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wszgr

★★★★★新武大、新工科、新征程step by step★★★★★

  [复制链接]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9 15:34 编辑
( D3 I* D& i6 u8 H) W/ }/ w9 @# y4 E. D& D2 G) c' P9 Z
那扇敞开的门——怀念老校长刘道玉
# ]+ P0 g0 b- m5 q! o9 o; r9 G) {/ G. r; {5 H
(作者李国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分别获武汉大学生物系学士,硕士和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 g2 f" ?  `& S6 c3 N- x
来源/饶议科学/ T8 v$ r/ |5 L7 y5 @
: d) u+ x3 W4 X: L0 O+ Y/ ?5 `" }
惊闻刘道玉老校长与世长辞,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在那个夏日的午后,那扇敞开的办公室大门,那位慈祥而果断的校长,那张改变我人生轨迹的批条,还有那沉甸甸的100美元,瞬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泪水不禁模糊了视线。1 p' U* K8 T: v# W; r  w

+ M% H* Z" a+ T) w/ K8 D那是1985年初夏,我刚硕士毕业留校任教,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申请并收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的录取通知书。这对于一个年轻学子而言,无疑是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新世界大门。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寒冰冻结——武大外事处的答复冰冷而坚决:刚留校的教师,按规定不能出国。/ x5 P7 b4 f" h% R/ P: c; ?

- I& w/ v" P6 F  |: J$ _+ U“规定”二字,像一堵高墙,将我所有的希望隔绝在外。我奔走、沟通、恳求,却一次次碰壁。在近乎绝望之际,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冒了出来:去找刘道玉校长!在当时的想象中,一位大学校长的办公室定然门禁森严,需要层层通报。我一个刚毕业的年轻教员,何德何能可以直接面见校长?* \# b+ {+ K% u
& T' T2 p$ V7 T7 p/ L  \4 V  S7 X6 q
2017 年 77 级高考 40 周年返校与刘校长握手合影。就是这双手,三十多年前曾在便笺上为我写下改变命运的批条;就是这双手,曾温暖有力地握过一个惶恐青年的手,给了他闯荡世界的勇气。如今,这双手依然温暖,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3 m1 v  c7 l2 L. G

. c) h# z/ B& k/ G, [* L& }, m但除了“死马当活马医”,我已别无选择。我怀着志忑不安的心情走向他的办公室。接下来的一幕,让我终生难忘。
' m( I5 w9 K( `/ ?
" c2 P: |! B" a: |他的办公室大门,就那么敞开着。
6 L3 c3 P& k& y/ c" ~$ L& S
2 c. z4 @) k1 m/ a7 Q1 x7 G没有秘书盘问,没有预约阻拦,我就像走进一位普通老师的书房一样,径直走到了他的办公桌前。他正伏案工作,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我紧张地自我介绍,他立刻站起身,微笑着与我握手。那温暖有力的握手,瞬间抚平了我大半的惶恐。
; \4 X7 |' w9 h! o( q8 E" M( t2 ?! Z8 X# ?7 [. O
我简短叙述了我的困境:拿到了offer,却被规定所阻,梦想眼看就要搁浅。我原本准备的长篇大论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刘校长便立刻明白了。他没有丝毫的官僚套话,没有说“研究研究”,而是目光炯炯地看着我,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好事!年轻人就是要出去闯荡,向先进国家学*新技术新理论。”  D# C# D& e; @: n* ^8 s( p9 u

, f9 ]2 [2 ]5 t; u) F3 \这句话,像一道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所有的阴霾。
6 _, e! T" f& j* T# d& k, T/ O( @% i7 c7 t$ S, x- W
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随即拿起笔,在一张便笺上写下批示,要求外事处尽快协助我办理出国手续。事情在几分钟内就得到了解决。然而,他的关怀并未止步于此。他温和地问我:“出国的手续费、刚开始的生活,有没有困难?”我一时语塞。他见状,马上拿起电话给校财务处打电话,让他们借我100美元以备在美急用。
, f" u/ j1 P/ \* i, d8 v6 e' G- U) B  c- _* ?
100美元,在1985年几乎是一笔“巨款”,更承载着一位长者对后辈沉甸甸的关怀与信任。当我接过那相当于800多人民币的钞票时,手在微微颤抖——那之前,我从未拥有过这么多钱!心中翻涌着感激、震撼与无以名状的动力。( ^. a" K2 K4 G

