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83|回复: 52

最近两年更换的大学校长,论坛看好哪几个的治校能力?

[复制链接]

分区版主

Rank: 8Rank: 8

6496

积分

0

贡献

300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原始人 于 2025-4-2 10:33 编辑

都是院士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5 项 ), 共有 166 人参与投票

距结束还有: 428 天18 小时40 分钟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孙友宏。踏实沉稳

高级战友

Rank: 4

7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炎铭 从底层爬上来的 肯定够狠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1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cas副院长空降的常

高级战友

Rank: 4

7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兴趣,在平淡中持之以恒”    马琰铭,1972年9月,出生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美誉的安图县一个风景绮丽的小山村。后随父母迁居安图县。从小兴趣广泛的他,像很多男孩子一样,有着顽皮好动的天性,高中时,更是踢足球、下围棋的好手。1991年,马琰铭考入延边大学,在攻读物理专业学士、硕士学位期间,逐渐褪去年少青涩,上进心较强的马琰铭对自己的要求愈加严格起来,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都比较优秀,基本年年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学金。   “兴趣是我的航灯。从高中时起,我就对物理情有独钟。”被物理学科深深吸引的马琰铭,钦慕探索未知领域的科研魅力,憧憬成为那些与科学相伴终身的学者们中的一员,对被公认为国内高压物理研究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邹广田院士仰慕不已。于是,他把到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复习之旅。   “那是一段很艰辛的经历。我向学校借了一间实验室,一个人不分昼夜地紧张复习,很多课程都要从零学起。”马琰铭用“快要精神分裂了”来形容那段时光。对马琰铭而言,那时候最难的不是课本知识的艰涩、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面对身边人轻松自在的诱惑,却要坚持奋斗的毅力和勇气。而他最终经受住了考验,成功地考入了吉林大学,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邹广田院士是我的引路人。在他的指引下,我正式踏入了高压物理的研究领域。”在邹广田院士和崔田教授的细心指导下,2001年,马琰铭获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2年至2004年,他赴加拿大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位引路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John Tse。三位导师在科研、做人等方方面面的教诲、引导和熏陶,让他铭记于心。   2006年至2008年,马琰铭到瑞士苏黎世高工开展博士后研究访问研究。并于2009年至2011年,先后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访问,随着专业知识的夯实和科学研究的深入,马琰铭对物理的兴趣愈加浓烈,并在专业领域内勤勉不辍,越走越远。   “科学研究是比较枯燥的,必须感兴趣,肯努力,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在马琰铭眼中,电脑上密密麻麻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海量的数据,都蕴含着物理规律,这些物理规律指引着科研工作者探索未知的东西,有着巨大的魅力和无穷的奥秘。  “问题解决的那一刻,是最快乐和幸福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水平提高了,兴趣浓厚了。”马琰铭认为:“好的学术思想是很重要的,即要解决领域内的重大科研问题。从思想迸发出来,到着手解决问题,再到发表成果,需要一个周期。最重要的问题是,即便花费了很多时间,也未必一定能出成果。更多的时候都是平平淡淡,需要坚持不懈。”   “搞科研,自由反倒不自由”    马琰铭始终坚守一句话“做事踏实一点,做人实在一点。”多年来,他默默耕耘在高压物理科研一线,用勤奋和努力编织着梦想的蓝图。在马琰铭看来,科研工作者没有节假日和休息的概念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他的女儿出生之前,他的工作轨迹毫无断点,从不停歇。他在自己的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女儿出生之后,他才在不出差时的周日,尽量抽时间陪她。提起这些,马琰铭的眼神中充满了爱怜,“其实我对孩子很愧疚,没能很好地陪伴她。”   “自由反倒不自由。”这是马琰铭的深刻体会。自觉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时刻提醒着他,不浪费片刻时间——“每天都让自己进步,这样才能赶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在高压物理领域内,马琰铭发现了金属钠在超高压下转变为透明绝缘体,突破了固体高压金属化的传统认识和规律,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入选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2010年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被国际同行作为高压下的新现象和新效应的范例高度评价;发展了基于群智理论的CALYPSO高压相结构预测方法和软件,该方法和软件在4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被1200多位同行使用开展结构设计研究,解决了若干高压相结构的难题;他和合作者原创提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在超高压下会转变为高温超导体,引领了后续硫化氢高温超导的重大实验发现,创造了超导温度的新纪录。……夺目的科研成绩为他带来了众多的荣誉。他先后斩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称号,2001年获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授予的两年仅有一位获奖人的“Jamieson Award”。2015年,马琰铭及团队完成的“高压下钠和锂单质及二元化合物的结构与物性”项目捧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荣誉只代表着过去,是一种肯定、鼓励,更是一种动力和责任。亦如当年留学加拿大,只要填写一张申请单就能获得绿卡的情况下,马琰铭都没有动摇归国搞科研的决心一样,在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本心,执着那一份质朴的“兴趣”,享受着探索未知的快乐。   “带学生,最注重这三点”    “马老师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对学生的悉心教导以及对科学问题的独特见解,使我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益良多。”马琰铭的博士生张守涛这样评价老师:“能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研究,是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老师要求严格,对学生很负责任,尊重每个人的发展,默默地为我们付出。”钟鑫回忆起马琰铭废寝忘食地为学生修改论文、要求学生用英文进行小组讨论、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就业等细节,不无感慨。   “严”是他的学生的一致评价,也是马琰铭对自己学生的良苦用心。   “科研诚信、创新想法、独立工作的能力,是中国的学生最欠缺的地方,是未来科学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素质,也是我带学生最注重的三个方面。”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中,马琰铭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尤其在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他的毕业生很多走上了教学、科研岗位,他时常叮嘱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不要放弃科学研究,长期坚持,尽快有能力独立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辛苦的、乏味的,每一个成果都要经历很多困苦。但要坚持下来,搞好科研,促进教学。”   “严格一点是好事,只要对学生有利,我都会做。学生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马琰铭的话简洁、朴素而真诚。返回光明网首页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0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z123 发表于 2025-3-29 17:03
有兴趣,在平淡中持之以恒”    马琰铭,1972年9月,出生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素有“长白山下第一县”美 ...

