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萧十一郎 于 2025-7-2 12:29 编辑
1955,1980,1991三届学部委员再加上1948年中研院院士,基本上反映民国高校地位,实力;虽然没有绝对的说法,但是用四届院士来表达已经能说明足够的问题,因为再往后的中国大陆院士主体是民国时期~建国后的学生,教授全体,教师群体院士是不多的
因为再往后的院士基本上是45后毕业的,在民国时期最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无法反馈到高等教育实力,这都算到91了,其中也有不少是院系调整时期毕业的
有人说工程院还没成立,要知道55届就有技术部,工科如果是大牛,在民国时期已经是大学教授级别的,必然在这三届技术部甚至其他学部有所反应,大家都是同样在技术部参选,无贵贱先后之分;而且1994年工程院的首批院士有不少人已经是中科院的学部委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