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
发表于 2023-11-15 13:58:17
北洋大学堂留学生吐槽UCB:卜忌利(即伯克利)大学堂创办伊始,学科多未完备,与美国东方各省所设诸学堂其程度相去甚远。盖卜忌利为美国西鄙,僻处一隅,诚如甘陕之于中国,不问而知其非求学之地矣……生等顷在学堂中已居毕业之列,学堂所教授之书,类多在北洋大学堂时已习闻,欲求新学,实无几矣……
1903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经充满自豪地写道:“耶路为美国最著名之大学,吾国学生亦有三人在焉,曰陈君锦涛,曰王君宠佑〔惠〕,曰张君煜全,皆北洋大学堂官费生也……今年夏季卒业,其法律科,王君裒然为举首,受卒业证书时,王君代表全校四千余人致答词,实祖国第一名誉也。是次法律科第一名为黄种人,第二名为黑种人,第三名乃为白种人,各报纸竞纪之,谓从来未有之异数云。”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4:29:53
rim 发表于 2023-11-15 13:48
北洋晚清地位其实是最高的,直隶总督裕禄在毕业典礼致词中讲到,“这正是国家多难之秋,朝廷要大量用人,提 ...
时间很短,也没什么人,那个时候基本没什么大学。当时天津地位高,北洋当然地位也不错。但是其实京师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好学校,民国了,北京的地位直线下降,后来清华作为留美预备学校,比北大好多了。
北洋也还没出名就衰落了很多,不温不火,但是比现在好。
jhdx
发表于 2023-11-15 16:36:16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4 21:07
整个民国,一直比较强的只有北大、交大,其次是南大、浙大、同济。
上半场比较强的是:北大、交大、同济、 ...
P大民国时期一直是二流,1937-1946西南联大时期包清华大腿过活,1946年回到北京复校后,又蛇吞象,合并北平大学……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6:40:31
jhdx 发表于 2023-11-15 16:36
P大民国时期一直是二流,1937-1946西南联大时期包清华大腿过活,1946年回到北京复校后,又蛇吞象,合并北 ...
不能同意更多了,解放前能上中央大学的交通大学清华的,没几个去北大的,北大的吸引力不会高过浙大武大
qwerty9527
发表于 2023-11-15 17:09:36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6:40
不能同意更多了,解放前能上中央大学的交通大学清华的,没几个去北大的,北大的吸引力不会高过浙大武大 ...
央清交,前三很稳妥
qwerty9527
发表于 2023-11-15 17:10:51
intelling 发表于 2023-11-15 10:14
很难讲,那个时代所有人风雨飘摇的
兄弟姐妹那么多,成年了就得有养家的责任
日本鬼子打来了,所有的不合 ...
可惜了。不过如果继续读下去,解放后的成分也不好说。
qwerty9527
发表于 2023-11-15 17:11:08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5 11:38
这个还真的有。有一所著名高校就没搬迁,校长在战后被提议以“汉奸罪”处理,学校也要被整改为单科学校。 ...
哪所?金陵吗?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10:36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结果。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国各大学院士数量的唯一的一次较量。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11:22
民国时期高校院士排名
胖妞
发表于 2023-11-15 18:15:14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10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结果。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国各大学院士数量的唯一的一次较量。 ...
清华文科最强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23:14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4 21:07
整个民国,一直比较强的只有北大、交大,其次是南大、浙大、同济。
上半场比较强的是:北大、交大、同济、 ...
南大和交大都是1921年升格为大学的,但是南大各个方面都比交大强。
此外,在还没升格为大学的期间(1912-1921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来的唐山交大)比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后来的交大沪校)要强。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33:22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23
南大和交大都是1921年升格为大学的,但是南大各个方面都比交大强。
此外,在还没升格为大学的期间(1912 ...
从清末直至1921年,整整20年,全中国只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三所大学。北大、天津大学、山西大学,是中国大学最早的元老。其中只有北大一所是国立。1918年,北洋大学、山西大学也改为国立(摘自191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概况》)。
1921年,南大、交大升格为大学。中国自此有了五所公立大学(交大为交通部属,非国立)。
1922年,民国颁布新学制,缩短了大学学制,降低了大学门槛。自此之后,大学数量开始猛增。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8:34:59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33
从清末直至1921年,整整20年,全中国只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三所大学。北大、天津大学、 ...
