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3 2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5-3-3 23:16 编辑
8 H4 S3 N& ~& w# C
! D2 `7 [) I4 f. m% Q* c* \总结一下2025年工作要点:第六轮学科评估,建设南开特色医教研协同发展体系、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
1 f9 V N/ Q0 M5 P, g9 J7 [
3 _. [3 p# v1 G3 R$ q A) q. ?南开要坚定不移地走好医教研协同发展,跟医学学科建设成熟高校取取经(如上交、浙大等),走南开自己的道路,推进南开与直属医院的融合,推动南开大学附属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临床口腔教育都要抓好。适当情况建设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为天津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提升临床和口腔医学学科水平。这条路可能会很艰难,但南开已经努力了36年,而且这些年确实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未来可期。例如教育部/中编办都愿意南开去接收一个小规模的三级医院,天津市也愿意把三甲医院交由南开直属。
; ^) z& |+ v8 q- I% K: w4 \& l) d
, `, n' Z, ^. }) D南开医学学科建设目的不是搞所谓Nature、Science,NS交给南开生科院就可以了(生科院做肿瘤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已经承担了部分基础医学功能),医学教育主要目的还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南开可以独立自主培养自己的临床医学生和口腔医学生,这是最重要的,这样也不会受制于人和政策。比如南开现在仍然无法完全脱离301医院的培养,这是因为自己的直属医院不够强大,非直属医院也不够强大,将近一半的学生都要送出去培养。直属医院的医疗教学水平提高了,南开就可以把学生全都放在天津培养了。在直属以前,一附院和南开已经接触了30年(其中非直属附属有15年),可以说一附院和南开是有共同目标的,虽然可以预见两者融合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B/ |: Y; D# h( Z( B
' m: L/ H0 L" n* R* k0 N. w" S9 Q
- S0 S! Z8 T. t X- E: s 陈雨露对2025年工作进行部署。他强调,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重大部署,系统谋划好2025年度学校改革事业发展。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和新任务,要以“六个三”为核心主线,顺利完成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的重要目标。要深化重点领域自查总结,做好“三大迎评”。面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国家审计、第六轮学科评估,要精准把握各类评估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深刻理解其价值导向与核心指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积极推动学校相关工作提质增效。要聚焦国家级重要奖项,全面培育“三大清单”。必须发挥“有组织”的合力,从前瞻规划项目布局、加强项目成果管理、强化评价激励机制、有效遴选储备、营造良好竞争生态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和全链条支持,发挥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凝练高质量成果清单,力争在下一轮国家级科技奖励、人文社科奖励、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中取得显著突破与进展。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三新”建设。为积极应对当前形势,结合目前南开既有学科优势,要大力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和新医科建设。加快构建新文科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复合型文科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南开特色的新工学体系,助推打造国家前沿科技创新策源地,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南开特色医教研协同发展体系,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要深入推动内外联动,积极拓展“三大财源”。统筹整合内部资源、充分挖掘外部合作机会,积极拓展多元化资金渠道,为学校改革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要锚定培育新增长点,纵深推进“三大工程”。以加快推进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以及实施国际化提升等三大工程为切入点,打造南开特色学科交叉创新突破区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先行区,进一步深化工程硕博士产教融合培养改革,开展以国际组织和全球发展为主题的智库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持续激发新的增长动能,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三大规划”。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进一步理顺校内规划体系,完善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机制、增强规划间的统筹部署,聚力推进《南开大学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25-2035年)》《南开大学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南开大学“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等三项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以“总体布局、一体谋划”为原则,确保规划之间有效衔接、规划目标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同向同行。9 G9 S2 L, @+ g) a+ x- E. O; R7 p
7 e# i8 X9 t4 J3 K- R; ~# U, e& w;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