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20 21:4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11-3 16:222 t3 ~9 l- G$ U& M1 P$ J- U$ Z. Q
lyy校友还是公开了很多重要信息,大家不要唯网大标准跟着别人跑:
- [3 I0 m( N+ z+ F5 ^: W
1 Q1 T. H) n, B9 H5 f# N, R* j7 [7 Y: p( K( _* y
; A/ q. ~. S, i9 I1 k物理学院新进的3个特聘研究员(看论文否很强),其中评上了一个海优>>>学院四青 total 11人。
# \7 z1 G: j) o/ T V; D8 \0 u9 r, x1 Q
另希望乔,严 两位老师尽快上杰青。学校对于物理学院的投入力度还是很大!
6 g* w U1 `7 Q: n( V, y# u: v: c. y: v; E& {
沈C,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海外),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维量子物理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电子强关联效应、二维电子气的介观输运和量子功能器件。近年来,在转角电子体系的拓展、电子关联演生物态、电子结构的能谱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代表性成果。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Physics, Nature Materials等,并被Nature Materials News&Views栏目专题评价报道。曾入选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以及中国真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 s9 n; I& n4 q$ b/ F( D) o3 [7 \# h, c; J9 h; q& V0 z, M
% c; H5 O2 A ^/ H( ~) T0 x
苏Y, 2013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11月于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至2024年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德克萨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9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任特聘研究员。 ( X. H, k" J/ j% n. m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莫尔超晶格材料中关联拓扑绝缘体的电流调控机制、晶格结构重构对电子结构影响、超导配对的对称性、激子绝缘体和莫尔激子等;(2)利用石墨烯谷间杂质散射导致的量子相干效应和应变产生的等效规范势,分别实现了石墨烯谷自由度的探测和调控;(3)率先预言各向异性量子磁体中稳定希格斯模的存在,并且提出了外尔磁子的手性反常效应和实现方法。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4篇)、Nature Physics(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 篇)等。4 |1 B2 T" R& Y& T* U( ]
9 {8 L( V* a% b7 x
李M,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之后进入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做博士后,2024年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唯象理论模型,研究铁电/多铁材料中的铁电起源、翻转机制、相变理论与新奇性质,并探索在先进存储器中的潜在应用。近些年,在量子共振隧穿、带电畴壁稳定与精准调控、界面工程学、新型铁电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代表性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