烂人又出来丢人显眼了
南洋公学
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诞生于1896年,与同为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南洋公学由于地处上海,位于租界,免受战火侵拢,成立后发展很快,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前一直无可争议是中国第一高等学府。当时交大学生灿若星辰,出名的有黄炎培、李叔同、王安等。
二十年代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交通建设和教育,把当时南洋大学和唐山路矿学校(即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和北平邮政学校(即现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联合起来成立了国立交通大学。本部设在上海,依次称第一、第二、第三交通大学,后两所后来又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和北平工学院。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能拿到交大文凭意味拿到了金饭碗。
由于二三十年代交大名校长治校有方,交大在国内享有盛誉,成为有志于工程的学子的最高学府。在抗战前交大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顶点。当时交大南有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北有交大唐山工学院,交相辉映。
jhdx
发表于 2023-11-15 18:37:07
本帖最后由 jhdx 于 2023-11-15 18:38 编辑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10
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结果。这也是民国时期中国各大学院士数量的唯一的一次较量。 ...
北大“牌位男”大学堂,先不说你数据造假,就你拿你家北大胡适1948年评得所谓中研院院士,客观吗?1946年,你北靠在靠得势的胡某人合并比你校强得多的北平大学,很光荣吗?1946年之前抱清华大腿,很光荣吗
jhdx
发表于 2023-11-15 18:38:03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8:34
烂人又出来丢人显眼了
南洋公学
他是北大牌位男“大学堂”的马甲
rim
发表于 2023-11-15 18:38:37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33
从清末直至1921年,整整20年,全中国只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三所大学。北大、天津大学、 ...
这里史料有一点错误,北洋是1913年改国立,但是经费实际上还是直隶省支出,1918年是经费正式改由中央支出,从此以后就开始穷了。1913年的时候名字已经叫国立北洋大学了,名义上归教育部领导。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38:44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33
从清末直至1921年,整整20年,全中国只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三所大学。北大、天津大学、 ...
191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概况》原文节选:
国立大学在北京者,名北京大学……在天津者名北洋大学……在山西太原者,名山西大学……北洋、山西两大学原系省立,自民国七年起,经费由国库支给,乃改为国立。
1918年教育总长范源濂在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演讲,直言北京大学是中国惟一国立大学:
“吾中国公立之大学有三,一为北京大学;二为天津之北洋大学;三为山西之山西大学。山西大学,系特就晋省而设。北洋大学,则初归北方各省公立,近乃几与北京大学连为一体。此外虽有私立大学,而办学多未就绪。外人在华设立学校,名为大学者,其性质办法,又与吾国异。是则北京大学者,吾中国惟一之国立大学也。”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8:38:52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8:34
烂人又出来丢人显眼了
南洋公学
20世纪初叶,中国政局剧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袁世凯窃国,军阀混战,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的近现代工业在萌芽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教育救国”、“工业救国”、“交通救国”思想在一些政界人士和知识阶层中盛行。由南洋公学发展而来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虽在十分困难的环境中仍求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1907年,唐文治担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校监督后,连续掌校14年,他将学校改办成工科,先后设立了铁路专科、电机专科和铁路管理科。聘请了一批高质量的中、外教师。在结合中国的实际基础上,从学制、系科设置、课程设置、教材、教学环节、体育运动等方面,全面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直接采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教科书。使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成为中国南方乃至中国高等工科院校的楷模,形成了近代工业大学的格局。1908年设置的电机科,是中国高校最早设立之电机学科。1909年设置的船政科,开创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12-1920年的校门
1911年11月6日,唐文治决定脱离清廷,宣布学校更名为南洋大学堂,监督改称校长,并提出“本校将来须成为中国第一大学,校旗所到之地,即中国国旗所到之地。”1912年改隶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并将铁路科改为土木科,电机科改为电气机械科。1912年,成立技击部,成为中国开展武术运动最早的高校。
1918年3月,学校又增设铁路管理科,这是中国设立此科之开端,开创了工管结合的先河。[9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40:29
rim 发表于 2023-11-15 18:38
这里史料有一点错误,北洋是1913年改国立,但是经费实际上还是直隶省支出,1918年是经费正式改由中央支出 ...
