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吹没有用 于 2025-11-1 09:08 编辑
1.哈工大建校的环境背景
清政府末期腐朽没落无能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国内也被列强划分了各个势力范围。由于地缘关系东北成了俄日争夺的区域,最可恨的是1904--1905在东北土地上还爆发了俄日战争。1911清朝政府垮台,东北被军阀占据,俄日仍然盘踞,191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沙俄贵族赶到了远东,哈尔滨集聚了大批沙俄贵族,由于满洲铁路和沙俄贵族子弟教育的需要,1920哈工大建校了,初名叫中俄工业学校,学制四年后改为五年,俄语授课。列强办学,在当时中国堪称现代制度大学,当时国内办学都叫学堂,叫学校已经体现了进步,后更名为中俄工业大学校。哈工大在中国东北土地上的出现意义非凡,也是中国工科教育的星星之火。
2.哈工大第一次转型
1931日本全面侵占东北,哈工大由日本接管,校名正式更名哈尔滨工业大学,日语授课。1932日本扶植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引入了大批日本人入职政府,哈工大主要接收日本官僚和垦荒团子弟入学,并号称日本第九帝国大学。
3.哈工大再一次转型
1945日本投降,哈工大再一次被苏联红军接管,只不过此时沙俄已被苏共彻底推翻,哈工大又回归俄语授课。由于苏联出兵东北,根据美苏背地里私相授受,东北仍然划归苏联势力范围。
4.哈工大建国后的角色转变
1949TG建国,由于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1950哈工大被苏联政府归还给中国政府。鉴于哈工大过往和实力,中国政府指定哈工大为中国高校理工科师资培训中心,为全国高校培养理工科骨干教师。老夫*惯上称哈工大为中国“工科祖师爷”。
5.哈工大再一次华丽转身
1958瞪小平视察哈工大,要求哈工大转军。于是哈工大从祖师爷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军工大学,办学宗旨为--立足航天,服务国防。
从哈工大几次转型可以看出,不论国际国内风云如何变换,哈工大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并立于不败之地,在大浪淘沙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熠熠生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