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8-2 23:0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ike99 发表于 2025-8-2 17:19
华五高分段也有插入清北的,但其比例也没超过生源的1%或5%,所以整体上看,目前华五是华五,清北还是清北, ...
你只能说在列入统计项的普通批,你可能观察到某些数字,如沪苏浙四校及中科大比北航等要高,沪苏浙四校另有本地区综评占比高达总招生人数1/3-1/2以上是不列入统计的,从而能够在更多省份投放更少人数、更热专业,而且这些操作长期地累积了声誉又反哺生源质量,这是维持马太效应的关键。
其实沪苏浙四校的生源没有面上那么高大,按照软科公布生源质量排名的几年,软科是利用全量生源数据进行z打分,是比较合理的,在那个评价体系下,北航早突破南浙了(2019航8南9浙12,2020南8航9浙12,2021航8南9浙11)。但这些并不被广泛认可,原因也正是你说的,择校时除了就业考量,声誉的作用是压倒性的,绝大多数的人们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
未来,当国内大学间的学科优劣不再是70分与75分之别,而是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时,那么就应当回归到学科声誉上,让真正热爱某个学科的孩子报考那个学科,而不是一味强化院校标签来生源垄断。如果北航、哈工大能有所突破,沪苏浙四校、两科大也有自己的突破,是一件让人才挖掘与培养格局升级进化的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