0 M9 d+ N4 f' d/ v  A6 ^正因为刘校长这力排众议的批条和雪中送炭的资助,我于1985年8月顺利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走上了生物化学研究的道路。后来我才知道,在当时的武大,有我这样经历的学生远不止一个。刘校长用他开明的思想和果敢的行动,为无数渴望看世界的武大学子,推开了一扇扇紧闭的大门。
' M/ W& ]+ I2 {7 z/ D/ y; G# p$ O# i8 ?- E* F& N
刘道玉校长,他不仅仅是武汉大学的校长,他更是我们学生的校长。他的办公室大门永远向学生敞开,他的心始终与学生的梦想和急难紧密相连。在那个思想仍在逐步解放的年代,他以非凡的勇气和远见,践行着“教育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 q9 T1 m( X! Z/ G/ \; C% X/ y/ a

% `9 O3 |& a3 a! X3 s, u5 o如今,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那扇敞开的大门,那句“这是好事”的鼓励,那100美元的温暖,早已融入我们这批学子的血脉,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8 k0 Z9 W5 D  M3 E1 Q
2 B; ]; V. X) {4 l; l
敬爱的刘校长,请您安息。您播下的种子,早已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您永远是武大学子心中,那位最可亲、最可敬的“老校长”。
$ q- @. S$ r6 `6 U6 B, W# ?2 U& E* r( Y; [* o; E0 A

0 p' A- B# C) H# ~! w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1 07:22 编辑
2 M2 p. t5 y9 V% T# N, n" ~
( w/ l1 V$ f) B' C& w我武网络安全在国内颇有一席之地
, z" e1 F; H! ?0 c8 B'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主播,武大出品
2 _% d$ {  t8 H. E$ F
1 i3 ~! m0 x" x*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级战友

Rank: 4

43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szgr 发表于 2025-11-9 21:16
+ |0 N0 B7 r3 T, r& W% j央视主播,武大出品
8 Z4 T1 Y/ R  y0 \9 z" _0 Z
面相不错,有希望主持新闻联播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0 10:26 编辑
5 z" k0 a7 h- W% i/ g8 X  H$ o( A' A  P% c
“华为杯”第七届研电赛AI赛道,国防科大直接杀疯——全赛道拿一等奖!这是唯一做到的团队,就问还有谁?
  V: @. ?9 }! l' P
( b! b, {4 `! ?, }. i哈工程也没输,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拿奖拿到手软,跟浙大并列一等奖榜首。
2 k9 H3 F0 E( G3 _) O. U8 @1 Q0 d) ]: M
看这榜单:浙大5个一等奖但二等奖少,国科大虽一等奖4个,但“全赛道制霸”的牌面直接拉满。海大、武大也跟上节奏,西安理工、上海理工等校也攥了不少奖。  X, n7 w6 x/ M8 U) P
* a6 }9 r9 r2 H' _" B& g
这波高校AI实力Battle,国防科大直接站在顶端,哈工程和浙大紧随其后,妥妥的神仙打架!/ u' v4 |& i( k1 [, Q
, w! M. h+ ?' Q;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日报讯(记者冯袁玥、通讯员丁硕、杨成武)11月8日至10日,“江城杯”第11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11月9日上午,大赛配套主题论坛——智创未来·机器人赋能产业与科教新生态论坛在武汉大学雷军科技楼报告厅拉开帷幕,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及师生代表300余人,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在产业升级与科教融合中的前沿趋势与发展路径。& i/ Z; ?  i6 R2 O2 |+ K; x
" G$ E6 X% n) M7 `, v

