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 E, X [/ k6 |' q; M* D1 a引大济岷工程如何规划?
3 F! M" A8 @" Q0 L. e' e- P先后形成三大引水方案5 m( v" g2 \5 j4 T4 \
2 Z# E" i( Q2 L- `" R: Y$ F- Z
“引大济岷从设想、勘测到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刘立彬介绍,引水除了考虑岷江需要水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引水区的水源条件。
$ c5 _0 ~. y; a: t 为此,从2000年开始,刘立彬就和原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仁忠等专家开始着手制定“岷江上游及供水区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引大济岷从设想开始进入规划的第一步。
, x3 p& @ t, j3 \" N 接手规划制定后,张仁忠等专家即着手开展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水文、地质资料。一次,在完成梭磨河的考察后,已是晚上,考察人员急匆匆往川主寺赶,结果山路崎岖看不清楚路,车到悬崖边才停住,所有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2 {5 J' ]$ R5 t
刘立彬介绍,经过大量实地勘测、调研论证,引大济岷工程大致先后形成了三大主要引水方案。3 ^( r! _4 H2 ^6 ]4 J7 C
2 ?5 O0 |! z P1 N4 g0 _: S ①第一种方案是在马尔康以上的大渡河上游支流梭磨河引水进入岷江支流杂谷脑河。由于梭磨河与杂谷脑河只有一山之隔,工程实施方便,最长的隧洞也只有15公里。但梭磨河年流量仅7.3亿立方米,最多只能引水3亿立方米,难以满足要求。
8 B( o. j, Y% Q9 Q( _8 J ②第二种方案是在大渡河干流的双江口水库取水引入杂谷脑河,取水点的位置海拔2410米,出水口位置2310米,需建引水直线渠洞98公里,可实现自流引水。但考虑到四川要为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留够调水空间,因此该方案也有所保留。
X5 V& `5 K/ z7 X2 _ “上游方案基本上只存在于图纸上,第二种方案进行了规划和地勘,而第三种方案则是开展了全面规划。”刘立彬所说的第三种方案的引水水源点在双江口水电站的下游位置,但也是从大渡河的干流进行引水,通过隧洞建设,自流引水到都江堰渠系内,成为都江堰灌区的补水工程。2 N$ _7 `* u3 @( r! i2 B/ k& n
③第三种方案的隧洞埋藏较深,引水量能够满足远期要求。埋藏深,意味着隧洞建成后稳定性好。第三种方案是最为接近目前水利部水规总院通过的引大济岷工程总体方案的,目前引大济岷工程总布置线路和总体方案仍在不断优化完善中。
; ?# a, W j% |8 m1 `* Z1 u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