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8|回复: 16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等承办

[复制链接]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2025-4-26 2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esthread 于 2025-4-26 20:09 编辑 . ^9 @7 y8 M! W, r' H" T% t
' O' t( Y7 g& W6 l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景德镇举行 (baidu.com)
+ s2 |8 t+ H( N) Z1 I* ]  L! r
# s4 U* {. A9 n

) ]3 v; g% U% U, R. ]& W2025年4月23日,由“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江西省气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未来地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众多国内外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如何助力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入探讨交流。0 \$ L1 \; g+ ?& V) n

9 K% ?. b' [' x; r& X" X, ]8 a) ~( j

' i# E1 R# O+ w7 _" B+ e) c# D中委会主席秦大河院士、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莹、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尔曼杜斯、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主任温迪·布拉德盖特、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克龙等分别对此次大会进行了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德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中委会主席秦大河等专家针对此次大会做了特邀报告。
9 \4 g) l9 R1 {

6 z4 q9 @+ C- k
4 o0 ]5 K; e! V5 E6 ~- F  N2 F; |5 p1 \/ O

! ?9 U% o  J% ~; s3 U# B4 e
/ {" S, m; X. z1 S2 A
1 Q$ n& f1 [) D5 J) V0 I: s
4 o' Y" d; W; K9 Y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200138016003751. ^9 i+ ^9 u) o6 h/ |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景德镇开幕
  W& C6 M9 ?& U$ z+ u$ p
* D& s/ d6 E9 i9 K( l4月23日,“2025未来地球: 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正式开幕。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主任温迪·布拉德盖特说,“未来地球计划”通过联结全球科学家,共同开发应对地球紧迫挑战的知识体系。中国科研群体在此使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中方的研究成果为IPCC报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了重要支撑,深化了我们对气候韧性的认知,推动了风险与冰冻圈研究领域的发展。

' D9 {0 T1 H/ d! _% W8 {; t5 Y9 Z( _' u) @) P% I9 {4 @, I" ~
“跨学科、跨国界、跨文化的深度合作,不仅增进了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知,更持续为政策制定与实践创新提供科学支撑。”温迪·布拉德盖特说。
8 U" c# M& J  F" W+ a8 G

4 k/ Q3 P  X! w) J) M' q“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在开幕式致辞时说,自2014年以来,中委会秉承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推动科学探索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为目标。中委会还架起了国际合作桥梁——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到全球可持续研究与创新大会等,中国科学家在百余场国际会议上发出中国声音。中委会打破学科壁垒,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研究网络已有6个落户中国。从冰冻圈监测到生态保护,从城市健康到粮食安全,水-能源-粮食关联研究转化为政策实践;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气候适应试点等等,惠及成千上万的城乡居民。

% [6 k4 g* J) Y, r
8 L) D7 N* l  y7 D/ A' l“面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的挑战,国际合作与科学行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书面致辞中说,“今天,我们更需以命运与共的胸怀,将承诺转化为行动。气候变化是现实危机,人类行动刻不容缓。团结合作是唯一出路,科技创新是关键动力。”
; C. U6 ?; F2 ?3 c% y3 e# s他呼吁,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永续的地球。
0 j5 T) l3 [2 I  ]4 `$ ~; o5 r0 [

% y. ~, z- {9 S1 W& M: Z3 z) r" {世界气象组织主席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尔曼杜斯高度赞扬了中国气象系统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世界气象组织的重大贡献。他说,中国不仅通过其广泛的地面站和气象卫星网络在加强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多灾种预警系统和国家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经验,这些努力为其他会员国落实世界气象组织决议和倡议提供了典范。

, ?' ^3 }) P' B. U$ D9 x* a
0 I( k( m0 a2 H0 T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FE)是一项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大型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Future Earth,简称CNC-FE)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组建,成员包括自然科学界顶级学者,同时吸纳工程、社会科学、媒体等领域专家,以及政府决策机构、企业等跨部门参与者,共计90余位委员。自2014年3月成立以来,CNC-FE积极推动利用国际资源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应对全球变化挑战和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提供跨学科集成研究。
# l! D+ ?% Z9 @