$ ^* Y( }' o( _8 k3 _  g6 _论坛在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执行院长肖晓晖教授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肖晓晖指出,机器人技术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深度融入智能制造、社会服务与教育教学等多个场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
" H; g6 {) w( {4 z- h  b$ {- Q0 O( A0 ]% I5 S
今年7月,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致力于打造跨学科交叉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湖北建设“三高地、两基地”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学院有283名学生,包括首批95名机器人专业学生和187名原智能机器人实验班学生,此外还有117名自动化专业学生即将转入。
" |: O$ z8 B6 R# Y2 c2 D+ \: G( Y5 D) {- W2 G$ f: N% P

( ]7 T  }8 S' m6 y% X在全国范围内,武汉大学是少数设立独立机器人学院的高校之一,大多数高校的机器人专业仍隶属于机械、自动化或计算机学院。“学院整合了动力机械、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的师资力量,在产学研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刘胜院士团队研发的‘天问’人形机器人在足部运动控制与手部操作等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已在孝感实现一定程度量产。”肖晓晖介绍。5 B. K) N! Y& a

  M; f3 n4 \1 P6 p$ t& {. j. h5 O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正在建设“数智教育通关实验室”,通过阶梯式任务设计,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肖晓晖谈到:“放在以前,每一个关卡都涉及不同学科、不同课程,想要做这样一个实验室困难很大,而现在一个学院把培养方案打通,按照张平文校长提出的企业出题、联合指导、学生通关、社会认可的模式,提升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 j4 l1 q% S  ?- x- _3 |) C

$ ]& K- [% g: }' b+ \  u紧接着,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秘书长阮乐成深入剖析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的挑战与机遇。他谈到武汉机器人发展明确以“以用为导向”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聚焦打通机器人走向应用场景的“最后一公里”。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设置23个场景,覆盖工业、医疗、药房、便利店、居家康养等广泛领域,部分如倒水、擦桌等家庭辅助场景已取得显著进展。
4 U0 j; o3 h0 P8 L: y; A( v
6 G, x0 L: g5 n; Q( C% {( N! f% L2 ~5 d
在论坛政策宣讲环节,江夏区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区域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举措,当地也拿出更多“真金白银”,进一步聚焦“抢赛道、强协同、优结构”,修订形成“科创33条”。对于高技术、高成长的项目给予8000万元的创投支持;对每个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给予1500万元的经费支持,以更积极的政策广纳贤才。
/ h9 \) J  B* M4 n" O# N2 X, V6 Z- v! }, |- e4 \9 V
当日下午,“就在武汉、创赢未来”2025年秋季武汉市系列招聘活动也来到武汉大学,1700个优质岗位虚位以待。11月10日,大赛将举行颁奖仪式,入围“江城杯”大赛决赛的200支团队、600余名研究生将决出冠亚季军。
; Z& P" }0 f! ]' g! R8 q3 S& C. _! ~4 f- o. L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szgr 发表于 2025-11-10 17:24
1 ?! z% V- V; A' w4 o湖北日报讯(记者冯袁玥、通讯员丁硕、杨成武)11月8日至10日,“江城杯”第11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 ...
- |/ d' ^' p0 L$ d/ ^: r
187名智能机器人实验班学生——————————————————————这是哪个院的?动机?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军国业正式落户武大科技园青菱创新产业基地
8 o  _% T6 }8 ^, u- z1 ?* m! D2025-11-10
9 N: R+ q- {1 W& h; o5 }. t! H
) g  t+ z9 U6 z, H/ b企业与市场网讯:据洪山大学之城消息,11月9日,中军国业低空经济(湖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军国业)正式落户青菱都市工业园武大科技园青菱创新产业基地。当天,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低空产业推介会暨低空经济共享展厅开放活动同步举行,省内部分县(市、区)政府代表、高校专家学者及10余家低空经济头部企业作推介。$ o% h) g; J, u' `% d
% A4 @- @" v) ~: E) V
中军国业集低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开发、运营服务、高级人才培训于一体,以“科技赋能低空经济,创新驱动智慧未来”为使命,聚焦低空飞行器研发、智能控制、空域管理三大核心技术,为城市治理、物流配送、文旅娱乐、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D+ q: D  T4 V1 K0 g4 [! u
: K0 {7 X7 N$ L
武汉洪山区副区长袁永康出席活动并致辞,诚邀广大企业、客商共享市场机遇、共建产业集群、共赢美好未来,洪山区将统筹全方位要素、整合各方面资源,进一步强化人才、金融等政策支持,拿出最好的服务、最高的礼遇、最优的环境,着力营造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
# }! ^) x1 t1 q5 W) ?! @  H  _+ \* D  l3 D4 X3 u! A5 x
活动现场,青菱都市工业园与中军国业签署合作协议,企业落地后将进一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青菱片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集群优势,助力区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创始人李仁府教授向低空共享展厅捐赠双倾转旋翼evtol模型。
1 U" {* z! v: d( Z; R; V9 [( n9 c2 \+ Y: R0 g% {
青菱都市工业园地处洪山区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域,依托丰富开阔的空域条件、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高校密集的智力资源,已成为低空经济企业布局华中地区的战略要地。1 v9 M/ |" a, E+ H+ [

