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8-18 16: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对于南哪儿而言,现在吃鼓楼医院比吃南医大难度小一些,就等一个契机。
我发现,对于某些框架齐全,但水平不上不下的学科,空降一个巨牛能起奇效。比如浙大外语,让许钧领导杭大外语系的底子,两个评估周期就起来了;又或者浙大医学院,让巴德年把这些虾兵小将召集起来,几年就进前五。医学相对其他学科要特殊一点,必须有自己的医院。
这也是南哪儿生科院和医学院招院长不顺所带来的启示。生科不上不下,显然需要一个大院士来镇场、理顺发展脉络。挖准院士级杰青不现实。像前几天某人建议挖陈玲玲,人家在生化细胞所有10个院士撑腰,挪窝不就傻了吗?如果把目光投向边缘院校的生物学强势杰青,也不现实,人家在那边是老大,挪窝后肯定是空架子,受一肚子窝囊气。南哪儿生科这个底子,来一个强势大院士梳理一下,绝对会发光。看校方现在这样子,肯定是想求变,但又出不起那个价钱。医学同理,但没有直属医院,谁来都没用。解决直属医院是书记校长的事情,期待新院长把空壳子医学院推上一个新台阶是痴心妄想。
回到正题,搞医学,一定要吃医院。这个事情搞定了,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科大医学零基础,吃了省立医院才几年,现在都可以吹嘘医学了。北航要搞医学,我相信万泉河老哥已经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南哪儿医学的问题不在医学院,而在医院。至于南医大,隔壁能吃就让隔壁吃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