) z' E3 @, X" }# C* g6 C本次大会由中委会主办,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秘书中心(中国)、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江西省气象局、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
- n1 F# q5 U" {( f
5 ^6 ~% D/ \* q) J. _- W$ O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与健康、生态文明、金融保险、低碳经济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分享地球系统科学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4月23—24日同期举办30余场分会,设立科学界、决策者、企业界、新媒体、青年学者和女科学家研讨交流专场,涵盖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生态修复与治理、人工影响天气等多个热门议题。

7 T, S3 p+ f/ {1 {2 d9 j  _& _& f; B
2 P2 }  q: B  y! w2 ~8 ~( `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0: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6个未来地球计划全球研究网络“落户中国”, A! B: o6 [/ f4 V
* k, ~8 j: ^! X! ]" m
新华社新媒体
) X+ z( l7 O! i; ?2 r- C4 y2025-04-25 北京
9 k% G- \7 A7 E4 v2 ?/ }& O: g
8 C, F! e, z: q, P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362273191799879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0: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守护地球未来?这里有答案
: B- }4 w% J" Y8 o“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回望" S# z5 z! J8 G- e: d
5 X6 J7 M6 G% n: R8 ~
2025-04-26     来源:江西日报
6 U; O2 Q! Q% M$ }$ I. y9 d% \; Z' g9 {" d8 d1 G4 h! N
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25/04/26/020853943.shtml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6 20:157 S  z. ?, U( W  @2 b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200138016003751! c5 j* _" y9 x1 l  X! l) }; }5 t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景德镇开 ...
  i. h/ T* X$ O: R2 `' o7 L; V
https://atmos.sysu.edu.cn/cncfe/- t& ?+ I" {' g8 h* J) ^

0 o" s; W& k" h4 [) e- P# U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6 20:159 w: z/ D4 H7 r$ K8 @+ V% x# U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0200138016003751
: f/ }1 Q* s& V; z5 L. n! N! F. A“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景德镇开 ...
" i, p' _, S6 r! H/ r" P# s
https://atmos.sysu.edu.cn/cncfe/
+ u& i/ ^7 p! C7 L5 |7 \* u3 f
9 ?8 P" T$ |4 G. [& M% Z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1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内知名学府和科研机构20余名院士、800余名专家参会。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12: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作题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全球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 》的报告;
( l: z# t. L% |# q3 P5 c& y6 ]. [6 F5 r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德亮作题为《复杂的地球系统:韧性和临界》的报告;
' q7 |+ N* c+ M" `, J% H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对形成我国气候变化研究独立叙事的思考;
& s9 t& M9 }5 u中委会主席秦大河在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未来地球计划与冰冻圈科学的发展。
: ~" g! P6 v$ v8 t1 e' T$ Q+ F+ N; \, n) k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12: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名单公布!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8 E$ @, v3 }# q2 S' ~  z: ]7 C

2 [) G6 x/ T* L# d- I0 chttps://www.cma.gov.cn/2011xwzx/ ... 241124_6707147.html6 [% S" T: t! F& R+ a  E5 G

  M8 M) L5 |% e) w0 a+ ~$ O2024年11月23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纪念中国气象学会成立100周年暨气象科技现代化研讨会上,中国气象学会正式公布了首批会士名单,曾庆存等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中国气象学会会士是本学会会员的最高等级,授予对学会发展有重要贡献或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此次认定的首批会士,均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本学会会员,他们在气象及相关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气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12: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7 12:26
; M; v  F# y1 ?+ o( f首批中国气象学会会士名单公布!30位气象领域两院院士当选!/ q- F, g' d2 W0 a9 r

5 x  N6 S* w. r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 ...

