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3-11-24 09:39 编辑
院系调整后的交大机电学科,是吸收合并了上海地区全部的机电学科的。特别是实力强悍的同济,大同的机电也不弱。
解放前,正经搞工科的学校不多,主要是因为上边顾不上,学校要投入重资产,经济上也不堪重负。所以只有少数有应用场景的学校才能办的起来,比如交通部的交大、背靠兵工署的同济等等。 同济1912年的电工机械科,与交大1908电机学科、1913电气机械科的建立时间基本相当。同济1933年的造船系也是中国最早之一,1933的测量系是中国最早,也是解放前中国唯一的测量系。同济的电工机械科(后拆分为机械系、电机系)非常强,不过老同济的机电学科几乎全面面向兵器制造,是抗战期间参与兵器研制最多的高校,半数校长都和兵工署有直接关系,但在学界出成绩的相对较少。据记载,同济大学工学院尤其是机械系为抗战培养了近千名军工人才,当时中国军工系统像兵工署、21兵工厂、22兵工厂、50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等大型军工企业中从事高层技术和研发人员几乎都出自同济,当时有“十军工,九同济”之说。 同济是解放前教学设备最好的高校之一。据记载,1)1920年7月,远东协会捐赠了价值400万马克的仪器设备等。医科的设备有较大改善,实习工厂在当时国内高校中首屈一指,远非他校所能及(教育部代总长袁希涛信函)。2)1929年6月,建造电气试验室、化学材料试验室、生理学研究馆和中学部教室等,其规模在国内首屈一指。3)1947年,学校买进爱工二厂的全部机器,并争得了教育部拨给的日本赔偿的若干机器和联合国救济总署赠送的机床,使学校的实习工厂的各类机器增加到近100部。机器设备数量一时无出其右。 同济工科特别是机电科师资力量雄厚,特别是在抗战前,同济工学院外籍教师占比超2/3,几乎全部为德国博士或特许工程师,这些人在二战时大部分回欧洲了,包括5个德国高校校长、1个AVL创始人(汉.李斯特)、1个德国造船大师。 院系调整前同济机电学科本科校友阵容也堪称豪华:朱家骅(民国“一个半人才”中的那一个)、黄伯樵(交通部长)、舒昌瑜(浇灭了鲁迅“废除汉字”论)、魏时珍(跨界玩数学去了)、沈观宜(跨界玩经济去了,第一代经济学家)、杨继曾(兵工署团长)、张象贤(台湾工学之父)、蔡其恕、彭明经(参与两弹一星)、严庆龄(钱学森盛赞)、汪海粟(南京工学院首任院长)、陶享咸、朱洪元、王守武、吴式枢、王守觉(参与两弹一星)、杨益言(跨界玩文学去了)、俞鸿儒(数学转机械,参与两弹一星)、涂铭旌、陈星弼、刘高联、谢家祺(参与两弹一星)等。造船系有何友声、潘镜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