 x2020年度,复杂环境深部工程灾变模拟试验装备与关键技术及应用,国技二。
5 \6 Z$ g# N$ {# q( y8 w8 s# O2025年度,极端环境TBM隧道地质灾害源超前探测解析技术与装备,国技二(初评)。
5 {% C8 X) o: |; F7 o3 Y
; \0 J* M1 f) p ]1 ]! p7 p; U- h5 p7 F9 a) q
大平台:' }* W% w8 A- }& t" z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 j' i1 c/ b! Z
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E, C R0 r! d7 |/ u. _; M- B; ]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4 O, j h$ }& b+ c X' o* z
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牵头)
1 c2 N# q, P6 `地下基础设施工程灾害预报预警与控制教省部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x% D7 z/ A) _/ ^4 K. x5 O5 K
地下工程人工智能与智慧建养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牵头)! Q" o, c! S3 e( r
地下工程灾害预防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牵头)5 D7 q. c8 }6 g% n; h4 `
6 Q! G5 g7 N2 A6 I8 l0 N2 {大团队:院士1、创新群体1、黄大年1
$ j9 E4 W, C2 p: q/ d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校长,中侯委)5 A0 F% Z0 s- V
创新群体牵头人:李术才
) P. D1 N3 I+ o; n/ z+ R黄大年团队带头人:李术才
% W/ p$ g: T3 t6 { d$ ^: u$ `& E ? _除此之外,不完全统计有! M; z& h# x: A8 G! F
外籍院士:4人左右- C+ C% ~6 A1 s8 ]- W1 o
杰青:李LP、刘B、许ZH...5 ]8 R: Z c4 P: h
长江:崔XZ、王HP、张QS...! x$ R" Z+ C4 [7 A7 `6 g$ U
特支:李SC;HJ:杨K...
' }/ S/ k* \: I4 g
4 z. B+ d# L8 ~大项目:不完全统计9 X. k$ U0 ~( X
1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铁路专项(4亿)& M( v7 v- Y+ @- o* Y/ k( U
1项 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8000w+)3 q; t- H- y: r4 k; f: _0 m
1项 国家发改委概念验证和中试熟化平台(亿元级)
8 w o$ Z, e, B/ _, b, h0 ~9 J1项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2000w)3 r; l. A: N5 c+ p9 ~( n6 {" u* ^
其他预计还有普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项以上,具体情况待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