" m1 I% i3 z$ n(初步统计:工作单位)" r6 e0 u- @* N) r
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j% Y% z( @) g. e赵柏林:大气科学和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5 p2 F9 A0 J7 u- q" B2 f周秀骥: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F4 k# l* w/ f2 A: P2 x
黄荣辉: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e) F. r& I* ^* }$ j0 H丑纪范: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d2 q  E; j6 @( Z' `巢纪平: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d* T- U  ?: D" ^) O/ }5 j6 V任阵海: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t3 m+ Z* K; W5 J) o( g李泽椿:大气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中心。
- J  Y$ n6 d& ?! o4 @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 Z+ Q: n5 P$ X1 u5 Y9 J许健民:卫星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H! J4 E. e6 s/ T. U0 Q
伍荣生: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 Z4 K/ k/ `, f7 j1 A
陈联寿:气象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 l  E4 A$ R- P  H+ b" u李崇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s6 v% e. w( p0 A: n秦大河: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L/ p1 \; Z2 M
符淙斌: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e$ f+ k- u- g龚知本:大气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E, `* U5 J# e. Z/ ^* n3 y
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2 n5 q3 v9 C& K* V丁一汇:天气气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K. ^1 @. A0 M. K
穆 穆: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
3 U$ C2 {$ T: u: V徐祥德:气象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l; G5 t' s: `" D! O石广玉: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5 z7 z9 M- K) C' u
王会军: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 ?7 B; n* r: a$ L& m  \1 e
宋君强:数值气象海洋预报和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U- k) k- c! j" }) b, C张人禾: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8 B  P/ B. ^1 p9 |7 i
戴永久: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0 {7 w& R0 W( h. r8 p, X
张小曳:应用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z( B; [9 T$ ]2 v
黄建平: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t. M  }7 |! Q# n0 J谈哲敏: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0 D3 y2 V' f) {2 ?
朱彤:大气化学与环境健康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s& A1 T, e! \+ H/ o沈学顺: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
. U- ^6 J2 C3 ]' u/ z. p+ L. ?1 U; [% c! Y5 J
————————————————
2 _1 M5 }2 w* n6 p4 S. e/ z6 [. O+ j0 J8 C; |. I
各单位人数统计(初步统计):5 c9 X; l. M$ c. ]1 W: s, h% A
) F6 X+ J- r0 a1 |, K0 U7 Z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6人(曾庆存、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吕达仁、石广玉); E* I: c6 r+ m5 P6 K
中国气象局系统:4人+ |& |. R$ [- i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李泽椿、丁一汇)) _$ e- d/ q$ r% g, j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沈学顺)
3 H" n$ V2 p8 [9 c  V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许健民)
3 b& z" J8 J+ R* p6 G+ A9 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3人(周秀骥、陈联寿、徐祥德)& y7 o) q& E# f3 r7 U2 O, M. B
南京大学:3人 (伍荣生、符淙斌、谈哲敏)/ }" ~: B) n* H9 h  p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人(丑纪范、黄建平); u7 ]2 s1 |7 y% \- T9 e4 U: y
北京大学:2人 (赵柏林、朱彤)
. O5 r. y$ c! i9 V复旦大学:2人(穆穆、张人禾). ]1 j, S3 I. G/ F' {! 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人(王会军)
( s" ^; Z- A&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1人(宋君强)) M( A7 R# m- \) Z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1人(戴永久)
- B  P/ A% A. x% j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1人(巢纪平)
1 ~9 F: e+ 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人(任阵海)6 T& @4 ~. Y$ E0 ^% y8 @# [/ U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1人(秦大河)
5 a, T" \* S) E& a, L& E2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人(龚知本)) G0 D/ e& |( w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6 20:45/ X5 s' T( W" E2 E9 [
https://atmos.sysu.edu.cn/cncfe/

, d* v& }6 Q& S# Y: T# u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FE)是一项由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署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的大型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Future Earth,简称CNC-FE)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组建,成员包括自然科学界顶级学者,同时吸纳工程、社会科学、媒体等领域专家,以及政府决策机构、企业等跨部门参与者,共计90余位委员。
* j4 t$ m+ C6 p) `9 p  t$ R. ~, F' d8 T" [

