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4-3-9 09:12 编辑 / c6 }+ j1 ~- \9 M- d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4-3-8 22:46
0 Y7 \ x8 a- \; U9 D+ C电子学院引进的“战略科学家”,大概率就是这位老哥。。。, D& l( D8 c6 e3 @
( A9 V. v# \, D4 \" v5 Q* c0 s5 |! i% C( n2 ?6 I
7 `6 l3 N0 B# I2 _吴是程SJ 博士老板之一 (感觉泥电也可以把洪老板双聘一下嘛)。- D3 p- N4 y# W6 d
泥电电子学院协同成都市高新区引进的“战略科学家/国际顶尖学者”,大概率就是这位老哥。。
, q8 @5 N2 \7 r/ L& _
8 Y D6 r. l# O' e) fSo, 电子学科四个二级学科均具备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 \4 R! b1 T9 `6 K; x
信息材料:邓+张(杨)电磁材料,磁电材料,重器
% P; ^, s& n6 B3 X物理电子:刘老开创的团队,传统+前沿人才济济,重器
; ]0 N3 ?: b# j# x2 |电磁场/电路:战略老哥+胡校+程SJ(估计能上JQ了)/樊,进入第一梯队( I. [( F8 Z/ V9 z* s
8 E5 Q4 _% x6 R1 W7 h# s. z5 R1 j. x, z4 P$ f: k
W.K,1962年12月生于溧阳竹箦镇。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和1987年10月获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光电子及微波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 Z3 k% G T% i8 l3 \. Q1988-1992年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担任研究员。现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加拿大射频和毫米波工程资深讲座教授,我国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
' I, h2 t( b- x; e2001年被选为国际电子和电气工程协会院士。2002年3月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06年被聘为加拿大皇家工程院和科学院两院院士,成为目前加拿大两院中最年轻的院士。 : X+ X9 p, x3 d$ |! H
吴柯教授现担任他所创立和新建成的加拿大国家射频和微波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世界著名的Poly-Grames研究中心主任。
1 F% z3 H; Q- Z& f" @! T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合和单片多层基片集成电路和天线;用于解决导波问题的新型场理论和设计模型;行波光电器件和加载光纤射频系统;高频智能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毫米波空间功率合成和准光技术的研究;多功能软件雷达和无线射频接收机的开发和应用等技术,在微波理论和技术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杰出成就。
" ?6 Q$ E9 [0 B4 K2002年,成为世界上IEEEMTT-S杰出青年工程师奖的第一位获得者,以及获亚太微波奖,国际无线电联盟青年科学家奖,Urgel-Archambault奖(法国和加拿大科学进步协会在工程领域最高奖)等奖项。2004年成为IEEECanada所颁发的Fessenden奖的获得者。 5 v- R( R3 |2 Y* o/ Z/ ], z& _( \
拥有16项重大发明,率先提出了平面与非平面波导集成化—基片集成电路(SIC)的全新概念。" X7 Y% g% I- u& T1 Q
0 f+ T6 i/ M/ U$ W
。。。。。。
" r( L( H" `& Q程SJ到东南大学后,等待他的是两位“大牛”导师:一位是专业造诣极强的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洪伟,一位是学术敏感度极高的加拿大两院院士吴柯。与两位IEEE Fellow相识,让这位初出茅庐的80后学术新人感到幸运至极。. y- i% c+ @4 ?3 e% O
) V9 D# n6 ?, s0 K
吴柯教授常年在国外,洪伟教授学术工作繁忙,程SJ并没有多少时间跟随在两位导师身边,这让他感到有些茫然。他开始试图自己寻找方向,执着的信念使得前行的方向日渐明朗。% F- a% W. W9 V
* \% N) P1 ^$ A; B! R5 J
本世纪初,吴柯教授率先提出了基片集成电路(SIC)的全新概念,在这样一个全新领域,程SJ终于找到了自己闪光的价值。
2 ^" M* q" y6 |与洪伟教授商量后,他们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基片集成技术去做多波束天线。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师生的默契合作,一系列关于基片集成电路和天线的论文、发明专利得到了学界的认可。程钰间的博士论文《基片集成波导多波束阵列天线的研究》被评为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x" z& y# o+ Y/ m
9 {3 @( J' U/ S2 H% s
5 S, e# G% m: p8 e# T
# ?5 O3 ?' W" s0 L" T
/ f6 S2 ?; H h2 z& v- F3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