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满天星

北科近期大事记

[复制链接]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7:0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4日消息,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一行来我校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交流。学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出席会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跃出席座谈会。  张跃对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融合创新,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聚焦纳米科技、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他提到,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龚维幂高度评价了学校和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取得的科研成果。他表示,这些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大力支持推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7:0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4日消息,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一行来我校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交流。学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出席会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跃出席座谈会。  张跃对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融合创新,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聚焦纳米科技、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他提到,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龚维幂高度评价了学校和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取得的科研成果。他表示,这些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大力支持推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17:0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4日消息,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一行来我校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交流。学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出席会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跃出席座谈会。  张跃对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多学科融合创新,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聚焦纳米科技、先进材料、电子信息、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他提到,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的大力支持下,将继续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龚维幂高度评价了学校和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取得的科研成果。他表示,这些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大力支持推动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为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14 21: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14消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石墨炔高效能量转换与催化研究”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跃教授,课题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勇军研究员、北京大学齐利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康卓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员共同参加会议。会上,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张跃教授关于项目执行总体情况与代表性工作进展的详细汇报,并审阅了各项结题材料,对项目组5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q+ o; Y* V; b" j/ m
       该变革性重点专项面向绿色能源与催化前沿应用,围绕石墨炔材料在高效能量转换与催化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组织开展了从原创基础研究延伸到前沿应用的全链条探究,在生长方法学新理论、原子制造新技术、能量转换存储新机制、金属原子锚定新模式、非整数电荷转移新效应、新原理器件构筑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与变革性突破,加速推动中国标签“石墨炔”的变革发展,全力打造石墨炔材料中国赛道,开创了碳同素异形体新纪元,为支撑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奠定了重要基础。
. P! @+ e3 D9 B2 H; E     此前,该项目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院召开。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院士,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北京大学张锦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中科院化学所王春儒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复旦大学武利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毛兰群教授,中科院化学所黄长水研究员参会指导。会上,项目负责人张跃教授首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组织执行总体情况与代表性工作进展,课题负责人中科院化学所李勇军研究员、北京大学齐利民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康卓教授、中科院过程所杨乃亮研究员围绕各课题的指标完成情况及代表性工作进展详细汇报。项目组骨干成员及各课题承担单位相关研究人员,共同研讨了石墨炔在能量转换效率与催化性能方面的颠覆性成果和前沿性发展,并将继续凝练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研究成果,持续引领先进碳材料的重大原始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及衍生推广,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产业变革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 C0 K' F! Y* |* @' d
2 _. M* ], z1 e6 u7 h& O7 Y" C2 x! x" x6 O& S
: w' l& f1 f/ j- G6 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1:12: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指导,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的第六届冶金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毛新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沈政昌,中国工程院院士、燕山大学刘日平,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Peter Sachsenmeier,日本工程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朱鸿民,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徐春保,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日本东京大学Kazuki Morita教授,英国华威大学李祖树教授,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华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魏世忠教授,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教授,中国五矿集团冶金工程首席科学家叶恒棣,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李红霞教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建民,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常海,中南大学王万林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席晓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瑞润教授,安徽工业大学龙红明教授,上海大学钟云波教授,鞍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炼铁技术研究所所长朱建伟,重庆大学李谦教授,东北大学刘承军教授,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一级科学家张福明,南方科技大学张作泰教授,河钢承德钒钛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宝华,学校副校长张卫冬教授、焦树强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冶金学科教授、师生代表参加论坛。焦树强主持论坛开幕式。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1: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16日,第七届魏寿昆科技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天工大厦第六会议室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魏寿昆科技教育奖评审委员会主任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赵民革,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屈秀丽,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高瑞平,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中国金属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赵沛,魏寿昆先生长子、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魏文宁,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强,建龙集团副总裁阮小江,首钢集团一级科学家、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福明,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专家邹明,东北大学教授朱苗勇,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刘颖昊,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副校长焦树强出席颁奖典礼。颁奖典礼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部主任张建良主持。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7 11:4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科材料学科到校科研经费多少?看看我校差距多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7 11:4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科材料学科到校科研经费多少?看看我校差距多大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19:16: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TBU 发表于 2025-4-27 11:42
0 w' s) v) C. F+ R6 g- k9 P8 {3 h北科材料学科到校科研经费多少?看看我校差距多大
1 |2 n* e5 c( H- Z6 M; s& n
北科大材料学科主要包涵三大机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只有一个2024之前的笼统统计,近五年实到科研经费36亿。