  n6 B. F1 A0 W园区围绕“1+4+1”的总体目标,正在建设总面积约17.31公顷的航空营地,将集成展示、文旅、试飞、培训等多元功能,为企业提供丰富的技术测试与应用场景。
  w' I9 g5 S2 P  n& @8 j  n6 M4 y, ^" `
4 r: x8 M' P* f( A中军国业从考察选址到最终落地的高效推进,是青菱优质服务效能和高质量发展空间的印证,也展现了青菱都市工业园加快优质企业落户发展、持续深化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决心。
! a% T* z- X9 x$ N/ C; ^3 c, D. c' I( D# z% n. e5 E  \  ?
“中军国业的成功落户,是园区实施精准招商、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成果。”青菱都市工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青菱都市工业园“专班+专组+专员”服务体系,通过专班统筹、专组攻坚、专员联络的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平台。0 V8 {. ^5 U9 \. c& |. D) f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szgr 发表于 2025-11-10 19:51" f! U1 ~& ^; F7 u! W9 J
中军国业正式落户武大科技园青菱创新产业基地
4 S3 [: [+ v7 h& |" a+ @2025-11-10
9 }# H0 N: q9 j4 O+ |4 ^
聚集效应开始产生。。。。。。。。。。。。。。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0 21:04 编辑 ' i5 [5 ^+ u) D: m
: L5 a( j" b% E
张永军教授主持项目荣获2025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h5 F9 m4 E+ ?
( m& U1 g. G9 n. |- n
11月6日,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开幕。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永军教授牵头,刘欣怡、张祖勋、魏东、姚永祥、万一等共同参与完成的项目“多源遥感数据实景三维建模关键技术及应用”被授予2025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
/ |+ e# q* I+ `; A+ c: S- {
1 ]! f. u0 t8 {2 e( S2 Z: z  u

项目汇聚了武汉大学、重庆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瞰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八家优势单位,包括实景三维省市级建设牵头单位、顶尖高校、头部企业、行业用户,形成涵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生产应用的联合攻关团队。


$ T- T( p3 E6 P1 g

项目团队围绕多源遥感数据实景三维建模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开展了十余年持续攻关,首创激光点云与影像线云联合实景三维建模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解决了“高精几何处理、高效场景生产、自动实体建模”三大技术痛点,研制了可全自动生产地理场景模型及LoD2级地理实体模型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系统,服务全国90%的省市级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任务。