他研究生培养确实很严,好几个小学校出来的都上了杰青和优青,好像是8人。

高级战友

Rank: 4

61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l123 发表于 2025-3-29 17:10
他研究生培养确实很严,好几个小学校出来的都上了杰青和优青,好像是8人。 ...

该不会,这8个学生,后面也会有,跟去浙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0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不清楚了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39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判标准是什么?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07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从面相上看是能做大事的。要尽快和浙校友会处好关系这是关键

高级战友

Rank: 4

79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马校长是个感恩的人,也是有巨大上进心的人。看好他。面相比...好多了。

新手上路

Rank: 1

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半贴子是xx大学,投票没输过

高级战友

Rank: 4

7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cj 发表于 2025-3-29 19:18
一半贴子是xx大学,投票没输过

吉林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多,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9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川大汪劲松,让我们怎么选。

高级战友

Rank: 4

883

积分

0

贡献

20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预测准了,那么这个坛子就神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l123 发表于 2025-3-29 17:10
他研究生培养确实很严,好几个小学校出来的都上了杰青和优青,好像是8人。 ...

苟清泉————邹广田————马琰铭
这个学派的势力不小,苟教授有好几个院士弟子,到马校长这,是三代第一个院士?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uga 发表于 2025-3-29 19:36
没有川大汪劲松,让我们怎么选。

从川大、西工大的全重重组看,汪劲松和李言荣最起码有一个是要负责任的。

高级战友

Rank: 4

48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扯淡 发表于 2025-3-29 19:55
从川大、西工大的全重重组看,汪劲松和李言荣最起码有一个是要负责任的。 ...

貌似两校都已经有新增(牵头)全重,还要负啥责呀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6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拉郎配,校长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学生教师不开心,选中者吃力不讨好(当然也有偷懒的)。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9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扯淡 发表于 2025-3-29 19:55
从川大、西工大的全重重组看,汪劲松和李言荣最起码有一个是要负责任的。 ...

