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慢啊 发表于 2024-7-6 10:33:34

suibjsm 发表于 2024-7-6 10:28
你在说什么?哪有关系户?化学之前的问题恰恰是学生培养能力不行,或者自己培养的学生引进不了,只能引进 ...

华科化学学院去年发science的李忠安就是武大本博,李振的学生。

suibjsm 发表于 2024-7-6 10:41:16

这么慢啊 发表于 2024-7-6 10:33
华科化学学院去年发science的李忠安就是武大本博,李振的学生。

那可太多了,今年华科发好文章的韩宏伟、李箐、刘笔锋、陈莉莉、黄胜友都有武大背景。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0:45:59

所以说,基础学科,我武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不差,甚至放眼全国高校,即使和前面的高校比也毫不逊色。
我武差的是研究,主要是基础学科,到硕博阶段,总体就不太行了,说断崖下跌有些夸张,但也是这个意思。除了几个优秀的组可以稳定输出之外,顶尖的数理化生论文数量一直上不去。
缺大平台大实验室太少,国际最先进的实验设备不够,缺最前沿的方向,缺最前沿的青年人才,缺空间,一句话,缺钱。

suibjsm 发表于 2024-7-6 10:52:07

本帖最后由 suibjsm 于 2024-7-6 10:57 编辑

倒不是说一定追求引进人才的武大背景,举一个我自认为的反例,那就是电子信息学院,搞了一大堆留校的博士,从讲师和专职科研岗做起,问题是能给多少资源呢?同样的博士出去博后,如果以海优引进,至少拿200万资金吧。这么多年的结果就是,这批留校博士目前只有少数的特聘研究员和个把教授。更大的问题是作为a+学科的空间物理这轮评估周期没有上杰青的,这多少说明人才梯队建设出了问题。说白了就是高估了自己的人才培养能力。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1:13:38

最优秀的团队学科留几个最优秀的接班人,也没啥问题。如果没有,就招几个,保持强势。前提是足够优秀。
但近亲繁殖,就是大问题,一开始还不明显,十年二十年后,就很明显了。原本国内顶尖的学科团队,到第二代第三代,就沦为二流。像当年武大极强的数学、分析化学、甚至计算机等,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其实还算好的,开这个学科的学校少,我武还是很强的。当然这不止武大,国内许多高校都是一样的通病。
还是要到海外顶尖名校去找人,找年轻的战斗力,才有学科增长点,才有生命力。本校的留几个最优秀的就得,近亲繁殖是大忌。天天窝在山里混日子不思进取,或者才能平庸毫无学术前途。说句不好听的,我武这样的老师不要太多。当年窦校发狠话要大换血,不是没有来由的。
不过,作为公立学校,也有保证就业岗位的职责,只要不出错,按时上下课,你还拿他们奈何不了。国内文理高校普遍也都有这种毛病,也不是我武一家。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1:16:03

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原武大人才确实是断层了的,测绘给了很多支持,加上开这个学科的高校本来就少,才保持强势。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1:28:59

现在武大最好的文章,基本全是李窦时期引进的年轻人发的。可想而知,在2000年合并前后十几二十年,武大的基础研究已经水到什么程度了。严格意义上,我武第一篇第一通讯单位CNS还是2018还是2017还是2016年才发的(记不清楚了),改开后第一篇,那多恐怖。物院曾经常年只有刘正猷老师能发PRL,化院在雷爱文教授来之前,发的两刊都屈指可数,发一篇都弹冠相庆的。雷教授在当年一人支撑起化院两刊的大半壁江山。多惨。1999年教育部搞过唯一一次大学排名,武大排20。大合并才回了一口血,测绘和水利水电给武大撑起许多数据,才让武大在前10徘徊。
所以我武还是要大力发展新工科,人工智能、芯片制造,量子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要有所作为。此外,数理化基础学科,还是要争气。没有第一流的基础学科,要支撑第一流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工科医科,难度也是很大的。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1:44:45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1:28
现在武大最好的文章,基本全是李窦时期引进的年轻人发的。可想而知,在2000年合并前后十几二十年,武大的基 ...

十年前,十五年前,二十年前,就ESI数据,武大领先华科几十年,也就是这几年被华科超越的,武大领先华科的时间比华科领先武大的时间长很多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1:48:06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1:44
十年前,十五年前,二十年前,就ESI数据,武大领先华科几十年,也就是这几年被华科超越的,武大领先华科 ...

