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钰,1974年生,大连人,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加拿大双院院士。
目前至少有三位博士弟子回国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
单冠乔,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14 年和 2017 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2022 年于多伦多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师从孙钰院士,2022-2024 年于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近五年发表论文 30 余篇,包括 Science Robotics、IEEE Trans. Robotics (T-RO)、IEEE/ASME Trans. Mechatronics (TMECH)、IEEE Trans.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SE)、IEEE Tra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TBME)、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RA-L) 等,获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 IEEE ICRA 2019 最佳自动化论文奖,RA-L 2020 最佳论文奖提名,TMECH 2023 最佳论文奖提名。研究方向包括微纳操作、细胞手术机器人、细胞表征、智能控制系统以及临床辅助生殖技术等,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倍体胚胎无创优选技术,获 2021 年美国生殖医学大会 (ASRM) 技术成就一等奖,该技术应用于第三代试管婴儿治疗,已与国内外 6 家医院合作开展临床验证。研制了跳动心肌细胞显微注射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心脏病药物筛选,研究成果发表于 Science Robotics 并获得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 (NSERC) CREATE 医疗健康机器人奖。
戴昌盛,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IEEE Senior Member,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2014年和2016年分别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荣伟彬教授)。2020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导师孙钰教授)。2020-2023年继续在多伦多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为微纳机器人与医疗机器人,近五年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Nature Reviews Urology(封面文章)、IEEE Trans. Robotics(3篇)、IEEE Trans. Medical Imaging等。获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IEEE ICRA 2019最佳自动化论文奖(第一作者),三次获得美国生殖医学会视频一等奖,获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和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最佳论文候选奖。
刘俊辉,大连理工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获香港城市大学学士学位,于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孙钰院士,专注于微纳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围绕物理场驱控、微纳集群涌现、细胞特性表征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致力于研发微纳机器人医疗应用技术与装备。近五年共发表 SCI 论文及会议论文 20 余篇,包括发表在Science Robotic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T-MECH。获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Frontiers of Science” 前沿科学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