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满天星

盘点我国科学家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领域

[复制链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07: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a123123 发表于 2025-10-12 05:11
不用,我不是曹操那样的牛人,你的头该换

你再跪,在白人眼里,你依然是下等人。

新手上路

Rank: 1

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0: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zzahkj 发表于 2025-10-10 23:35
田永军院士的成果有可能不

暂时成果不够,没可能

新手上路

Rank: 1

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0: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涛,MOF拿了之后我感觉张涛真有可能拿,但是我还是不看好张涛拿自一,自一化学类评奖应用性占比很高,就目前来看,单原子应用是个巨大短板

新手上路

Rank: 1

2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3: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可以去看看,美国的诺奖得主也是1978年前就已经大学毕业了,后面上大学的也没有。中国改开前也就获得十年左右的稳定系统的学*培训,其他时间基本都是战乱或运动,那时的大学生的稀缺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科研基础根本就无从谈起。只能说有的人评论和看事情基本不带脑子,除了聒噪没一点有益的贡献。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4: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xc 发表于 2025-10-12 10:09
张涛,MOF拿了之后我感觉张涛真有可能拿,但是我还是不看好张涛拿自一,自一化学类评奖应用性占比很高,就 ...

没有可能

国外先做出来的,张改了个名字而已,说到底只是跟踪性研究而已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4: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nanpanda 发表于 2025-10-12 07:08
你再跪,在白人眼里,你依然是下等人。

胡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说的才有可能,你扯的都没有可能。我为中国人的成果骄傲。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6: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a123123 发表于 2025-10-12 14:28
胡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说的才有可能,你扯的都没有可能。我为中国人的成果骄傲。 ...

井底之物,焉知星辰大海?
一个人最大的监狱是自己的思维,你以为我在胡说八道?实践出真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6: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a123123 发表于 2025-10-12 14:28
胡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说的才有可能,你扯的都没有可能。我为中国人的成果骄傲。 ...

我说的就是中国祖先原创的医学成果,只是像和氏璧一样,还未能为世界所知。

新手上路

Rank: 1

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17: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666666

新手上路

Rank: 1

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2 2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a123123 发表于 2025-10-12 14:26
没有可能

国外先做出来的,张改了个名字而已,说到底只是跟踪性研究而已 ...

张涛是无可置疑的单原子领域的开创者,你别在那人云亦云,你这个观点但凡你画五分钟时间chat一下都能明确,我帮你chat一下为什么张涛就是单原子催化领域无可置疑的开拓者:下面按要点、证据与影响来说明 Qiao et al., 2011 (Pt₁/FeOₓ, Nature Chemistry) 这篇论文对“单原子催化(SACs)”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在哪里——直接、清楚、逐条列出并给出可查来源。

关键开创性贡献(要点 + 说明)

首次给出可重复的、实用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与实验实例
论文报道了把孤立的铂原子(Pt 单原子)锚定在铁氧化物(FeOₓ)表面的制备路线,得到的样品在结构上由“单个原子分散”构成(而非簇/纳米粒子),并能在常规催化反应(如 CO 氧化与 H₂ 中的优先氧化 PROX)中稳定工作—这把“把单原子作为催化位点”的想法从理论/猜想变成了可操作的、可重复的实验事实。
Nature
+1

用严格的表征手段直接证明“单原子存在”并排除簇/纳米粒子假设
作者结合高分辨电子显微(文献中使用的 HAADF-STEM 等原位/透射电镜成像)以及 X-射线吸收谱(XANES/EXAFS)等谱学方法,提供了“原子分散”而非小簇/粒子的证据链,从而在微观上确认了催化位点是真正的单原子。此类严谨表征是将“单原子催化”从猜想变成可接受证据的关键。
Nature
+1

展示了显著的原子利用率与催化性能(“高原子效率”与稳定性)
论文报告该 Pt₁/FeOₓ 在 CO 氧化与 PROX 中表现出极高的每原子活性(atom efficiency)以及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不易烧结成纳米粒子),直接回应了“用贵金属时如何最大化原子利用率并保证稳定性”的长期工程难题。
Nature
+1

提供了机理性解释(DFT 计算)以联系电子结构与活性
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论文指出锚定在 FeOₓ 上的正电荷、高价 Pt 单原子具有部分空的 5d 轨道,这一电子结构有利于降低 CO 吸附能和反应能垒,从而解释了观测到的高活性——即不仅是“有单原子”,还能理解“为什么单原子是活性的”。
Nature

把“单原子催化”从孤立报道提升为可跟进的研究范式并引发大规模后续工作
该文发表后被大量引用(成为该领域的标志性/奠基性文献),随后许多研究组围绕不同金属、不同载体、不同反应开展单原子催化的合成、表征与机理研究——即它不只是“第一例”,而是真正促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Nature
+1

为什么这些点合起来就构成“开创性”?