9 @7 n4 F$ {  Q+ `) Hhttps://atmos.sysu.edu.cn/cncfe/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R$ t, l1 e% j7 c$ d# M, h' @  Q+ q: E: ~. r! |
主席:
1 @5 ~8 g1 C$ {+ f9 S5 w! n& z9 A1 d( H% Z' O, S: m* _; X
秦大河  中国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
* w3 D8 v0 s- H" q+ ^& q/ \
; K6 @# A5 i: q5 s8 ~8 y! v副主席:
* |+ U6 }0 b9 f9 _4 O- F7 }, z
  T. ~* o6 |" Y; Y+ p杜祥琬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
8 M7 R- m  {9 [1 _( ^吴国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2 `) S' \1 V2 @' }& @- S  E3 P
陈 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6 q+ o* k( k0 y1 S" @/ o  `陈春声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历史系教授/ C, v/ f; W3 v7 E8 ]* k1 q
侯增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0 \6 f! A- W& }( i. u
姜克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M+ h2 f) |- @- P* Y$ n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
3 c" _1 O2 i# ]8 C/ A& m: f. d2 o( ?0 B
秘书长:
$ F- U: P# a# j$ w0 J
. ~2 \. S/ G& ]) e8 z董文杰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院长/教授4 u8 W3 @* ^5 R

# {2 `: w$ C+ k
2 }! k; [6 P4 k0 e- \2 l2 q
) y) ?; r1 `; K. u第二届“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名单7 p# L& C( z; D" u, B

+ H$ w& N  ?: b" }3 O; C" R7 ^) X5 M(人文、社科、政策、管理、媒体、企业领域)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9: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7 12:42
0 U9 Q/ Q  I+ J% _0 F6 {% G(初步统计:工作单位)
5 e) q6 |* a7 y3 t% R) ]( J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w5 ]$ h8 P: c1 G1 r ...

. M/ ]- B( ]( }, d" |  Y( J% A3 k赵柏林:大气科学和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 f+ v' C6 }! Y: d  d4 Q6 O$ q4 C3 B- s4 j% X' w2 q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 Z: F* b: Z5 m0 h! J6 A
$ M/ ~" u# \* }# {6 U' {4 U0 E; g! Z% P
https://atmos.pku.edu.cn/xwzx/163993.htm
5 B  v9 d3 l! F7 H9 i& e0 p+ o+ [( B6 _% y% v$ ~
交流会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林金泰教授首先从目标布局、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生培养、思政教育、建设规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系的学科发展和党建情况。他表示,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双方继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推动大气科学事业的跨校合作和高质量发展。5 [1 x  H  p( @$ K

: I: E7 h) @0 e此次访问,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下一步系统性合作的开端。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大气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8 19:43
) K8 P. ^' X6 O; }& m赵柏林:大气科学和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4 `& x& _. M, a4 B. Y% z

- y# a& N3 H/ @. m2 S) k/ I, [' q5 w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 ...

5 ^, q) ^. V; P% {. G2 p+ Z+ M2025年公布的北京大学全校拟录取名单,不再公布本科生源信息。但先前已经单独公布的2025年北大部分学院拟录取名单,有的是包含了本科生源信息的。比如北大物理学院。% d! h) x# I3 p/ e! S' [

' I" o6 H/ _7 s$ ^. O北大物理学院
) o( \' j0 y% R8 h' {2 J8 Z3 ^' J3 a/ G' @9 i+ j
根据已公布的2025届保研数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5年拟录取推免生251人,生源高校58所。其中,北京大学(97人)、北京师范大学(11人)、中山大学(9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人)、武汉大学(7人),相较于2024届生源高校,推免人数排名考前的院校均为985高校,2024届推免人数排前5的北京科技大学(11人)属于211高校。
" c. }$ O) s' U5 ]' J: F# B# j8 F2 D" g* {& H1 h1 r, Z; b# p- v
其中,中山大学(9人)的2人来自中大大气科学学院。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2: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9 12:09
  y1 R$ i& R6 t2025年公布的北京大学全校拟录取名单,不再公布本科生源信息。但先前已经单独公布的2025年北大部分学院拟 ...
  r6 s8 H, V) D" }( J1 `2 F9 ]
物理才是最适合考察 AI 推理能力的学科?! x" s8 t& N+ E/ N

% r, b9 U, w9 l8 V$ ?北大物院200人合作,金牌得主超50人!大模型究竟能不能懂物理?

