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诺贝尔奖本身是个有立场的奖项,中国至少有228项诺奖级别成就

[复制链接]

初出江湖

Rank: 2

6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2 15:5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哥,知乎上的回答首先确认一下答主的相关学术背景,有的人就是把网上新闻媒体的报道搜集一番,总结了上去。这所谓的228项中大部分都是1-2的发展,没有新的创造,稍微熟悉一点相关领域的人都知道,这些工作也就能发一篇正刊或者推动了一点进展,距离巨大突破差得远,也只有宣传新闻会象征性地加一个“取得了重大突破”

初出江湖

Rank: 2

6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2 15:5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科学已经进入了极其平淡乃至平庸的困顿期,诺奖的质量也相对下降了,我们该得奖的时候总会得到的,没必要急于一时。美国当年也被欧洲瞧不起,最后不也通过二战、苏联解体吸引了大批外来科学家,从而实现了科学的突破吗?我们站在原地不动,等着美国自爆,都能等到科技流动到自家。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14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15:5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yz 发表于 2025-5-12 15:51
老哥,知乎上的回答首先确认一下答主的相关学术背景,有的人就是把网上新闻媒体的报道搜集一番,总结了上去 ...

诺奖里面大量水货,这个也是参照诺奖水货写的。

初出江湖

Rank: 2

6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2 16:0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学术圈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成果,而是一切资源都被学阀垄断以及大量重复性的研究,虽然每年都有近百万研究生毕业,但大部分都是耗材,能从事独立的好的研究的人屈指可数,如何高效利用教育科研资源,有效地培养科学工作者,才是如今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3 16: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8月18日,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在第8次鸡胚分离试验中分离出了1株沙眼“病毒”。这是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被命名为TE8,T代表沙眼,E代表病因,8是第8次试验。1956年,他们又分离出的TE55株,作为沙眼病毒的标准株在全世界范围使用。1957年由汤飞凡、张晓楼、黄元桐等署名的沙眼病毒分离成功论文在我国《微生物学报》发表后,震动了国际微生物学界和眼科学界。1973年国际微生物学分类将鹦鹉热-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这组长期被命名为病毒的微生物从病毒中移出,改称衣原体目,沙眼病毒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3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9月30日,汤飞凡在所谓“拔白旗”的运动中受辱,自缢身亡。1976年6月,卫生部为汤飞凡举行追悼会,给汤飞凡恢复了名誉,并予以很高的评价 ,1979年为其平反昭雪 。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3 16: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5年汤飞凡分离出沙眼病原体(当时认为是病毒),说汤飞凡第一个发现衣原体是不准确的。另外1957年汤飞凡的论文正式发表,1958年就自杀身亡,怎么给他颁发诺奖?

初出江湖

Rank: 2

6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3 18:4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九剑破刀式 发表于 2025-5-12 08:29
我在知乎看的总结是228项

还支付总结?建国76年,正常是每年3个,总计228个。

初出江湖

Rank: 2

7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5-13 19:5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半句对,后半句扯淡。

新手上路

Rank: 1

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啊瑞典不是典型的反华,虽然嘴上中立国家,屁股可歪了,诺内没诺奖主要不还是这个原因吗

青铜长老

Rank: 7Rank: 7Rank: 7

214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ntiago_H 发表于 2025-5-14 21:04
啊瑞典不是典型的反华,虽然嘴上中立国家,屁股可歪了,诺内没诺奖主要不还是这个原因吗
...