高级战友

Rank: 4

731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8 11:5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TBU 发表于 2025-4-27 11:42
$ ?7 F4 W* T% {4 X+ F  G$ H北科材料学科到校科研经费多少?看看我校差距多大

! q( Q: @$ Q- R( P& B5 m去年8亿+

分区版主

Rank: 8Rank: 8

6744

积分

0

贡献

300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8 1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4-27 19:16; M3 h' O) ]2 A$ t, V; _5 P- s3 y
北科大材料学科主要包涵三大机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新金属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只有一 ...

, \4 [) b. t$ Y8 w' V$ C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不单列吗~?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9:50: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人 发表于 2025-4-28 12:04
; f0 D* K, l2 r. @$ V( X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不单列吗~?

- k  S/ @$ b( d7 H$ [' g大科学装置其实主要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服务国家重大工程的。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9:5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4月25日,由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建华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卒中神经调控重塑机制及个体化智能康复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专业管理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主管陈洋子、侯亚庆,项目责任专家北京大学王启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谷宇教授,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中国人民JFJ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张立海教授、北京大学周谋望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段星光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喻洪流教授、南开大学韩建达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公维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何江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刘芬教授、北京英航会计师事务所王秀英高级会计师,项目牵头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张卫冬副校长、科学技术研究院冯强院长、机械工程学院马飞院长、机械工程学院李洪波书记,项目合作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璐副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许东升院长、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张皓副主任,以及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等50余人参加会议。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波主持会议,并对各位专家、领导、同仁莅临项目启动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7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8 22:4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满天星 发表于 2025-4-26 21:13
$ c- u0 L+ d- X. B) f4月16日,第七届魏寿昆科技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天工大厦第六会议室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七届魏寿昆科技教 ...