3 b' [* e( d! j

项目攻克了天空地多源遥感数据的多特征精确几何处理技术,突破了百万幅量级多视影像的高精度全自动处理瓶颈,首创广义摄影测量框架下的大范围激光点云-卫星/航空影像精确配准技术,实现百万幅量级倾斜影像空三“一遍过”,点云与倾斜影像全自动配准首次满足厘米级精度建模要求。创新了点线面融合约束的高精度地理场景快速建模技术,革新激光点云-影像线云联合约束的三维建模机制,融合全景视频实现了动静态一体化真实化实时渲染。首创了语义与拓扑耦合的精细化地理实体自动建模技术,提出语义感知-结构特征联合约束的地理实体结构化建模与智能纹理映射方法,攻克了“语义干扰-结构缺失-纹理失真”耦合性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实现LoD2级三维建模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可用的跨越。研制出我国首套自主产权的LoD2级实景三维自动建模软件系统,创新搭建国产信创分布式协同作业平台,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完全自主可控,彻底消除了敏感地理信息外流等数据安全风险。

6 O, _/ @; P9 i/ |5 s

项目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1项、美国专利1项、软著32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经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研发的软件系统累计销售超2万套,广泛应用于湖南、河北、青海、重庆、青岛、香港等省市的实景三维建设,以及数字中国、国防应急、生态文化等领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 Z: G: N2 {* B
* ~9 [0 F* _( a1 ?- u

5 G" h; A$ s: D4 Y" T2 y: y6 ^9 H

高级战友

Rank: 4

862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止目前,张永军已经牵头一项科二,3项学会特等奖(其中一项已转化成国奖,另外两项待转化),等另外两项学会特等奖转化成国奖,院士概率很大,他才刚50出头,应该等得到。之前某狂人说张要是比杨先当选,他死全家,真是可笑。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0 22:59 编辑
8 m" W0 P: U: ~9 F) @7 M- ]# {# y; x( J7 `5 E
武大土木生杀疯了!做游戏瓜分130万奖金,冷门赛道杀出血路
- |% M8 u3 U3 @/ s2 ~& @9 Y% w4 M: `' ~

: f) f! }& r: p0 X: w. p2 K武大土木生跨界做游戏《过热》斩获全球高校金奖,130万奖金背后是冷门赛道的极致探索。他们用工程思维颠覆游戏设计,证明跨界不是瞎跨,而是将专业优势与热爱结合。腾讯大赛十年孵化无数创意,提醒我们:多元时代,任何爱好都可能成为事业突破口。" D6 _. Y& `9 w4 O" v4 e' X5 c
5 x  D; R- b8 u4 j

武汉一土木专业的大学生,不好好画图搞结构,愣是带着团队做游戏,把130万奖金给瓜分了!武大这5个“不务正业”的学生,拿个游戏金奖跟玩似的,这操作把人看傻了。


& w4 S% ^; M' V% ?

事儿是这样的,全球游戏创作大赛在武汉收官,南加大、上海交大的团队都拿了奖,可最炸的还是武大这伙人。他们做的《过热》是个“工厂肉鸽”游戏,玩法小众到没边,偏偏就拿下全球高校赛道金奖,把奖金揣兜里了。

, }! ?  e: z% l. j* {( S
5 l9 v7 K& G$ p. M8 }

" ~& q$ f, a. Z/ J5 o7 R: r

更绝的是,这团队主创没一个是游戏专业的,全是土木高材生。课余时间“为爱发电”,愣是把游戏做出来了。那“过热”机制设计得绝,既是考验玩家策略,又像他们团队熬夜爆肝的真实写照,这脑洞不服不行。

6 l& n( I1 a. a/ Y, v

其实游戏圈这种跨界大佬不少。之前有学物理的做独立游戏拿国际奖,还有学文学的搞出爆款剧情。这些人靠着兴趣和钻研,在冷门赛道里杀出血路,把爱好玩成了事业,这才是真牛。


. p0 u' b, W" L% {9 _2 C6 a* z

现在年轻人就业压力大,好多人挤破头进大厂、考公,可武大这伙土木生偏不走寻常路。他们证明了,只要敢折腾、肯钻研,冷门领域照样能发光,赚大钱的路子多着呢。


- c6 _0 c1 y% k( d* R

腾讯这游戏大赛也挺给力,办了十年,奖池一年比一年厚,2025年都飙到323万了。它就像个伯乐,发掘了不少潜力团队,给游戏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推动咱们国产游戏往前冲。