瑞典确实对中国不友好

新手上路

Rank: 1

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妈呀,感谢大佬回帖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35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欧几国对华都有很大的偏见,除了冰岛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2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科就更离谱了,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无一人得奖,周林看得清楚,毕竟理科出身,林毅夫就幼稚了。

外滩画报专访周林院长
发布时间:2022-05-16 发布者:上海交通大学对外交流与公共关系办公室

近日,外滩画报对于彼得·戴蒙德等人获得2010诺贝尔经济学获采访了我院院长周林教授。周院长在访谈中指出,“好好做学问是最重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迟早会出现在中国,但要出现颠覆性理论才行,不用本末倒置地去追求。”
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经济学家迟早会获得诺贝尔奖
文/李卉     图/杜英男
从小到大,周林几乎没有离开过大学校园—他的父母全都是教授,他则辗转在耶鲁、杜克等全球各个知名大学任教。现在,当他升任为一名商学院院长后,他的老师伯南克已经是美联储主席,他的好朋友林毅夫则在世界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而当年和他一起奋斗的天才经济学家杨小凯,已经离开人世数年。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周林说:“我是不是幸运的?我不知道。”
提交
10 月11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彼得·戴蒙德等人获得2010 诺贝尔经济学奖后,周林和很多经济学界的圈内人士都感到很“意外”。
在颁奖之前,美国媒体和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预测,其中美国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和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席勒获得了最高支持度。
“总之,这个结果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周林后来笑着说:“他们研究的是摩擦性失业,而前几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都是颁给了研究金融的人。”分析人士称,正是欧洲、美国等地的高失业率,让这几位“研究失业”的经济学家获得此奖。
一个月前,周林刚刚和好友、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见过面。后者还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就立志“要在中国培养出一个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他预测这个目标将在2030 年左右实现。每次林毅夫和学生在一起,都会说:“你们现在所处的是最好的时代。”
周林的态度刚好相反,“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实并不是很客观。这是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它不像物理和数学,它们发现的全都是客观规律。”
“诺贝尔经济学奖,有点像电影领域的终身成就奖。”周林笑称, “如果你的数学模型和文章被人采用得越多,你的影响力就越大,但这个模型究竟是不是对的?多年之后,也未可知。”
“伯南克是一个很无趣的人”
周林原来的专业是数学。“我父母都是华师大的教授,”他说, “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校园里。”
1982 年,年轻的周林毕业后,在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任教。两年后,他参加了“邹至庄留学计划”考试。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曾经模仿NBA明星卡制作出一套经济学家名人卡,邹至庄教授是其中唯一的华人。邹至庄在当年开设的“邹至庄留学计划”,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命运,杨小凯、李稻葵、周林、朱民、许小年、胡祖六等著名经济、金融界的专家均出自于此。
“经济学主要是观察,”周林说“,当年,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认为它是用理性来解决问题。”那一年,邹至庄亲自出题考试,结果,周林获得双百,名列第一。排在第二的是李稻葵,如今在清华任教的著名经济学家。
到美国后,邹至庄将李稻葵推荐到哈佛大学,而把获得第一名的的周林,留在了他本人所在的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人才济济,邹至庄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而周林的宏观经济学老师则是伯南克。
伯南克智力超群,小学六年级就赢得南卡罗来纳州拼字比赛冠军。但在周林看来,作为老师的伯南克当年在学校里和其他老师一样低调,过着普通大学老师的生活。“伯南克老师课教得非常好,十分严谨。”周林回忆道:“在普林斯顿,他是一名公认的好老师。”
而在白宫,这位经济学家稍显另类。在美联储工作期间,布什曾嘲笑伯南克,到椭圆形办公室参加会议,穿黑西装时居然配着棕色袜子。第二天,在另一个布什出席的会议上,伯南克提前来到会议室,给其他的与会者每人发了一双棕色袜子。当布什驾到时,发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穿着棕色袜子。提到此节,周林笑言:“其实,伯南克在日常生活里,可以说是一个很无趣的人。”
而周林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则辗转在耶鲁、杜克等全球多个知名大学任教,直到几年前回国。在美国,“经济学教授和其他学科的教授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回国担任院长的周林对国内经济学家的“红火”颇为诧异,“很多人并非货币专家,但却主导货币政策的出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情。”
“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人需要耐心”
当年,通过“邹至庄留学计划”去到普林斯顿的,还有后来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杨小凯,他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 年和2003 年)。大学期间,同在异国他乡的周林与杨小凯成了挚友。“小凯是第一个到普林斯顿读书的中国人,他比我年长。”周林说“,那时,我太太来美国留学,都是他开车亲自去接的。”
1948 年出生的杨小凯,早在19 岁那年就写了著名的《中国向何处去?》。此文也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 19 岁的他在狱中一呆就是10 年。其间,仅有高中文化的他结识了很多知识分子,并拜20多个狱友为师,学习了数学、英语、机械、材料学等功课。
当周林遇见杨小凯时,后者已经在普林斯顿数年。而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合作,则是在十年以后的事。
“小凯是一个思想者,有着超群的思维力。”周林觉得他的思维天马行空,“全是原创性的。”“不过,他不是一个注重技巧的人,因为他的数学其实是在监狱自学的。”在这方面,学数学出身的周林就决定“多做一点数学模型”,“这样大家就能互补”。
当年,在堪称经济学界幼童留美计划的“邹至庄留学计划”中,除了杨小凯和周林,其他人也皆有所成。在圈中,胡祖六曾任高盛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前任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如今则已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李道葵和许小年则成了著名的经济学家。“渐渐的,我们都回来了。”周林说。
李道葵当年回到清华大学时,其工资甚至只有他在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半。“但是,我们判断说,势在中国。”而周林则是受到好友林毅夫的再三游说的影响,才决定回到中国。爱读四书五经的林毅夫,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中国经济的原动力”,他不止一次提到:“中国总有一天会再现汉唐盛世。”
2010 年,全球1500 名知名经济学家来到上海,参加世界经济计量大会。作为主办方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是第一个入选该会的华人经济学家。而历来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几乎全部都参加了该协会。“今时今日,我们与西方学者的研究已经十分接近,在教学和研究领域的进步,都是显著的。”
数学出身的周林,颇为淡泊和冷静:“好好做学问是最重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迟早会出现在中国,但要出现颠覆性理论才行,不用本末倒置地去追求。


