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2|回复: 4

兰州大学入选国家学科交叉中心试点、一流学科培优、学科先导项目

[复制链接]

钻石长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7246

积分

0

贡献

2300

奖励
发表于 2025-3-20 08: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18.6667px]党的建设方面 坚持把学习贯彻******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以实际行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持续完善学校党委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制定实施校领导班子成员沟通协调办法,推动议事协调机构积极发挥作用,切实提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效能。研究制定《兰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立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开展“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讨论。深化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个,“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5个。推进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建设,压实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直接责任,严格落实人才引进“四级把关”和“三谈三审”机制。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3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思想政治工作方面 专题学习******给我校张杭同学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全年师生在主流媒体发表研究阐释文章98篇,其中“四报一刊”文章21篇。扎实推进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将新时代伟大成就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持续推进校领导当“助教”、老中青教师集体备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等举措。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初步建成榆中校区“竹园”“梅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完善以“基础劳动+兴趣养成劳动+专业特色劳动”为核心的生产劳动课程建设机制。深化“三全育人”示范岗建设,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构建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成立兰州大学学业发展中心,全力营造“学在兰大”的浓厚优良学风。多渠道“访企拓岗”做好就业工作,走访1270家用人单位,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对统战和群团工作的领导,深入落实校领导联系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巩固“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工作,广泛凝聚发展合力。深化共青团改革,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提高青年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实效性。 学科建设方面 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完成第五轮学科评估分析,组织召开学科建设系列推进会,围绕46个学科深入总结分析学科专业建设情况。[size=18.6667px]入选国家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size=18.6667px],[size=18.6667px]草学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计划”[size=18.6667px]。明确学科专业建设及优化调整思路,撤销19个专业、停招4个专业、整改8个专业。持续优化学位点布局,加快国家急需重点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新获批区域国别学等3个博士点和1个硕士点,交叉学科一级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专业学位博士点数量达到6个。 队伍建设方面 持续落实“一院一策”,深化实施“萃英博士后”“青年研究员”等多元引才项目,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扩大青年学者“黄河论坛”影响力,做好重大人才工程后备梯队培育培养。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25人,新增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6人,新增省级人才计划人选193人次,新进站博士后133人。积极主动对接部省市人才政策,获省市人才专项经费1.71亿元和80套人才公寓支持。专题研究养老保险改革和调资工作,安排经费9600余万元,调整在职和退休人员工资待遇,保障人才队伍退休待遇。大力选用优秀年轻干部,深化“育苗计划”、辅导员“铸魂工程”。加大“双肩挑”干部培养使用力度。全年完成15个中层党组织换届、12个学院领导班子换届补充工作,平级交流中层领导干部44名,选拔任用60名。强化干部挂职锻炼,选派50名教师干部在校内挂职、挂职借调、跟班训练或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全覆盖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年共培训干部2700余人次、党员发展对象3967人次、入党积极分子6000余人次。加强对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全年发展党员2851名,本科新生军训期间递交入党志愿书的比例达到56%。 人才培养方面 坚持教育教学评建改一体化,高质量开展自评自省自纠的迎评工作,高标准部署整改工作,达到了以评促建、促改、促管、促强的目的。协同推进教育教学理念观念更新、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资源环境建设等,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质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研究生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培养。探索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强基计划”学生科研能力专项提升计划、海外交流计划。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开设医学萃英班,挂牌兰州大学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改革博士招生模式,创新实行“强基转段+推免直博+硕博连读”多段式招生。深化本研贯通培养,修订动态对流机制管理办法,推进本研一体化管理。聚焦分类培养,单列产教融合招生指标,聘任行业导师1298人次,建成校级实践基地12个。制定工程类专硕专博培养标准,扩大工程硕博士专项培养规模。支持“学科交叉与AI+”课程体系提升项目,建成深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上线“AI小助手”等智能平台。强化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成果审核机制,推行学位论文全流程匿名评阅和答辩公开制度,发布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构建“评估-监督-改进”闭环管理体系。 