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633464 发表于 5 天前

七年制本博会不会太短了点

国内今年有些学校推出了7年制本博连读,这会不会太短了点?美国那边直博5年起步,理科普遍延期1-2年,7年制目的是加速人才成长,初心是好的,对部分学生确实有好处,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会不会导致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更坏的是,后面会不会搞出什么6年制5年制本博连读出来

congyun 发表于 5 天前

7年制也没有说降低学术水准,有能力的给7年机会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英国本科3年 硕士1年 博士3年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瑞士本科3年 硕士1.5年 博士3-5年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清华一些本科生都可以达到很多学校博士毕业的论文数量要求呢,我说这个不是想说7年够不够发出足够论文,而是这种风气不太好,太急躁了,不利于学生沉下心来去做难但很有意义的课题。掐指算一下,7年制本博,排除上课和最后半年写论文找工作,沉下心来可以做科研课题的时间只有3年多一点,学生想按期毕业,肯定会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的热点课题,不愿意去试错,不愿意去尝试那些难但很有意义的课题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yz123 于 2025-4-6 00:21 编辑

杨振宁在清华招的博士3年毕业 1981年2月,翟荟出生于安徽省泾县。 1998年,从安徽泾县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 。 2002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2005年,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师从杨振宁教授 。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杨振宁属于那种把读博当成一种经历的,只要你完成了一个课题就毕业,而不是非要发表多少论文才能毕业

congyun 发表于 4 天前

a4633464 发表于 2025-4-6 00:18
清华一些本科生都可以达到很多学校博士毕业的论文数量要求呢,我说这个不是想说7年够不够发出足够论文,而 ...

你理解的大学是 佛学院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一些大子刊的课题,从数据采集到实验,再到投稿,可能就需要1年多的时间,然后审稿返修可能又会有接近一年的时间,这样算下来就是两年多的时间,学生如果想按期毕业,肯定就不愿意做这样的项目了,因为试错和时间成本太高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a4633464 发表于 2025-4-6 00:23
一些大子刊的课题,从数据采集到实验,再到投稿,可能就需要1年多的时间,然后审稿返修可能又会有接近一年 ...

完成了就行,难到非要发论文,我估计杨振宁的博士翟荟读博期间也没有发表论文。丘成桐2年博士毕业,估计博士期间也是一篇小论文没有陈省身就放他毕业了。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yz123 发表于 2025-4-6 00:25
完成了就行,难到非要发论文,我估计杨振宁的博士翟荟读博期间也没有发表论文。丘成桐2年博士毕业,估计 ...

哈哈,你拿这种天才人物举例,那我确实无话可说了,他们确实水平高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yz123 于 2025-4-6 00:32 编辑

a4633464 发表于 2025-4-6 00:27
哈哈,你拿这种天才人物举例,那我确实无话可说了,他们确实水平高
杨振宁的博士翟荟读博期间就发表了一篇pra,3年照样毕业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yz123 发表于 2025-4-6 00:25
完成了就行,难到非要发论文,我估计杨振宁的博士翟荟读博期间也没有发表论文。丘成桐2年博士毕业,估计 ...

这样的制度目前已经在清华实施了,不需要论文就可以毕业,这是为了鼓励学生去试错,敢于去做有挑战性的课题,不在乎是不是发表了

kkkkccpp 发表于 4 天前

博士本来看的就是成果,如果7年博士的成果还不如硕士,那光一个博士的title并没有比同水平硕士强

种花家 发表于 4 天前

博士极速版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a4633464 于 2025-4-6 00:40 编辑

kkkkccpp 发表于 2025-4-6 00:32
博士本来看的就是成果,如果7年博士的成果还不如硕士,那光一个博士的title并没有比同水平硕士强 ...
科学探索是有试错的,并不是所有课题都能发出论文来,有时候一个课题做了三四年,很可能最后的一个结论是,这个路线行不通!这种情况我个人并不觉得是这个学生能力不行的,我始终觉得,一个社会想要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必须要鼓励试错和宽松失败,尤其是高校,要尽量做耐心资本

congyun 发表于 4 天前

既然想做科学探索,那么读博士是必须的吗? 本硕博又是怎么出来的制度,前苏联本科5年制,副博士怎么就没人提? 历史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们多少是拿博士文凭出来的?

天乙贵人 发表于 4 天前

3年本+4年博可以,本科最后一年很多保研的基本在躺平,不过还是觉得8年合适,3年本+5年博。

kuga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kuga 于 2025-4-6 03:44 编辑

黄玉珊(1917.10.15-1987.6.9),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力学专家。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39年7月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硕士学位,194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教授,时年不足23岁,1981年4月创建了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任所长。

bitSky 发表于 4 天前

要看选拔机制,对于优中选优的人就是好的。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bitSky 发表于 2025-4-6 07:19
要看选拔机制,对于优中选优的人就是好的。

是的,只适合极少部分人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天乙贵人 发表于 2025-4-6 03:37
3年本+4年博可以,本科最后一年很多保研的基本在躺平,不过还是觉得8年合适,3年本+5年博。 ...

部分学校把7年制本博拿出来招生,拿学制短来吸引学生报考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a4633464 于 2025-4-6 08:14 编辑

我觉得我国今天需要提高的是博士培养质量,而不是速度,可以允许部分优秀的学生7年甚至6年毕业,但不要把7年学制作为某个项目的普遍性学制要求

不过或许我是错的,搞不好将来一堆7年制博士当选史上最年轻杰青院士了,会证明这个路线是正确的,其他学校也陆续跟进

dakaka 发表于 4 天前

a4633464 发表于 2025-4-6 08:07
我觉得我国今天需要提高的是博士培养质量,而不是速度,可以允许部分优秀的学生7年甚至6年毕业,但不要把7 ...

这种局面大概率会出现,能够当选杰青院士的那些人7年够用了

熊升树 发表于 4 天前

这时长够了

a4633464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a4633464 于 2025-4-6 08:45 编辑

dakaka 发表于 2025-4-6 08:24
这种局面大概率会出现,能够当选杰青院士的那些人7年够用了
让时间来回答吧。鼓励高校改革尝试,十年二十年以后再来看。就目前来说,能在清北复交浙提前毕业的博士很少很少,至少都是9年,如果将来7年制博士在培养质量和人才成长速度上都不输给9年制博士,那我想这个学制可以在各高校都进行推广,包括清北

byhuan 发表于 4 天前

7年还好,就怕招生卷起来给你来个4年5年本博

huoshaling 发表于 4 天前

yz123 发表于 2025-4-6 00:16
英国本科3年 硕士1年 博士3年

那是授课型硕士

天乙贵人 发表于 4 天前

不过有一点,真正的理科(数学+理论物理)大牛,不是靠读博期间的科研训练培养的。

yz123 发表于 4 天前

huoshaling 发表于 2025-4-6 10:09
那是授课型硕士

英国99%都是授课型硕士,博士都没funding更别说硕士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制本博会不会太短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