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
北洋大学:1912年1月北洋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中华民国教育部,1913年又奉令改称国立北洋大学
北京大学:1912年5月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令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严复为首任校长。 严复试图对北大进行一些改革,按照近代学术体系和世界高等教育通行模式来整顿学校课程,将“经科”并入“文科”,将“格致科”改为“理科”,积极开设介绍西方新学的课程,重新聘用教职员,规定教员必须专职教学;1913年春,北大招收了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批预科新生200余人。11月大学分科的旧班学生226人毕业,这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批本科毕业生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1):1912年,学校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中国设立此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7月14日,该校便由唐山路矿学堂更名为唐山铁路学校。1913年9月,遵照教育部和交通部的指示,该校更名为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8月,江苏各省立学校校长联名要求在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省巡按使韩国钧批复:“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叠奉部文,准就两江师范学校校舍改设。”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开学(以下简称“南高师”)。经北洋政府批准 ,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被任命为校长。招收国文、理化两部预科各一级、国文专修科一级。南高师与北京高师、武昌高师、广州高师一起,成为中国创办最早的四所高等师范学校
其中,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在1921年(1920年底)才成为了完全意义上的大学:1921年,叶恭绰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将交通部所属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统一更名为交通大学。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1921年成立国立东南大学(也是1920年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