转自中国教育史书籍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43:24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8:34
烂人又出来丢人显眼了
南洋公学
191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概况》原文节选:
国立大学在北京者,名北京大学……在天津者名北洋大学……在山西太原者,名山西大学……北洋、山西两大学原系省立,自民国七年起,经费由国库支给,乃改为国立。
1918年教育总长范源濂在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演讲,直言北京大学是中国惟一国立大学:
“吾中国公立之大学有三,一为北京大学;二为天津之北洋大学;三为山西之山西大学。山西大学,系特就晋省而设。北洋大学,则初归北方各省公立,近乃几与北京大学连为一体。此外虽有私立大学,而办学多未就绪。外人在华设立学校,名为大学者,其性质办法,又与吾国异。是则北京大学者,吾中国惟一之国立大学也。”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43:59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38
191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大学概况》原文节选:
国立大学在北京者,名北京大学……在天津者名北洋大学…… ...
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1921年7月在旧金山对华侨演讲道:
“国立大学只有四个,其中天津之北洋大学,只有法、工两科。山西大学虽有四科,惟因交通不便,学生亦仅数百人。东南大学新办预科,其幼稚可以想见。……中国之私立大学,亦寥若晨星,北京则有中国、民国,上海则有大同、复旦,且经费亦感困难。此外则有厦门大学(预科)。……力量较大者,惟一北京大学,有三千余学生,一百六十余教授,单独担任全国教育。”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54:40
中国大陆大学毕业生中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数(仅计算获得学士学位以上者,肄业者、大学预科毕业或等同于大学预科的高等师范/专门学校毕业者不计入)
1、北京大学 21人(含西南联大4人,若计入京师大学堂大学预科毕业的秉志,则为22人)
2、南京大学 18人(有3人是南京高师毕业但非东南大学学士学位,若也计入,则为21人)
3、清华大学 16人(含西南联大4人,杨振宁计算时已去重)
4、交通大学 10人(有1人是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毕业但非学士学位,若也计入,则为11人)
5、燕京大学 4人
5、金陵大学 4人
7、唐山交通大学 3人(有1人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但非学士学位,若也计入,则为4人)
7、浙江大学 3人
7、北洋大学 3人
7、南开大学 3人
11、复旦大学 2人
11、圣约翰大学 2人
11、北京协和医学院 2人
-------------------------------------------------------
历届台湾“中央研究院”大陆籍院士中,毕业或肄业于大陆高校的人数统计
人名 毕业学校 类别
秉志 京师大学堂 毕业 生物组
樊畿 北京大学 学士 数理组
黃汲清 北京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杨钟健 北京大学 学士 数理组
阮维周 北京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汪敬熙 北京大学 学士 生物组
牛满江 北京大学 学士 生物组
劳干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冯友兰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傅斯年 北京大学 人文组
顾颉刚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董作宾 北京大学 研究院 人文组
姚从吾 北京大学 人文组
周法高 北京大学硕士 人文组
方 豪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蒋复璁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全汉升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高去寻 北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杨振宁 西南联大(联大学籍) 学士
王世中 西南联大(北大学籍) 学士
王宪钟 西南联大(清华学籍) 学士 数理组
王瑞駪 西南联大(联大学籍) 学士 数理组
许宝碌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陈省身 清华大学 硕士 数理组
钱思亮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徐贤修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林家翘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朱汝瑾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阎振兴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郭晓岚 清华大学 学士 数理组
何炳棣 清华大学 学士 人文组
张 琨 清华大学 学士 生物组
杨联升 清华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杨振宁 清华大学 硕士 数理组
卞学鐄 清华大学 学士
吴有训 南京高师 毕业 数理组
伍献文 南京高师 毕业 厦门大学 学士 生物组
