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C9高校中,除了南大、中科大、北大等校拥有强势的天文学科外,上交、清华、浙大、复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相关学科或课题组,积极从外引进人才。
复旦成立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
2024年10月13日,复旦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下称“中心”)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揭牌成立。该中心的成立是学校完善基础研究学科体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复旦大学特别关注天体物理方向的人才引进工作,相继引进了Cosimo Bambi教授、Antonino Marciano教授等青年人才。2024年,天文学科方向领军人才袁峰教授加入复旦大学。中心目前有教授4人、青年研究员1人、科研助理2人、博士后5人、研究生22人、本科生35人。
中心将继续积极吸纳国内外中青年人才加盟,加强与国内外天文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与复旦大学物理、数学、计算机、化学、生物等有关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中心计划在2-3年内建成一支由8-10人组成的天文和天体物理精干队伍,达到学科发展临界质量,在此之后,进一步精准引才、持续发展,5年后成立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国内居领先地位的、更高级别的天文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
头部学校纷纷设置天文学系
2017年,4月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成立大会在闵行校区举行。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学敏,上海天文台原台长叶叔华院士,国家天文台周又元院士,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以及来自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0余个兄弟院校、研究机构的60余名天文界资深专家学者出席大会。大会由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朱卡的教授主持。
2019年4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天文系成立大会在主楼接待厅举行。天文系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清华完成“数理化天地生”完整的理科布局。
2023年,浙江大学成立天文研究所。
2025年1月8日,两所985高校同日成立新系。山东大学成立天文学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揭牌航天智能科学与技术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将以天文学系成立为契机,锚定天文与空间科学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加强学科汇聚融合交叉,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公益性科普教育,打造“空间+”学术共同体,进一步提高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集成攻关能力,为国家天文与空间科学学科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国内目前开设天文学系的高校有——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贵州大学。
此外,广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设立了天体物理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建立了天体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建有天文台。
其中天文学强校主要有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南大和中科大被评为“A+”,北大为“B-”,上交大获得“C+”,北师大获得“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