) m  r* S* e' S  ^$ f挺有意思,魏文宁怎么从科大到北工大了,他老婆是北工大的,现在夫妻俩都在了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1日,科学院和工程院公布院士增选结果,吕昭平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荣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1日,Science杂志刊发张跃院士团队的最新成果《二维半导体的原子层键合接触》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科技大学在即将过去的2025年围绕前沿材料、绿色冶金和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进展,展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强大实力。 张跃院士团队在前沿材料科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和Science等顶尖期刊上。首次提出原子层键合(ALB)工艺 ,解决了二维半导体与金属电极接触电阻高、热稳定性差的关键难题,为下一代集成电路发展扫清了障碍。  毛新平院士团队在高强塑低密度钢 方向成就突出,通过在高铝钢中引入高密度晶内纳米级B2颗粒,协同大幅提升了钢材的比强度和塑性。  高温应变计技术转化 ,将1000℃小型化高温应变计制备技术成功落地北京,打破了国外在高端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垄断。  刘青教授团队在绿色低碳冶金领域完成炼钢-连铸流程智能化 ,围绕多尺度建模、连铸凝固冷却、智能冶金等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发,成果在多家钢企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2025年,由朱荣教授团队与河钢张宣科技联合研发 “氢基竖炉 - 近零碳排电弧炉” 新型短流程冶炼技术,这一成果是全球首例实现钢铁生产近零碳排放的创新成果,被应用到2025级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更是中国钢铁工业从传统 “碳冶金” 向新型 “氢冶金” 转型的关键里程碑,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列为世界前沿八大低碳共性技术方向之一。 谢建新院士领衔的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 ,近日发布首个钢铁材料设计大模型,利用AI驱动材料研发,性能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0%。  上述代表性成果的突破在技术和产业层面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二维半导体接触问题的突破:张跃院士团队的“原子层键合”工艺,其核心在于将二维半导体与金属之间的弱范德华接触转变为强的金属共格键合。这不仅将接触电阻降至70Ω·μm,还能承受400°C的后端制程高温,性能全面满足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2028年高性能逻辑器件的需求。  低密度钢的强塑性协同提升:毛新平院士团队通过独特的微观结构设计,在完全再结晶的奥氏体晶粒内均匀析出高密度纳米级B2颗粒。这种结构使新型低密度钢的屈服强度提升至954MPa,同时延伸率高达50%,成功解决了传统高强钢中强度与塑性相互矛盾的难题。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材料研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发布的钢铁材料设计大模型,基于阿里云的通义千问打造。它能够对海量学术文献进行深度萃取与结构化处理,实现钢铁知识的智能问答和性能预测,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0%,极大加速了新材料的研发进程。 北科大不仅关注前沿探索,也高度重视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构建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通过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和概念验证中心,学校构建了“科研发现—验证熟化—转化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高温应变计技术的成功落地,正是这一体系发挥效力的典型例证。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0日,在第九届材料基因工程国际论坛上,北京科技大学牵头的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与阿里云联合发布首个钢铁材料设计大模型。该模型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实现了从数据挖掘、“成分-工艺-性能”一体化设计到专业知识智能问答的全链路突破,在材料研发场景中,性能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0%。 国家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于2024年11月启动,工信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等三部委联合部署建设,是促进新材料产业创新的国家级新型研发基础设施,主平台落户北京科技大学。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材料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材料研发模式变革的核心技术,材料数据基础设施日益成为新材料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和国际竞争的焦点。但新材料的研发长期面临实验周期长、成本高、模拟复杂等挑战。大语言模型与生成式AI的引入,为打破这一研发僵局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钢铁材料设计大模型深度集成了阿里通义千问的语言处理与逻辑推理能力。研发团队基于Qwen-plus对海量学术文献进行深度萃取与结构化处理,构建起权威钢铁数据库。同时,通过Qwen-32B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模型能智能识别科研意图,实现钢铁知识智能问答,同时精准调度团队自研的科学模型完成复杂的性能预测与设计决策。 该模型已投入生产应用,数据显示,模型的性能预测精度达到90%,且新材料抗硫化氢开裂性能优异。目前,该材料已完成工业试生产,并于上月在新疆油田投入下井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宿彦京表示:“此次发布的钢铁材料设计大模型是以数据和 AI 驱动新材料研发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深化与阿里云的合作,基于通义千问打造覆盖范围更广的金属材料学科基座大模型,推动中国新材料研发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 据了解,通义千问已成为科研的技术基座,服务30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包括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月部分其它期刊。北京科技大学郑金龙/庞晓露AM:磁场驱动自旋态转变以提升掺杂单原子催化剂析氢反应活性。
, \) r$ Z% G. j7 C# e, p北京科技大学王宁等团队AM:结合摩擦电能量收集、自适应湿热调节与杀菌活性的仿生Janus蜘蛛网状纳米纤维膜用于多功能可穿戴设备。  V0 u/ d* P3 I) J. \& ^1 ]- S  E
北京科技大学焦树强最新Nature子刊 | 量化NCM811正极不同晶面电化学动力学。
. g* ]& l( w4 _北京科技大学杨涛等团队Acta Materialia:通过肖特基异质结调控局部电荷分布实现超稳定锌空气电池
* c' q% x& Q/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级战友

Rank: 4

59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妍教授团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手上路

Rank: 1

3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貌似是宣传部的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28 13:21 , Processed in 0.0743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