吴定良 南京高师 毕业 生物组
吴学周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 学士 数理组
赵忠尧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 学士 数理组
严济慈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 学士 数理组
胡世桢 中央大学 学士 数理组
冯元桢 中央大学 学士 硕士 数理组
沈申甫 中央大学 学士 数理组
许靖华 中央大学 学士 数理组
吴健雄 中央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柏实义 中央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易家训 中央大学 学士 数理组
王家楫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 学士 生物组
艾世勋 中央大学医科 学士 生物组
张伯毅 中央大学医科 学士
芮逸夫 东南大学 学士 人文组
黃彰健 中央大学 学士 人文组
凌纯声 中央大学 学士 人文组
周法高 中央大学 学士 人文组
郭廷以 东南大学、中央大学 学士 人文组
王兆振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叶 玄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窦祖烈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吴耀祖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赵佩之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凌宏璋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凌鸿勋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毕业 数理组
林致平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朱兰成 交通大学(沪校) 学士 数理组
田炳耕 交通大学(上海) 学士 数理组
周文德 交通大学(上海) 学士 数理组
袁家骝 燕京大学 学士 硕士 数理组
王世濬 燕京大学 数理组
李惠林 燕京大学 硕士 生物组
费景汉 燕京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李景均 金陵大学学士 生物组
陈桢 金陵大学学士 生物组
俞大绂 金陵大学学士 生物组
李卓皓 金陵大学学士 生物组
林同炎 唐山交通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林同骅 唐山交通大学 学士 数理组
茅以升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毕业 数理组
刘大中 唐山交通大学 毕业 人文组
杨忠道 浙江大学 学士 数理组
周元燊 浙江大学 学士 数理组
郭晓岚 浙江大学 硕士 数理组
王世杰 北洋大学学士 人文组
王宠惠 北洋大学学士 人文组
马寅初 北洋大学学士 人文组
陈省身 南开大学 学士 数理组
吴大猷 南开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殷宏章 南开大学 学士 生物组
童第周 复旦大学 生物组
冯德培 复旦大学 生物组
陈寅恪 复旦公学(中学) 人文组
袁贻瑾 协和医学院医博士 生物组
卢致德 协和医学院 生物组
顾应昌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
陈奇禄 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
石璋如 河南大学学士
曹安邦 岭南大学学生生物组
李惠林 东吴大学 学士 生物组
刘占螯 北京师范大学 学士 生物组
伍献文 厦门大学学士 生物组
范绪筠 哈工大 学士
张捷迁 东北大学 学士
邓昌黎 辅仁大学 学士
庄长恭 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姜立夫 美國加州大學 肄业
翁文灝 震旦学校 肄业
张孝骞 湘雅医学院医博士
何廉 长沙雅礼学院
严耕望 武汉大学 学士
许烺光 沪江大学学士
贝时璋 同济医预科
谢家荣 地质研究所
钱崇澍 美国伊利诺大学
羅宗洛 日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教授
李宗恩 英国
林可胜 英国,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蔡 翹 美国,中央大学教授
汪厥明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周炜良 芝加哥大学
余嘉锡 清末举人
张元济 清末进士
杨树达 长沙求实书院,京都第三高等学校
陈 垣 博济医学院 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郭沫若 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
周鲠生 留日,英,法 武汉大学教授
陶孟和 伦敦大学
蒋廷黻 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 文学学士 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沈刚伯 伦敦大学, 武汉大学、中央大学教授
朱家骅 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
屈万里 北平郁文学院肄业业
吳敬恆(稚暉) 江阴南菁书院肄业,清末举人
程毓淮 留学德国 北京大学教授
蒋硕杰 留学日本、英国
钱 穆 自学成才
胡先驌 京师大学堂预科 生物组
钱煦 北京大学医预科 生物组
胡 适 康奈尔大学 学士
吴 宪 麻省理工学院 学士 生物组
侯德榜 麻省理工学院 学士 数理组
任之恭 麻省理工学院 学士 人文组
叶企孙 芝加哥大学 学士 数理组
