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以下简称“车辆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出版社”)、清华大学科研院(以下简称“科研院”)与爱思唯尔(Elsevier)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北京社会科学主编论坛—2025 China Beijing Social Science Editors Forum”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社科领域、经济管理领域及交叉学科领域100余位知名学者、期刊编辑及出版界领军人物,共探学术传播生态的转型升级新路径。
出席本次论坛的有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爱思唯尔(Elsevier)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期刊高级副总裁Louise Curti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编辑出版部主任刘灿,清华大学科研院科技成果与奖励办公室主任孟宪飞,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期刊中心主任石磊,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联合主编),经管学院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International Journalof Knowledge Management主编),车辆学院副院长郝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编委),社科学院副书记戎柯(Long Range Planning副主编),新闻学院副书记蒋俏蕾(Technology in Society副主编),公管学院副院长高宇宁(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主编),公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亚华(World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主编),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总监Joe d’Angelo、出版总监Yu Zhu、全球期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孙岩、国际期刊中国市场总监邹婷婷、出版人蒋楚杰、胡晓阳、赵洋、滕寒歌、连想,刘颖异等。此外,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近100位主编、副主编及期刊编辑部成员也积极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由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主编、欧洲科学院院士、车辆学院曲小波教授主持,车辆学院王凯副教授担任会议主席。
杨斌在致辞中指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出与传播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学术出版作为知识传播的桥梁,在提升科研影响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高度评价了爱思唯尔(Elsevier)在推动学术交流方面的专业贡献,并表示清华期待通过与世界一流出版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科研成果高效传播机制。双方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学术出版新标杆,为全球知识共享与科学进步注入新动能。
Louise Curtis在致辞中对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科研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同时对合作期刊Communication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去年成功入选SCIE/SSCI并荣登学科榜首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中国是爱思唯尔(Elsevier)社会科学期刊研究产出的重要贡献者,强调了此次论坛旨在促进编辑间的交流与反馈,以更好地满足中国科研群体的需求。论坛将聚焦社会科学领域,探讨该领域的独特需求和创新方向,旨在通过各方合作推动高质量研究的出版。
曲小波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嘉宾和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交流与协作对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学术期刊作为知识共享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在重塑学术传播格局,而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次论坛将重点研讨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革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出版流程等关键议题,通过理念碰撞与实践经验交流,共同探索学术传播生态的转型升级路径。
随后,爱思唯尔(Elsevier)高级副总裁Louise Curtis、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总监Joe d’ Angelo、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人蒋楚杰及清华大学曲小波教授分别以“Introduction to STM Journals at Elsevier(爱思唯尔科学、技术与医学(STM)期刊概览)”、“Innovation in journal publishing at Elsevier(爱思唯尔期刊出版的创新实践)”、“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 in scientific writing and scholarly publishing(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赋能科学写作与学术出版)”、“How to develop a new journal?(如何培育一本新期刊)”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主题演讲中,Louise Curtis高级副总裁阐述了爱思唯尔“携手推动人类进步”的核心使命,并基于当前学术生态挑战提出了未来战略路径。Joe d’Angelo出版总监对爱思唯尔社会科学板块的全球布局进行了全面分析,印证其作为学术出版领军者的服务效能与战略价值。蒋楚杰女士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科学写作与学术出版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前沿技术如何赋能学术传播。曲小波教授则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见解,分享了期刊品牌建设与基于AI的国际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中国为第一大科技论文的发表国,但在编辑和主编的职位上,中国人的数量却远低于我们发表论文的比例。与此相对应的是,来自中国的论文被直接拒稿的比率显著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一反差引发与会者对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热议。
论坛特设“Innovation(创新)”、“AI(人工智能)”“Creating Impact(创造影响力)”三大专题讨论环节,专家学者就开放获取模式、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智能出版技术研发等展开交锋。在开放互动环节,爱思唯尔高层与期刊主编团队直面青年学者关切,详解“如何成为期刊主编”“科研生涯规划”等实际问题,现场互动热烈。
会议最后的“开放互动环节”由王凯副教授主持,爱思唯尔高层与期刊主编组成了专家团队与会者以“问与答”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专家们回应了与会者提问的热点问题,并详解了“如何成为期刊主编”及“对年轻研究人员建议”等问题,现场气氛热烈,为本次论坛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本次论坛通过案例分享与技术展望,为中外学术出版界搭建了高效对话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全球协作。未来,清华大学与爱思唯尔将深化在智能出版、数据共享等领域的合作,助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