ESI反映了基础理科的发展水平,武大的优势还是很明显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1:52:53

本帖最后由 毛哥2046 于 2024-7-6 11:55 编辑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1:44
十年前,十五年前,二十年前,就ESI数据,武大领先华科几十年,也就是这几年被华科超越的,武大领先华科 ...
问题是,我武的基础理科,什么时候沦落到要跟华科比了?这就是退步,或者进步没人家大。华科十几二十年前,特么有基础理科吗?
我武还是要多争气,特别是基础理科。其实如果武大有超一流的数理化生,加上有特色有优势的几个新工科、医科,都不用招生办每天那么辛苦,生源自然蹭蹭蹭往上涨。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4-7-6 12:00:31

suibjsm 发表于 2024-7-6 09:57
化学的锅要扣在周院士和雷教授身上,化院和高研院引进化学青年人才,发过主刊和大子刊的屈指可数。我还是 ...

以前张绪穆这样的本校毕业生、大牛教授都没留住啊,也是很无语的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2:24:10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1:52
问题是,我武的基础理科,什么时候沦落到要跟华科比了?这就是退步,或者进步没人家大。华科十几二十年前 ...

武大的生物学和数学还是可以碾压华科的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2:25:18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2:24
武大的生物学和数学还是可以碾压华科的

武大的生物学和数学还是可以碾压华科的,我敢断言:二十年内,华科这两个学科都翻不了盘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2:30:12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2:25
武大的生物学和数学还是可以碾压华科的,我敢断言:二十年内,华科这两个学科都翻不了盘 ...

擦,我以为,我武的基础理科,包括数理化生,不是要压住隔壁,你压个隔壁有个什么意思?
是要向前看齐,追赶甚至赶超清北华五。你还真的要跟华科卯上?就算我武赢了,又能如何?
眼界要放高一些,看远一些。我武也不是没有追赶的基础。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24-7-6 12:33:31

化学,物理也要加把劲,多引进一些大牛,化学好像就没引进杰青之类的四中人才,跑得倒不少,真不知道咋搞的。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4-7-6 12:34:10

茶马古道 发表于 2024-7-6 12:24
武大的生物学和数学还是可以碾压华科的

你有毛病吧,跑到别人的帖子下面去吹自己的成果。别到处招黑了

2903734581 发表于 2024-7-6 12:44:24

五湖散人 发表于 2024-7-6 12:34
你有毛病吧,跑到别人的帖子下面去吹自己的成果。别到处招黑了

有些是蠢,清澈的愚蠢,有些是坏,低级红、高级黑,有些是又蠢又坏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2:51:53

李窦时期,包括平文上任一两年来,还是引进了许多青年才俊,包括基础理科、信息学部、工学部、人文社科。
其中相当大部分都有海外名校博士博后的经历,讲真,我不认为这些小年青就比北大清华引进的年轻人差。但成材率、成才速度等始终是慢的,为什么?
说到底,还是钱,还是资源,还是平台。现代科研,没钱真不行。
有这么个说法,科研无非就两条路子:
1.大家设备都差不多,但你总是有好的点子,但他总是没有,你就总是比他强。
2.大家知识积累创意想法都差不多,但你有设备,他没有,所以你总是能比他做出更好的文章。
但是,第1种情况,多少是不可控的,要么是你突然灵感来了,有更好的想法,要么你就是个大天才,确实死死摁住同侪一头。在现在全国高校普遍都引进海内外年轻学者的情况下,虽然有参差,但一个基本的水平线不会相差太大的。
第2种情况,却是可控。你有的实验设备,实验室条件,那你就能比差不多的同行快做出成果,这是当然的。这个就涉及到平台实验室先进设备物理空间。这个是可控的,花钱就能建设好这些条件。
我武就是缺平台和大实验室先进设备,物院化院没有国重全重,这是基本的及格线,国内一流的物理化学名校,哪个没有个把国重的?说句不好听的,假设在武汉花十亿造个天文台搞一批射电望远镜之类,再招一批天文学年轻教授,我武的天文学立刻跻身全国前茅。比如物院,近期的自一和几篇CNS就很明显,都是跟兄弟高校合作挂的通讯,为什么?我武没有相关的实验条件啊,怎么能主导项目?
持续的招人才,等出大天才的概率也可以,不过还是得有相关的平台大科学装置实验设备条件空间等,这个毕竟是可控的,所以要搞钱搞平台。没这些资源,要上去很困难,现代科研就是烧钱。你光凭着出个大天才大创意?不是人人都是爱因斯坦的。绝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是普通人,要出成果,还是要有条件和资源的。这种东西,来不得虚的。
现在武大那么多研究院,都是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方向,得招人和找钱找资源填坑。我说句不好听的,这些研究院,别说全部做起来,但凡有一两个出个大飞机大成果,武大相关学科就上去了。但出大成果的前置条件是什么?人才,设备,资源,说到底,就是平台,就是钱。