曾昭抡 麻省理工学院 学士 数理组
萨本栋 斯坦福大学 学士 数理组
张景鉞 芝加哥大学 学士 生物组
戴芳澜 康奈尔大学 学士 生物组
陈克恢 威斯康星大学 学士 生物组
李先闻 普渡大学 学士 生物组
邓叔群 康奈尔大学 学士 生物组
汤佩松 明尼苏达大学 学士 生物组
金岳霖 宾夕法尼亚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汤用彤 汉姆林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李 济 克拉克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梁思永 哈佛大学 学士 人文组
梁思成 宾夕法尼亚大学 学士 人文组
钱端升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 学士 人文组
陈 达 哥伦比亚大学 人文组
李方桂 密歇根大学 人文组
萧公权 密苏里大学 学士 人文组
赵连芳 依俄华农工学院 学士 生物组
顾毓琇 麻省理工学院 学士 数理组
何曼德 清华大学 肄业 生物组
姜立夫
华罗庚
李政道 西南联大 肄业 数理组
刘广京 西南联大 肄业 数理组
田炳耕 中央大学 肄业 数理组
许宝碌 燕京大学 肄业 数理组
余英时 燕京大学 肄业 人文组
柳詒徵 三江师范 速成科 人文组
鲍亦兴 交通大学(沪校) 肄业 数理组
葛守仁 交通大学(沪校) 肄业 数理组
殷宏章 清华大学研究院 肄业生物组
何曼德 清华大学 肄业 生物组
竺可桢 唐山交通大学 肄业 数理组
赵元任 江南高等 毕业 人文组
周仁 江南高等 毕业 数理组
这个统计,基本上符合关于“北大、南大、清华是民国三大名校”的论断。而交通大学则是工程学科、非国立系统中最好的学校。
北京大学,唯一的自诞生之日(1898年)起即被赋予大学身份(名称)的老牌学校,早期的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部,在清末已经建立起综合性大学本科教育(共七科)。但民国后因经费限制与政局动荡,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南京大学,在北洋政府时期已然成为名校,与北大并称,1921年升格为大学,为中国南方第一所国立大学。
交通大学,与南京大学同年(1921年)升格为大学(但貌似比南京大学早几个月),是崛起最早的几所大学之一,为中国南方第一所公立大学。
清华大学,国民政府时期(1928年)升格为大学,而本科教育则于1925年已经开始。依靠庚款留美优势,其在国民政府时期的人才培养一枝独秀。
在这份名单中,浙江大学的表现相对平庸。主要原因还是浙大崛起相对较晚,崛起时间为抗战时和抗战后。另外,浙大建立大学教育的时间(1927年),也晚于北大(1909年)、南大(1921年)、交大(1921年)、清华(1925年)等校。
rim
发表于 2023-11-15 18:54:44
iwasgone 发表于 2023-11-15 18:34
烂人又出来丢人显眼了
南洋公学
他说的到也不是错误,是你们两个人的理解有偏差。他说的是大学堂而不是大学,这两个是有区别的。根据晚清的癸卯学制,高等教育分成三级分别是高等学堂、大学堂、通儒院(等于如今的研究生院,实际未开办)。南洋公学当时是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不算狭义上的大学堂。在盛宣怀的设想中,外院是小学,中院是中学,上院是大学,但是上院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能开办,南洋正式升格为大学确实是1921年并归交通部改名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5 19:01:29
qwerty9527 发表于 2023-11-15 17:11
哪所?金陵吗?
比这个还著名很多。十里洋场的。说完了。
rim
发表于 2023-11-15 19:04:14
本帖最后由 rim 于 2023-11-15 19:08 编辑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40
转自中国教育史书籍
那个史料我看过,有错误。编撰的时候只考虑了经费支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大学堂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头等学堂改名大学部,二等学科改名预科部。隶属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但经费仍由直隶省拨付,学生由官费资助改为自费
1913年,北洋大学校改名为国立北洋大学,督办一职改称校长。《天津市志·高等教育志. 天津: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 2007.》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5 19:07:54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8:54
中国大陆大学毕业生中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人数(仅计算获得学士学位以上者,肄业者、大学预科毕业或等同于 ...
你这84中研院院士的数据肯定是错的。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5 19:11:16
1948年81中研院院士名录,正解如下,
序号 学科 姓名 毕业学校
1 数学 姜立夫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
2 数学 许宝騄 燕京大学/清华学堂
3 数学 陈省身 南开大学
4 数学 华罗庚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
5 数学 苏步青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6 物理 吴大猷 南开大学
7 物理 吴有训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8 物理 李书华 ?