7 _3 l/ L, z  b- B: c: T5 M$ L

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别总盯着热门行业死磕。现在社会多元化,爱好变现的机会多了去了。你看人家土木生做游戏能拿奖,说不定你那点小爱好,也能折腾出大动静。

% S1 Z5 ?  i( n+ j+ ]" s0 f" v

武大团队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必然。他们把专业里的逻辑思维、工程思维用到游戏设计里,把小众玩法做到极致。这告诉我们,跨界不是瞎跨,得把自己的优势和爱好结合起来,才能玩出花样。


; m  N" q1 {( E  _

最后劝那些还在纠结专业和爱好的年轻人,别被专业框死了。武大土木生能靠游戏拿百万奖金,你也能在自己的爱好里闯出一片天。只要敢想敢干,冷门赛道也能变成你的主场,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4 F. X  i) k4 O3 Q, b: T/ v! @7 D; ^
/ C9 T, i8 w* I" f1 ]% L

* p9 c& o" G: R/ U2 w2 ^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1 11:49 编辑 : \5 Y. B' C+ P9 S& I' o+ L

( ~8 [$ Y1 a/ e' U! O5 X: k: N" X: z小米 HyperAI 荣获 “直通乌镇” 全球互联网大赛特等奖
- i/ n2 ~) E5 I
$ ~+ l8 ], ^' T
  P! e/ e* `) z  W" K/ p
小米公司通过其官方渠道宣布,Xiaomi HyperAI 在 “直通乌镇” 全球互联网大赛的智能终端领域中获得了特等奖。这一赛事由国家网信办和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旨在展示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V; ?" {9 t$ A* M. ?4 j
8 V0 V6 @" A5 D0 k+ x
0 o5 T/ ?: U/ O4 V7 z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的1082个项目参与,经过多轮评选,最终只有六个项目获得特等奖。Xiaomi HyperAI 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表现成功脱颖而出。

' p% N5 I# [  \3 {# S; C

Xiaomi HyperAI 是小米集团开发的一款面向人、车、家全生态的智能引擎,作为小米技术战略的核心,展现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进展。该引擎采用了多端算力共享的协同计算架构,同时还部署了端云协同的数据安全体系,确保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基于小米澎湃 OS,Xiaomi HyperAI 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和穿戴设备等多个终端。这一智能引擎能够在出行、健康、智能家居等高频场景中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为用户提供更为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6 B6 ~. d' U1 W* I, R

此次大赛中,除了小米 HyperAI 外,其他获奖项目还包括智元创新 (上海) 科技有限公司的 “开源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灵渠 OS”、北京文远知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 “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华美浩联医疗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的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解决方案”、浙江西图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 “超柔性通用工厂” 以及百望股份有限公司的 “基于通义千问3等多种开源大模型的金融业务智能体”。


' o, T0 r, k- \: S9 J/ X0 q8 L

小米 HyperAI 的获奖,不仅是公司技术创新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 O* M/ j- r* A
# m2 O0 f, J0 k: g( }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3 09:21 编辑 7 m0 q2 [" n9 f' @# L4 E- K9 Z

4 U: w! C2 s, s+ W) `& S1 d3 u杰出成就奖|武汉大学曹余良教授2025-11-07
8 \, W% P# U. {4 J0 P
0 s# V. B2 }4 p3 u
MBC·金锐奖—中国钠电行业杰出成就奖
获得者:曹余良
武汉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 r- p8 |0 F' h7 _
曹余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化,内容涉及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安全性电解液。曾主持了多项国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领域课题、国家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和区域重点项目(1项)。
2 [( d) K; u* O0 T3 V* Q( W
近年来,曹余良教授在Nat. Energy、Nat. Nanotech.、Chem、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他引26000余次,h指数为101,ESI高被引论文23篇,5篇论文被选为ESI 1‰热点论文,连续五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年度“高被引科学家”。
; }* m, [) ^& k0 q" X
2009年,当锂电风头正劲时,曹余良教授悄然开始了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作为国内钠离子电池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曹余良教授提出:“钠电不是为了取代锂电,而是对锂电的平衡与补充,钠电的主要应用领域在于储能。”

