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2 14:5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哈程大 于 2025-3-22 15:10 编辑 6 F9 [1 q6 b8 t# z% w6 w' v
eyl 发表于 2025-3-13 11:26
9 {3 F/ K/ y8 f3 D你懂啥,那是哈军工的航空系,跟哈工程没关系。哈工程只是哈军工的船舶系,仅仅占用了哈军工以前的校址而 ... 8 y* O H A2 F
2 a& j: t( Z% H: ]& ?
1970年“哈军工”分建时,海军工程系只有教职工351人,其中教师222人,干部83人,工人46人,共10个专业,独立办起一所大学,承担起教学、科研、生产任务,力量远远不够。
6 x3 n/ g: e, w; v0 w' j Y. y' D+ `2 W
1970年“哈军工”南迁分建,当时由于政审等原因,上千名的教职工未去长沙,在哈尔滨成立留守处。在海军和六机部的支持下,经与“哈军工”各系、部协商,将数百名“哈军工”干部、教师调入“海军工程系”,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6 {/ g0 d# v5 l6 G8 \" C' [
4 d! G% O) ^6 N- y" m以空军工程系为例:
+ D, C: Z- x( {/ s/ N% H; Q6 g7 `6 u7 r9 H1 J! ]1 Y. c
吴德铭,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空军系空气动力学专业(哈军工第五期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1997年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 n- B( x6 K' d# O- s3 K
7 a1 D4 k# \4 K6 H" n" k陈大炎,男,1935年12月出生,江苏海安人。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空军工程系学院。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讲授过飞机部件设计,飞机结构分析等课程。编著过飞机部件设计和飞机结构分析两本讲义。曾参加我国某型号飞机的研制工作,任飞机设计室翼面设计组组长。曾任哈尔滨工程大学院长助理、教务长、副院长、校党委书记。
7 N$ h. W0 X8 z% ]. _/ A) W- M/ U- d9 K! Y2 N4 A
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及其他系(部)人员留下组建哈船院的还有很多。0 o: ? F: H( H7 [
5 f; R# k% i; F; n- H$ }; }1972年初,“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职工队伍已增至1356人,设置了6个系,23个学科专业。; o6 U: u. o. j$ U" C)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