周林,1959年生于上海,美籍华裔经济学家,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院长、卓敏经济学教授。

1982年,周林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之后留校在管理科学系任教。
1984年,参加教育部和美国经济学会联合组织的选拔优秀中国学生到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的考试,以双百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被邹至庄推荐到普林斯顿大学。
1985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他的宏观经济学老师为伯南克——后来的美联储主席。
1989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受聘于耶鲁大学,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1995年,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
1996年,受聘于杜克大学,任终身副教授。
1999年至2001年,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
2001年起,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先后任林肯教授和凯瑞教授。
2006年3月,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2008年,晋升为上海交通大学全校级讲座教授;同年参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创建工作,并出任创院执行院长。
2009年,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大陆高校任职的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
2010年4月,全职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同年担任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中方主席。
2018年7月,卸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经济学教授。
2019年12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2024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通过再度委任周林教授为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任期五年,由2024年12月9日起生效。

新手上路

Rank: 1

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sdcxnh 发表于 2025-5-14 21:36
北欧几国对华都有很大的偏见,除了冰岛

又没得罪过他们,为啥对华意见这么大呢,这感觉已经不单单是意识形态上的恶意了

老战友

Rank: 5Rank: 5

1356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Santiago_H 发表于 2025-5-14 21:43
又没得罪过他们,为啥对华意见这么大呢,这感觉已经不单单是意识形态上的恶意了 ...

主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到处在外搞革命输出,意识形态方面被西方社会所不容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0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需把国内的学术腐败处理好 中国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新手上路

Rank: 1

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总不能歧视中国自己人吧?为什么这二十多年来国自然一等奖都还有空缺的年份呢?228个每年颁发10个也颁发不完啊?还空缺干嘛呢?

初出江湖

Rank: 2

9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etsophier 发表于 2025-5-18 07:25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总不能歧视中国自己人吧?为什么这二十多年来国自然一等奖都还有空缺的年份呢?228个每 ...

这个好办,把gwy打成间谍就行了,gwy哪有网大这群人懂科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5-21 16:10 , Processed in 0.07862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