9 物理 叶企孙 清华学堂
10 物理 赵忠尧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1 物理 严济慈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2 物理 饶毓泰 中国公学/南洋公学
13 化学 吴宪 清华学校
14 化学 吴学周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15 化学 庄长恭 北平国立农业专门学校
16 化学 曾昭抡 清华学堂
17 地质 朱家骅 上海同济德文医学烫
18 地质 李四光 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19 地质 翁文灏 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
20 地质 黄汲清 北洋大学/北京大学
21 地质 杨钟健 北京大学
22 地质 谢家荣 美国斯坦福大学
23 气象 竺可桢 唐山路矿学堂
24 冶金 周仁 江南高等学堂/清华学校
25 化学 侯德榜 福州英华书院/清华学堂
26 土木 茅以升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
27 土木 凌鸿勋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南洋公学
28 物理 萨本栋 清华学校
29 动物、生物 王家揖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30 动物、生物 伍献文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31 动物、生物 贝时璋 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32 动物、生物 秉志 河南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
33 动物、生物 陈桢 金陵大学
34 动物、生物 童第周 复旦大学
35 植物 胡先骕 京师大学堂
36 植物 殷宏章 南开大学
37 植物 张景钺 清华学堂
38 植物 钱崇澍 唐山路矿学堂
39 植物 戴芳澜 清华学校
40 植物 罗宗洛 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41 生理病理 李宗恩 格拉斯哥大学
42 生理病理 袁贻瑾 北京协和医学院
43 生理病理 张孝骞 长沙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44 生理病理 陈克恢 清华学堂
45 生理病理 吴定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46 生理病理 汪敬熙 北京大学
47 生理病理 林可胜 爱丁堡大学
48 生理病理 汤佩松 清华学校
49 生理病理 冯德培 复旦大学
50 生理病理 蔡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51 生理病理 李先闻 清华学校
52 生理病理 俞大绂 复旦大学/金陵大学
53 生理病理 邓叔群 清华学校
54 政治 吴敬恒 江阴南菁书院
55 哲学 金岳霖 清华学堂
56 哲学 汤用彤 清华学堂
57 哲学 冯友兰 北京大学
58 中文 余嘉锡 乡试中举
59 中文 胡适 中国公学
60 出版 张元济 清末中进士
61 中文 杨树达 长沙求实书院
62 历史 柳诒徵 两江师范学堂
63 历史 陈垣 博济医学院
64 历史 陈寅恪 复旦公学
65 历史 傅斯年 北京大学
66 历史 顾颉刚 北京大学
67 语言 李方桂 清华学堂
68 语言 赵元任 南京江南高等学
69 考古 李济 清华学堂
70 考古 梁思永 清华学堂
71 考古 郭沫若 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72 考古 董作宾 县办师范学校
73 建筑 梁思成 清华学校
74 法学 王世杰 北洋大学
75 法学 王宠惠 北洋西学学堂
76 法学 周鲠生 日本早稻田大学
77 法学 钱端升 清华学校
78 政治 萧公权 清华学校
79 经济 马寅初 北洋大学/耶鲁大学
80 社会 陈达 ?
81 社会 陶孟和 英国伦敦大学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9:12:48
rim 发表于 2023-11-15 19:04
那个史料我看过,有错误。编撰的时候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大学堂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头等学堂 ...
民国甫定,很多事情尚未形成定律。还是需要后继的持续认定才能最终确认。
例如,1901年山东大学堂也叫大学堂。但是癸卯学制颁布后,就都被降级为高等学堂了。所以,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算大学吗?从连续的教育史的角度看,山东大学堂不是大学。
同理。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9:14:51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5 19:11
1948年81中研院院士名录,正解如下,
序号 学科 姓名 毕业学校
1 数学 姜立夫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
要按第一学历(大学本科以上)。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校(高中),这些人都是美国大学本科,算高中头上合适吗?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5 19:44:17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3-11-15 19:51 编辑
南雍山 发表于 2023-11-15 19:14
要按第一学历(大学本科以上)。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校(高中),这些人都是美国大学本科,算高中头上合 ...
我这个名单里,清华学堂都是1911年之后入学的。按照清华大学自己的主张,是1911年办学的。这个有没有水分?有。
类似的主张很多,除了极个别西式学校学校之外全都有水分,那只能法不责众。肉眼可见的,圣约翰初期的本科学历,普遍认为没有水分。同济1907年办学,1912年有毕业生(去德国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也没有水分。1915年开始德国教育部承认学历。其他的学校早期到底培养的是什么学历,恐怕基本上都可以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