科学研究方面 制定实施《兰州大学关于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的决定〉行动计划》和《兰州大学对接行业头部企业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工作实施方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十百工程”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等,有效激发科研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竞争性科研经费突破12亿元。[size=18.6667px]草类植物种质资源库入选教育部首批10个创新能力专项项目名单[size=18.6667px]。[size=18.6667px]作为依托高校组织申报甘肃高等研究院[size=18.6667px],成为全国首批启动的4个高等研究院之一。[size=18.6667px]全力推动天然产物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与建设[size=18.6667px]。在优势领域谋划“****”联合实验室建设。[size=18.6667px]作为首批试点高校组织推荐“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突破先导项目[size=18.6667px]。新增省部级及以上重点研究基地14个。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和EI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0篇。签署各类科技合同2248份,合同金额9.44亿元。加快推进人文社科重大科研平台和高端智库建设,获批首批国家级平台和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获批建设首批国家级和第二批教育部重大研究基地。人文社会科学获批各类纵向项目23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大滚动资助1项、冷门绝学团队项目2项。“****”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入选甘肃省首批新型高端智库。积极建言资政,各级各部门采纳各类智库报告528篇。 社会服务方面 深化与西部六省区的全领域合作,拓展与东部中部地区合作。持续深化与北方稀土、国网甘肃电力、中核集团、隆基绿能、华为、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医疗服务优势,精心守护陇原人民生命健康。广泛联络和服务校友,举办建校115周年校友大会暨高水平创建校友经济示范基地启动仪式,推动校友企业在兰州签署14项合计总额49.64亿元项目、在平凉签署14项合计总额14.20亿元项目;积极组织校友企业参加“校友企业家陇原行”及“兰洽会”、甘肃省高校校友招商推介会等省市重点招引活动,推动签署3项合计总额18.20亿元项目。 文化建设方面 精心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校115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境内外主流媒体全年发布学校相关新闻报道4000多条,学校官方融媒体平台内容累计阅播量超过3.3亿次。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创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润物无声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交流合作方面 制定关于深化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实施意见,成立国际合作与交流暨港澳台工作领导小组。谋划实施“一流学科伙伴计划”,合作共建的中哈智慧农业中心写入两国元首备忘录。与23个国内外高校(机构)就科研平台共建、联合培养等达成合作共识,举办中英碳中和创新论坛、气候未来与智能农业论坛等国际会议。深化港澳台合作交流,获批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项目22项。服务“****”高质量发展,召开2024年敦煌文博会“****”中国与中亚南亚合作发展论坛、2024“****”高校联盟论坛,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绿色创新领域中方牵头高校和“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持续打造“留学兰大”特色品牌,切实提升国际学生培养质量。 条件保障方面 申报获批教育部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及“六大专项”项目。抢抓“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谋划、稳步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总体规划建设方案》《城关校区 榆中校区两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持续拓展办学资源和空间。城关校区9号学生公寓、草类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获得立项批复,建成榆中校区3-4号研究生公寓、大气SACOL基站扩建工程、张掖市甘州区饲草品种测试评价中心并交付使用,持续推动数理核学组团建设,甘南草原国家站一期、景泰野外站、核科学实验楼主体封顶。开工建设榆中校区人文社科组团Ⅱ、5-6号研究生公寓、生态草业组团、西藏察隅野外站,即将开工建设生命与医学科研楼、城关校区9号学生公寓、草类植物种质资源库。统筹推进榆中校区组团搬迁工作。开展公用房使用专项治理及有偿使用工作。榆中校区校级数据中心及IOC智慧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完善能耗计量设施,深入推行水电定额管理,推动绿色校园建设。提升教学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多媒体教室及功能性教室的软硬件升级改造。畅通书记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吐槽吧”等师生意见表达渠道。提升与属地街道、社区协作质效,推动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融入城市治理。

钻石长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7246

积分

0

贡献

23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3-20 08: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6项;获甘肃省科学技术奖20项、甘肃省专利奖1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金奖2项。 因知识产权纠纷、劳动争议、土地租赁等引起诉讼案件共8件。

接受捐赠收入1.59亿元。支出1.29亿元,主要用于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66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20 16:0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生态,人文社科冷门绝学,数理组团,草学,西藏察隅野外站,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与建设,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4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20 18:5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大学的培优学科名单一直是个迷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4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3-20 18:57: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2个名单,厦门大学确定2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4-9 21:47 , Processed in 0.0618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