NKU 发表于 2024-7-6 23:52:07

本帖最后由 NKU 于 2024-7-7 00:03 编辑

suibjsm 发表于 2024-7-5 21:40
看到有坛友比较南开和武大化学论文,大致搜了一下,武大是5篇主刊,过去5年一年一篇,8篇nature catal,一 ...
根据我个人的不完全统计,南开Nchem和NCatal16篇。南开从2010年开始发表第一篇Nature Chemistry开始,至今已经发表了10篇Nature Chemistry,以及6篇Nature Catalysis,截止2021年,南开发表的Nature Chemistry居于前两位,这两年发得少,不知道有没有掉出top3。南开化学主要是比较全面,像2020年以前,Nature Photonics就发了三篇,还有Nature Electronics,这几年nature子刊大扩容,南开似乎脚步慢了点,比如nature energy 和nature synthesis就不太多。南开化学纳米不好,所以nature nano只有一篇,nature materials似乎都没有开壶。不过风水轮流转,可能今年Nchem得有一篇了吧。

当然南开跟其他高校不一样,不是说我们论文发表得好了,就一定要列出一个排名出来,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你们感觉南开大子刊少。南开确实不太多,但南开化学nature大子刊还是比较多的。这一点跟NS类似,南开NS总数虽然只在15名,但是南开NS中化材占比就是70%,主要是生命科学和物理学NS很少。武大生命科学学科群还是不错的,再加上物理小爆发,这两年NS多一些也可以理解。

    Nature Chemistry
    元素所何刚、陈弓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hem.2585
    元素所汤平平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hem.2711
    物理学院周向锋、王慧田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hem.2716
    元素所 陈弓、何刚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8-0006-y
    化学院 郭东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18-0164-y
    元素所陈弓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1-00650-0
    元素所赵东兵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1-00746-7
    元素所叶萌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1-00792-1
    元素所周其林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hem.651    这是最早的一篇
    元素所陈军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chem.931

    Nature Catalysis
    元素所陈弓、何刚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19-0324-5
    环科院周启星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19-0338-z
    元素所周其林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0-0474-5
    元素所周其林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2-00779-2
    化学院/元素所仇友爱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4-01118-3
    化学院/元素所王飞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24-01140-5

vae59787 发表于 2024-7-7 08:42:26

说了半天没说到根上,上面没人是最大问题,现在好不容易上了一个窦能管点事,正是好好利用的时候,我非常看好未来几年我武的发展

我的先人啊 发表于 2024-7-7 08:55:24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2:51
李窦时期,包括平文上任一两年来,还是引进了许多青年才俊,包括基础理科、信息学部、工学部、人文社科。
...

物理和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要多申请啊,大平台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可能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都申请不到,就给你个全重或国家实验室。什么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电化学,量子物理,天文学,凝聚态物理 材料化学,生态学,这些方向都可以整合资源去申请,一步一步来,一个点一个点的突破。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1:17:14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6 12:51
李窦时期,包括平文上任一两年来,还是引进了许多青年才俊,包括基础理科、信息学部、工学部、人文社科。
...

