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提名一个童雋家族
童雋56年首批二级教授(吴良镛是三级),81年首批博导,中国建筑学四宗师之一,成就名望不是一般的建筑院士能比,可以这么说,80年后之后成为建筑学方面院士的,还真没有几个在名望上超过的
童文,加拿大两院院士,华为5g首席科学家,成就和贡献远远超过工程院信电学部平均水准是公认的
童村,微生物科学家,医学家,民国早期协和博士,早年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后来致力于抗生素研究。在50年代中国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他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青霉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三制药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童诗白(1920~2005),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
1956年创建了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主编和参加编写的电子技术方面的教材12套;在国内率先开出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理论基础”、“现代电子学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专业博士点。首批博士生导师,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开拓者之一
清华建国后电子学科和自动化学科的首创和强大,很大程度上要归集于他
请问这四个人,在各自专业领域吊打普通水准的两院院士是不是毫无问题?
全国还能找出第二个家族成员学术,成就,贡献如此厉害却一个都不是两院院士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