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1-18 00:4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木123 发表于 2025-1-17 23:31! R9 a- z. E5 H, j
以后能评上的院士只会越来越少,每年有1个就是及格,大头都垄断在北上,其他的都喝汤吧。 ...
; Q+ u) \! n) ~* d( q8 A是的。改革虽然更合理,其实对中西部高校是更不利的。" a) }5 `, q) ]0 _4 i
每年杰青长江大多数都集中在京沪,光是海选就大部分提名集中在京沪和中科院系统了。杰青海选筛选到最后的候选人肯定也是科学院系统和京沪高校占大多数。最后院士投票,肯定还是会倾向投自己人和熟人。而院士基本集中在科学院系统和京沪高校。最后的结果其实更集中。
# [+ L. [/ i; e M0 j科研资源的不对等,事实上也让京沪高校的候选人可能实力更强。5 H c, q1 t* n; y0 d
从23年科学院士增选就很明显,科学院60个名额,其中中科院系统和京沪高校就占了近50个,加上浙大中科大和吃了一年饺子的同济,就50来个了,其余中西南部部几十所985没记错的话,就6个还是7个名额,校均0.1个。哈哈哈。/ {" l$ _! k, @7 ^# ` I
京沪高校的顶尖人才比其他地区多的多了,好几倍。这还是有考虑地区平衡的可能。不然要是北大清华比如谢晓亮邓宏魁陈雪梅这些一大群超院士水准的出来选,其他高校真是骨头渣都吃不到。
( X% }1 Y9 a6 T: R) t/ ], T想想多恐怖。哈哈哈。
4 |& k/ p; h) s" u' a今后选院士,中西南部绝大部分高校,能上1个就是吃肉了,上2个就是喜大普奔,上3个就是奇迹了,可以庆祝两年了,哈哈哈。$ T' B: Q% J! _; @# X4 U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25年我武院士增选爆发,太缺院士了,也应该爆发一次了,总要轮到我武吃顿肉吧,不能总是那么背时。哈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