  Z4 T- p/ t* M  e4 n  \
面对锂资源价格暴涨、地缘风险加剧,叠加储能市场爆发的国内环境,同时为了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曹余良教授在2022年4月带领团队成立了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珈钠能源”)。

% u. u' e3 z% s5 Q( e
众所周知,储能对电池材料的要求主要是材料资源丰富、寿命长、安全性高等。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有三种技术路线:聚阴离子化合物、层状氧化物和普鲁士蓝白。而从商业化进展和基本原理来看,最有可能接近和实现储能三大需求的,就是聚阴离子材料体系。
所以,从一成立,深耕钠电领域10余载的曹余良教授对珈钠能源的定位和规划就非常清晰,即专注于聚阴离子型正极技术路线和低成本生物质硬碳负极路线,主要产品包括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复合磷酸铁钠正极材料、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和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

! `: T9 V, x% K
珈钠能源刚成立,曹余良教授就带领团队把复合磷酸铁钠材料成功进行小试,确定了磷酸盐聚阴离子产业化、规模化的最优路线,完成了从0到1的关键一步。

0 Q( b# ^' s2 L7 I6 v
企业成立初期,珈钠能源便收获了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小试成功之后,又连续获得光速光合和春华创投等一线机构的投资,并开始进行千吨生产线的设置和规划。截至目前,珈钠能源已收获多轮融资,金额超数亿元。

0 e7 m8 j& M' k3 j% P( n' t
2022年中下旬,珈钠能源开始公斤级产品生产;2023年8月,珈钠能源钠离子电池材料千吨生产线投产,标志着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材料体系规模化,也标志着聚阴离子材料正式进入市场化阶段。

8 e6 n+ z; N& c# G) Y
2024年12月,珈钠能源“10万吨/年钠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成功在自贡高新区投产,项目的顺利投产标志着全球首条自主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万吨产线正式落地投运。

  N1 S2 G" x( E- Z- s
凭借领先的钠电技术和快速的产业布局,珈钠能源迅速占领钠电产业的重要位置。目前,珈钠能源已在深圳、自贡、普洱、武汉、郑州、香港等地布局了研发与生产基地,建立了从原材料合成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 L% L: q/ z* F8 h' ]
如今,搭载珈钠能源产品的钠电池已在两轮车、储能集装箱、通信基站、极地科考等场景稳定运行,循环突破6000次,-40℃容量保持率≥80%。
) E- C: D. J* \" s, ?7 r1 i
此外,曹余良教授还推动珈钠能源与兴储世纪、长盈精密等头部企业共建“钠电创新联合体”,聚焦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BMS等关键环节,实现90%以上原材料国产化。

: b$ }) S  z- M) `6 ?( X7 \0 Y* h
与此同时,曹余良教授牵头起草《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正极材料》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8月,他还被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聘任为“十五五”规划编制特聘专家。

* X. h9 x6 o' c6 e& x
当锂电视野喧嚣,曹余良教授独辟蹊径,点亮钠电微光。“钠电不会取代锂电,而是补充与平衡”,这句在当时略显“孤独”的判断,如今已成为行业共识。十五年如一日,他用“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的产业化路线,写下中国钠电储能的厚度,也让“中国方案”在全球储能版图刻下坐标。

9 O. N) X* A; N. Z
“MBC ·金锐奖”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钠离子电池与材料领域最具权威奖项,为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技术及产品创新引领方向。评选活动旨在表彰和奖励在中国钠电产业商业化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和标杆产品、以及权威杰出人物代表,为行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榜样。
  _: G  ^% W, K- T1 i
此次评选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最终评选出中国钠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行业中具有公信力的优秀企业品牌、创新产品及权威杰出人物代表。

