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茫茫雪花飘 于 2025-11-16 08:32 编辑
威海的很多学生不懂有怨言还尚可理解。深圳的老师竟然也有怨言的。。。只能说,有大局观的人还是少,哪怕是大学老师。
学校又不是赚钱的实体,哪来额外的钱投入异地校区呢?所以异地校区的建设逻辑很简单,就是地方政府出钱、学校出力。
不说国家禁止其他异地校区的缘由了,就只哈工大百年校庆贺信中,很明确的四个大字“扎根东北”,不是很明确的么?国家拨款很明确不能转移,黑龙江地方可怜的拨款难道能转移了?校本部老师争取的科研经费难道能转移了?
威海深圳校区的发展,乃至三个异地研究院的发展,总的思路就只有三条:一就是拼了老命的以贡献求(地方政府)支持(并尽最大可能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二是大力宣导(或推广?没想到更合适的词)共建共享共赢理念(对内对外都需要),三是内部加强互联互通互惠。第一点,学校很明确的一直在做;第三点,学校近些年正在做;第二点应该也是在做的。
关于第二点,很多年前我在老网大就说过,要对外大力推广共建共享理念:三地共建同一个品牌,共享同一响亮品牌所带来的荣耀和利益;为了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降低异地政府“为他人做嫁衣”的顾虑,甚至可以调研、论证哈工大改名事宜(改成一个不含地域属性的名字)。但被很多人喷。。。
关于信息学科,十几年前校本部有筹划高端装备国家实验室的想法和动作,我在老网大说搞这个没啥大意思,不如整合计算机、航天、机电、电气、生命等学院的力量,筹划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国家实验室。也被一堆没见识的人喷。。。说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机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很遗憾,学校也没有照这个思路整合、筹划。。。当然了,或许也是做出努力了的,鹏城实验室应该就是这个努力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