汪劲松肯定不应该为西工大负责,已经表现接近满分了。  李言荣在西工大的操作怎么样,得三年后看,西工大现在的产出还是汪劲松的业绩。连续三届国奖牵头16项,全国应该在五六的位置,国家级人才应该翻了三倍有了吧,无可挑剔。重金砸钱加强本科教育国际化,这都是西工大历史上巨大的变化。  我倒是很担心李言荣和宋保维这俩人接下来几年能带来什么,至少在管理的角度,没有大开大合的操作,当然如果他们俩能基于现有框架把质量提起来,那就很棒了。

西工大国家级实验室重组,没有大惊喜,但75分总是有的,就剩俩gfkj重点实验室还在重组中,符合材料gfkj重点实验室一点问题都没有,肯定能搞定,航天飞行动力学,嗯嗯,有风险。但西工大拿下了汉江实验室的西安研究中心。 如果今年能完成既定目标:新增三个牵头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平台,那平台这方面的表现打85分没问题。

至于川大,要相信汪劲松的能力,汪是管理型人才,不是那种亲力亲为带动某个学科的领导,他的优点是KPI管理,引导学校整体发展,川大盘子比较大,但优势学科不突出(除了医学),很适合汪校发挥。这种改变一般需要四五年之后才能看到变化。

新手上路

Rank: 1

3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好柴校长

初出江湖

Rank: 2

9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9 18:00
马从面相上看是能做大事的。要尽快和浙校友会处好关系这是关键

校友会治校已经成主流了吗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很难吧,够呛对这些人大部分了解。难道看相?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uga 发表于 2025-3-29 20:11
汪劲松肯定不应该为西工大负责,已经表现接近满分了。  李言荣在西工大的操作怎么样,得三年后看,西工大 ...

从我来论坛时,就质疑过李的社交能力,李是对内抓的紧,但是对外没看到过啥成绩,对上层政策变化也不敏感,最起码在川大期间的表现是这样。不过西工大不用太担心,系统内的项目就够吃了。
汪来川大的两年,可以看的见的变化是推动工科嵌入JG系统,可能他有很多人脉在里面。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乡下 发表于 2025-3-29 20:00
貌似两校都已经有新增(牵头)全重,还要负啥责呀

共建非常不理想,反映出社交能力差

高级战友

Rank: 4

48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扯淡 发表于 2025-3-29 21:57
共建非常不理想,反映出社交能力差

或许是看不上呢。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9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扯淡 发表于 2025-3-29 21:55
从我来论坛时,就质疑过李的社交能力,李是对内抓的紧,但是对外没看到过啥成绩,对上层政策变化也不敏感 ...

哈哈,“社交”这方面,至少目前来看,汪劲松比李言荣拿出手的东西确实要多很多。  汪在西工大期间,搞定了西工大北京研究院,这个是作为中央部委驻京重点项目拿到的,尤其是京区非首都功能疏散的背景下,不是简单的北京跟西工大一拍即合,建个研究院完事,此乃其一。   布局了西工大宁波研究院,非常成功。 打造西工大创业,科研成果孵化一条龙,得到国五院肯定嘉奖,现在变成了大学科创典型案例了,非常成功。 引入兵器集团,推动爱生无人机改制,爱生无人机变成兵器无人机总体单位后,营收翻翻,非常成功。 布局长三角研究院,也算成功。
       在位期间,引进好几个大神,带动了西工大柔性电子,生态,人工智能直接杀入一线水平……,唯一医学发展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医学确实难搞,四姨大的副校长搞来了,说明汪很有人格魅力。

唯一失败的几件事,青岛研究院半死不活,上海科创中心失败。  大手笔的西工大太仓校区,本来是杰作的,被JYB某xx给搅黄了,托在哪里,xx太作恶了。


汪走之后,嗯嗯,开了哈萨克斯坦分校,我觉得这不会给西工大能力提升加分,最多捞点ZZ资源。多了个一袋一炉实验室,嗯嗯,还行。无了!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07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扯淡 发表于 2025-3-29 21:57
共建非常不理想,反映出社交能力差

校内认可就可以了,和其他几校差距在拉大并不影响进步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69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ongyun 发表于 2025-3-29 23:04
校内认可就可以了,和其他几校差距在拉大并不影响进步

我看未必啊,追上北航发展速度有点难,其他的,嗯……,我咋感觉发展也就那么回事呢。

白金长老

Rank: 10Rank: 10Rank: 10

507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0大科学装置,预算和第3差了10多亿,教职人数和资产负增长,全重前三校奔着总数15以上,这些都不影响网络上高速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4-2 15:53 , Processed in 0.08954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