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user678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同济作专题报告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初出江湖

Rank: 2

12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10-29 09:55
当然这也不是复旦一家的问题,电子科大搞医学院,师范大学搞医学院法学院,都会成为中国高教史上的笑柄。 ...

如果确是这样的话,那工科、医科、法科等都是存量游戏?
西湖大学,乃至稍远一些的南科大、上科大,以及更远一些的港科大,他们的医科、工科必然失败?港科大在建的医科也必然失败?

高级战友

Rank: 4

5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10-28 17:15
传统工科不搞也罢? 说明你肯定不是学工科出身,原来是学农学的。机、电(强&弱)、船、材、化、能动,哪个 ...

机械是工科之母,要发展工科,机械学科必不可少,可是文理院校从零开始搞机械学科何其难。

目前向工科发展搞真正综合化大学的文理院校,也就厦门大学有在发展机械学科吧。

高级战友

Rank: 4

55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kapior 发表于 2025-10-23 11:09
我说的是轻资产的工科,比如规划、环境这种。怒砸几个国家级人才,建个小规模团队,大文章整一些,五年弄 ...

“轻资产工科”,南大发展工科的思路确实就是这样,建筑规划学科从同城东南那挖角,环境、计算机、电子、材料等,
重资产工科碰都不敢碰。不过效果也是好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南大计算机、环境都已经A+,电子软工材料都到A类学科了。

复旦工科起步还是晚了。

新手上路

Rank: 1

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levin 发表于 2025-10-29 12:59
如果确是这样的话,那工科、医科、法科等都是存量游戏?
西湖大学,乃至稍远一些的南科大、上科大,以及 ...

你说对了,除了法学,其他两个都是重资产游戏。从零开始搞医学院难吗? 难,因为医学不是招几个教授,你要有实验室要有附属医院。

工科更难。工科不仅仅重资产,工科还讲究与产业界的connections, 没有人脉你连课题都拿不到。你看国家电网在上海的高校招聘会,基本只去上海交大和上海电力两所学校,这就是高校和产业的connections. 附属医院你还可以自己建自己发展,产业界的人脉没有就是没有,总不见得动用行政力量硬塞1000个复旦校友进国网、华能、中核。

这也是为何我说复旦发展工科,最好的机会是合并上海理工上海电力,因为可以直接继承这两所学校在电力、能源、汽车等行业的校友资源。

新手上路

Rank: 1

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4: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蒙泰诺 发表于 2025-10-29 13:21
“轻资产工科”,南大发展工科的思路确实就是这样,建筑规划学科从同城东南那挖角,环境、计算机、电子、 ...

都是打擦边球。南大复旦这类文理高校搞的电子、材料多是依靠自身在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方面的优势,搞的半导体、微电子专业。本质还是理科。

虽然一直说"理工科",但两者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工科和理科不同之处在于,工科是非常贴近生产的学科。理科可以发一堆论文,工科解决不了问题就毫无价值。科学家在贵州建个天眼可以不考虑成本,只要能发论文就行。工程师必须综合考虑成本、可行性、效益、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

所以很多文理综合高校所谓的"新工科",本质还是理科,只不过现在工科热门能招到学生,就改个"新工科"的旗号。很多专业甚至发的依旧是理学位而不是工学位,如果以后要移民,申请国外工程师协会认证都不一定承认的那种。

版主

Rank: 8Rank: 8

1521

积分

1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10-29 14:13
都是打擦边球。南大复旦这类文理高校搞的电子、材料多是依靠自身在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方面的优势,搞的 ...

工科的本质是应用,但应用离不开科学基础。你说工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考虑成本、可行性和效益,但这不是说工科可以脱离理科。相反,现代工程领域如半导体、微电子,正是建立在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等基础科学之上的。没有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的突破,就不会有今天的芯片技术。高校中如南大、复旦,恰恰利用其理科优势,为工科提供了更深厚的理论支撑,这使得他们的工科专业不仅能解决眼前问题,还能推动长远技术革新。

另外,教育部推动的“新工科”建设,旨在培养跨学科人才,应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那我请问,为啥新工科当年启动的时候,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会在复旦大学组织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共同探讨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及建设发展路径,达成十点共识,就是【复旦共识】呢?里面说得很清楚了,不是简单地“改旗易帜”,而是将理科的严谨性与工科的实践性结合。比如,复旦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既教授半导体物理(理科),也注重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工科),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直接面对产业需求。

现代科技的学科交叉性。南大复旦等高校的“新工科”专业是理科与工科的有机融合,既保持了科学深度,又强化了工程应用。我们要鼓励这种创新,而不是以传统观念质疑其价值。

初出江湖

Rank: 2

89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10-29 14:13
都是打擦边球。南大复旦这类文理高校搞的电子、材料多是依靠自身在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方面的优势,搞的 ...

你的想法和顶尖大学的发展思路不沾边,顶尖大学的使命是定义和解决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发展工科也是着眼于如何推进实现上述目标,就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计算机,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能源和气候等,为此如果工程开发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一环,那就要上,当前所谓新工科热是由于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非借助工程实践无以形成实质性进展,这是顶尖大学发展工科的潜在逻辑,并不是为了学科互补,简单做大做强。

新手上路

Rank: 1

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evenb 发表于 2025-10-29 15:04
你的想法和顶尖大学的发展思路不沾边,顶尖大学的使命是定义和解决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发展工科也 ...

前沿不仅是工科问题,还有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问题,更不等于复旦必须all in自己不擅长的工科来帮国家"解决前沿问题"。

术业有专攻,站在国家角度,要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所以百年老校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活成追风少年,什么热门什么容易刷数据搞什么,打着"解决前沿科技"的旗号搞重复建设。

新手上路

Rank: 1

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10-30 09:51
前沿不仅是工科问题,还有自然科学甚至社会科学问题,更不等于复旦必须all in自己不擅长的工科来帮国家" ...

也不一定都是“重复建设”了,肯定还是会考虑现实需求,有所侧重的。不只是复旦,顶校都有拓展的雄心,不会止步于已有的优势,国家社会还是对其有更高期待的。

新手上路

Rank: 1

28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跳哥 发表于 2025-10-29 14:44
工科的本质是应用,但应用离不开科学基础。你说工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考虑成本、可行性和效益,但这不是 ...

恕我直言,你第一段话属于绝对正确的废话。机械的基础是牛顿力学,电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方程,要学好工科必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但不等于理科强大就可以搞好工科,两者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不然我还可以说四则运算是所有理工科基础,所以中小学也可以搞"新工科"了。

事实就是,所有文理综合高校的所谓新工科,无论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模式,依旧摆脱不了理科专业培养惯性 (我看过所谓新工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形容为挂羊头卖狗肉不为过。恐怕唯一的作用也就是解决理科生源下降问题。

版主

Rank: 8Rank: 8

1521

积分

1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跳哥 于 2025-10-30 21:17 编辑
eagerbeaver 发表于 2025-10-30 10:00
恕我直言,你第一段话属于绝对正确的废话。机械的基础是牛顿力学,电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方程,要学好工科 ...

我都不想和你理论了。举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当年成立这个学校的时候有工科没有?是多少年以后才有的工科???成立学校快70年之后,才成立了工学院。当时还只是土木,电机和机械。后来,又过了十年,距离成立学校近80年了,然后才有了计算机工程,核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学院)。那,你来告诉我,当年这个学校就是个文理学校和理科为主的学校,按你这个说法,咋可能呢??不应该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0-31 08:08 , Processed in 0.14053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