' }, `% [$ z; w3 R
. |0 Z! R8 G( P, r. ?- x) ^8 E/ t! g9 n& x) _
实验结果7 W7 U# W5 w! q, e$ ~
$ J3 s$ n! P1 N; G
前沿模型与人类专家的差距2 }2 S$ ?% S8 d, q. E' s

- Z1 K+ f; H* u; k" V9 b0 bPHYBench 团队招募了 81 名北大学子,在 3 小时时限内做 8 道题目,与最先进的 AI 模型展开了一场 "人机大战"。" E* ]( X$ H8 D. ?
; f8 O* C0 C4 n7 J6 R7 M8 x9 W: k& d
结果显示,即使是最强的 Gemini 2.5 pro,也只能答对 36.9% 的题目,EED 评分 49.5%。而 “人类专家” 们则轻松碾压,平均正确率高达 61.9%,EED 评分高达 70.5%。 排名前 25% 的受试者更是达到了 71.4% 的正确率 —— 几乎是最强 AI 的两倍。其他模型与人类的差距则更为显著。这一显著差距揭示了现阶段 LLM 在在物理推理场景中的瓶颈。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21: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隆重开幕。
" e, T7 ~1 c7 ?  Q
0 D/ z" k/ }0 Y; _1 W4 @————————
; M* ]; ]/ ?1 h5 O6 k- j" ~5 M/ @9 t, a' J2 V8 g: h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加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联盟-景德镇频道 (jxnews.com.cn). t* n) K, _; `5 S* J

# N- E/ c  r+ o为提升赣东北地区肿瘤疾病防治能力,2025年4月30日上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率10名国内知名教授团队来到了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市一院加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专科联盟揭牌仪式,同时开展学术讲座、疑难病例研讨及查房、手术示教等活动。
; Y, ~, p3 K3 ^" `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21: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5-1 21:53
7 L; w) B. R2 @: J' G( T' s“2025未来地球:科学与应用大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隆重开幕。
: Q# O6 Q+ e9 h: i9 d
* n! ~2 W( @) _! f& ?- F————————

$ [! K: e0 B! {" b+ V 徐瑞华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对市一院加入联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是重要课题,当前我国肿瘤防治面临巨大挑战,专科联盟是构建全国肿瘤防治网络、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模式。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我国肿瘤防治水平已显著提升,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480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4 11: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besthread 发表于 2025-4-29 12:14
" d6 L9 C- i% d物理才是最适合考察 AI 推理能力的学科?
8 H% p9 W5 T& {+ l! o
$ f1 r8 B7 P" p" a3 l北大物院200人合作,金牌得主超50人!大模型究竟能不能懂 ...

  d( U* f9 v1 K: _+ _8 h6 ?5 I2 Y2 z9 {●人类与AI推理能力对比矩阵[size=16.002px]
维度
人类优势领域
AI优势领域
典型例证
演绎推理公理系统构建超长逻辑链维持数学证明vs Coq定理证明
归纳推理弱信号关联大数据模式发现物理定律猜想vs LHC数据分析
反事实推理思想实验设计超参数空间遍历爱因斯坦电梯vs AlphaZero策略
元认知能力推理过程自我监控并行推理路径评估科研方向调整vs Monte Carlo树
. M) u9 g, e. v& w. t( Q* e: T
& ?! o5 Q0 B& B$ A! O" h7 B) D
●阶段性结论
  • 领域特异性优势
    6 m- I  _+ w; y" C. w- {+ b
    • 在「明确定义问题」的物理子领域(如计算电磁学),AI已超越人类平均水准
    • 在「概念突破型」研究(如超对称理论提出),人类仍保持绝对优势

      6 ?5 V" Q+ k8 I  K
  • 根本差异源

    * d" s6 a% {  i3 B9 ?
    • 人类具备「意义建构」能力(如将数学解映射为物理图景)
    • AI擅长「解空间优化」,但依赖人类定义损失函数
      , {$ a2 E1 l0 ?5 J
  • 最新研究启示
    ) ^, p" Q7 D9 ~2024年Nature Physics论文指出:当物理问题需要「跨范式转换」(如经典→量子描述),人类研究组的解决速度仍比AI快3-5个数量级,但AI在范式内的优化效率高出人类10^6倍
    . W- H3 c+ [6 i* n$ k. f
4 n$ r  j: w# e: A" Y(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8-8 00:26 , Processed in 0.07948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