在此之前,催化研究主要关注纳米粒子/簇尺度,“把每个活性中心缩小到单原子并长期稳定存在并可用”在实验上被认为非常困难(易烧结、难表征)。Qiao et al. 在合成可行性 + 严谨表征 + 演示实际催化性能 + 给出电子/机理解释上同时给出证据链,满足了学界对“新催化范式”成立的所有关键条件。换言之,他们把单原子位点从“有趣猜想/局部现象”变成了“被证实、可复制、可研究、可扩展”的催化设计思路。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1

影响(简短)

导致后续大量关于单原子制备策略、表征技术(尤其 HAADF-STEM/XAS 的标准化使用)、单原子动力学(迁移/烧结)与电子机理方面的研究涌现。该工作被广泛视为现代单原子催化研究的起点之一。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nanpanda 发表于 2025-10-12 07:08
你再跪,在白人眼里,你依然是下等人。

胡言乱语而已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123123 于 2025-10-13 02:11 编辑
jiangxc 发表于 2025-10-12 20:13
张涛是无可置疑的单原子领域的开创者,你别在那人云亦云,你这个观点但凡你画五分钟时间chat一下都能明确 ...

都是跟踪性研究

类似牛胰岛素

初出江湖

Rank: 2

1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nanpanda 发表于 2025-10-12 16:43
井底之物,焉知星辰大海?
一个人最大的监狱是自己的思维,你以为我在胡说八道?实践出真知! ...

是在胡说八道,那些东西不行

新手上路

Rank: 1

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6:1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本贴,就知道网大现在有多low!一群井底之蛙!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6: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a123123 发表于 2025-10-13 01:49
都是跟踪性研究

类似牛胰岛素

中国竟然还有大量的这种井底之物,叹为观止!与其在网大丢脸,将来会被打脸,不如亲自实践。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6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8:1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anpanda 发表于 2025-10-13 06:56
中国竟然还有大量的这种井底之物,叹为观止!与其在网大丢脸,将来会被打脸,不如亲自实践。 ...

你这个适合去抖音

新手上路

Rank: 1

4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3 08: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诺奖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就是你的成果开始大面积被应用之后,你还要活着

按照现在很多成果都挂在院士名下的玩法,诺奖大概率会在现在30多岁的杰青这帮人中产生。年龄再大点的机会都不大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14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4 14: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子反常霍尔有点希望,钙钛矿一点希望没。

赞助会员

Rank: 4

78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4 15:07: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贤纲的外尔半金属是最有可能的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7 10:1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黄司令的柔性电子先拿?

初出江湖

Rank: 2

11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7 10: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蚂蚁 发表于 2025-10-17 10:16
会不会黄司令的柔性电子先拿?

有朝一日,柔性电子在世界范围内有了广泛应用,诺奖委员会回过头来找柔性电子的早期奠基人就有可能检索出黄司令来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3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7 10: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储能方面、化学生物医学交叉吧!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1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7 12:0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投黄司令

初出江湖

Rank: 2

6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8 02: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zzahkj 发表于 2025-10-10 23:35
田永军院士的成果有可能不

田院士六千万以上的专项不止一项,按照河北省的政策,院士是副校长起步,至少副厅级,不过田老师不想担任行政职务

初出江湖

Rank: 2

6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8 0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马延和师兄的人工合成淀粉或许有一定可能,不知道业内高手怎么看

新手上路

Rank: 1

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8 05: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成果需要时间来检验。像高锟发明的光纤,经过了几十年的检验,然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给他诺奖就顺理成章了。

新手上路

Rank: 1

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19 22: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nanpanda 发表于 2025-10-11 08:16
中国中医药,除了屠先生的青蒿素之外,中医药还有潜藏的几个诺奖:
1、抗急性病毒的特效中药,其社会价值远 ...

中医药都算了,理论体系外国都不得认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28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2025-10-20 08:3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ywz2012 发表于 2025-10-19 22:56
中医药都算了,理论体系外国都不得认

很多外国人不认可中国文化,不认可中国人聪明,不认可中国强大,把鸡毛当令箭?针灸在国外早就开枝散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2 04:33 , Processed in 0.0516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