这啊,那啊,说了一大堆。我告诉你,说到底就是钱。

没有人均经费的大幅提升,一切都是白扯。来了也会走。待遇解决一切,大平台的建设说白了也是要能搞到钱,有钱你想建对撞机都可以。没人就高价挖。
你可能会说华科也没钱,但他怎么就能搞平台,那就是别人的本事,他会利用地方政府的钱,会忽悠。那些个平台大头和跑上面都是推着省市区去搞的,连新校区都是经开区掏钱建的,虽然也被列为隐债整改了,但要整改的是经开区,华科白得了一个校区。这就是人家的善于转化。对于武大这样的中西部地区学校,校领导的最大作用不是去搞学术,而是弄资源,弄钱。各大企业,各级政府,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合纵连横。资源多了,帽子,平台,人才都来了。如果只是像个书生一样关着门在家整柜台,就这么点东西,整出花来,也难得有突破。

qsxtydf 发表于 2024-7-7 11:23:31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1:17
这啊,那啊,说了一大堆。我告诉你,说到底就是钱。

没有人均经费的大幅提升,一切都是白扯。来了也会走 ...

可不就是钱,有钱像西湖大学和南科大那样挖一堆大佬和发论文的都不是问题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1:27:44

我一直以为,武大和华五最大的差距其实就是人均经费上,这个是其他方面很难弥补的。如果武大人均经费能达到华五平均水平,那整体实力要不了多久就会跑到华五最前列,底蕴一直有,差的就是资源。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1:31:34

所以我觉得窦和李晓红都是很不错的校长,窦一来就忽悠着省里每年给十亿,这解决了大问题了,对于武大这样的规模大又穷的学校,再就是利用好校友捐赠,钱回来了再才是怎么用好的问题,用来引进年轻人才,改善办学条件,上实验平台等。这不这几年文章就上来了。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2:01:39

李晓红最大的功绩是理顺了和省市的关系,从对峙到共建,后面,才有余力引进人才,武大多年沉淀一举爆发出来,各方面走上了正轨。所以李晓红是有大智慧的,后面他能当院长也是必然的。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7 12:03:36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1:31
所以我觉得窦和李晓红都是很不错的校长,窦一来就忽悠着省里每年给十亿,这解决了大问题了,对于武大这样的 ...

是的,李窦对武大的重新恢复生机功劳巨大。窦对武大还是有感情的。这些年,光看新晋青年的履历和到武大后的产出,一堆的杰青苗子。这个阵容,即使和华五比也不落下风。还是要给青年战斗力更好的条件,更大的平台,配合他们实现梦想。
留人也是问题,要有足够的资源和资源保障。我武还是缺钱缺平台大科学设施大实验室。化院药学院近十年来跑路的杰青好多,都感觉有点伤元气的。
物院现在人才济济,能稳定产出的组粗粗一数就有十几个,现在物院的实力也赶上来了,要是多一两个国重全重基础科学中心和两三个教育部重点省重点,再有机会搞批先进的设施设备,真可以跻身物理强校了。
其实我武数理化生底子都在,生物医学现在进步很大,数理化还是缺个爆发的契机和资源。

毛哥2046 发表于 2024-7-7 12:15:49

qsxtydf 发表于 2024-7-7 11:23
可不就是钱,有钱像西湖大学和南科大那样挖一堆大佬和发论文的都不是问题 ...

这就是现代科研。
现在全国高校都在激烈竞争,而国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理工医,经费池,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你搞到更多钱,就能招最优秀的人才,搞最先进的实验室,有最先进的设施设备,最快出成果,然后又能更快搞到更多的经费,就能吃肉。搞不到资源的,可能就啃啃骨头,甚至连汤都喝不到。
看看我武的大测绘遥感学科,威武。要是我武有十个测绘遥感级别的学科,绝对是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很靠前的那种世界一流,不是窝在山里喊几句那种。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2:21:08

物理要拿全重实验室难吗?我觉得难也不难,对面中科院精测院要搞三个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武大不能共建吗?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掏钱投资源是不是?你拿的出来吗?精测院的前身数学物理所和武大千丝万缕的关系,怎么就不能运作呢?单独搞武大自己肯定是搞不起来的,只能是合纵连横。

八一路 发表于 2024-7-7 12:30:40

当年李国平院士从武大副校长调任中科院数学物理所当所长,两家单位就关系很紧密了,现在又和中科院武汉分院一起共建科技楼,怎么就不能不能在他们三个物理方面的全重里搞一个共建一下?
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查看完整版本: 【和光同尘】武汉大学2024发展纪实(武汉大学先进载荷与卫星研发基地揭牌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