$ J4 k7 ]/ a7 G, l
评选结果将于2025年11月26-28日在苏州召开的MBC 2025(第三届)中国钠电产业年会上进行公布,并举行颁奖典礼,现场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等。望钠电产业链相关企业踊跃参与,为行业添色增彩,为推动新能源行业健康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8 G& D" o0 @/ e+ M1 p
% K0 {8 c. ^( F* l' W' F- ?+ V5 s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代,时任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同志(中)在田间地头,与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后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英国教授(左)以及何之常老师(右)等科研人员一起,视察“光导核不育水稻”大田试验的场景。朱英国院士团队的研究,阐明了光敏核不育水稻的遗传规律和作用机理,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成功培育出系列优良杂交稻组合,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朱英国院士也因此被誉为 “水稻候鸟” ,与袁隆平院士一样,都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功勋科学家。
* |  r% U; S4 z* f4 e, D4 w)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2 11:09 编辑
, W6 z1 z; B& C+ f3 Q! y  G
3 @9 m8 O. ]% ?- I2025年11月8日,在墨西哥举办的第十六届国际小型无人机大赛(IMAV 2025)结果揭晓,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高智教授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Ben M. CHEN院士团队联合组建的 CWT United(C:香港中文大学、W:武汉大学、T:同济大学)团队在室内与室外赛道荣获本届赛事全球“双料冠军”。武汉大学成员包括高智、郭心雨、陈昊天、阳文斌、周志宇、管斌、甄航、王瀚达、金荣河。此外,香港中文大学团队核心成员王家樑博士(领队)、林志鹏博士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均在高智教授团队接受培养,体现了我院在智能无人系统及相关交叉领域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实力。" s* Y: o# N* `% s) D

. E4 Z' e2 d( [4 _. z) \! n8 {. H% w( X( R  F0 ]
国际小型无人机大赛(IMAV)是全球影响力广泛的小型无人机赛事之一,已连续举办16届,旨在推动相关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实用化。本届赛事以“灾害搜救”为主题,围绕室内与室外场景设置两大类任务,吸引了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的四十余只队伍报名参赛。室内赛在“模拟废墟房间”中开展,要求参赛飞行器全自主完成隧道穿越、目标界定、声源定位、物资定点投递及受扰降落等任务,重点考察系统在受限环境中的精准感知与控制能力。室外赛场景覆盖数万平方米区域,包括灾区三维建图、人员搜索、多机协同搬运等任务,对无人机在大范围环境中的稳定性、续航与协同智能提出极高要求。武汉大学团队在上述任务中发挥出色,充分展现了团队在无人机环境感知与建图、自主规划与决策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5 Z' E) N: i" V2 z
6 C0 N$ @+ K, H8 p1 R( m

+ F! E: X, s9 P2 A1 V+ h6 Z/ \高智教授团队长期深耕智能无人系统与遥感智能感知研究,致力于将摄影测量、遥感科学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在地表异常监测、复杂环境自主探索测绘等方向形成了系统的技术积累,并持续面向真实应急场景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本次大赛的优异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4 l. `, [5 s& |

, [" @/ w; a/ z, o- e$ X. J研究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及湖北珞珈实验室专项项目支持下取得的,同时该研究也得到了武大咸宁低空经济研究院赤壁中试谷、武汉光谷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中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展现了摄影测量与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融合的广泛应用前景与价值。: D1 Y) J6 o* b' `; D0 m4 z
# i2 U8 F8 N, R/ f( l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遥感领域期刊与机构发文量分析" H, o& A* s8 G& y2 t
一、期刊背景) Y( Q" m' a9 _2 Q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RSE)是‌遥感与地球观测领域顶级期刊‌,聚焦遥感技术与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属中科院1区TOP期刊,2024年影响因子(IF)为11.1。
) M  @  ]) c* s: f* r3 _2 }) ?6 A- G/ ~: @( e0 {3 Y4 w
二、中国机构近三年RSE发文量TOP10
* P5 b5 |- H. P+ ?排名        机构名称        发文量        世界排名9 v  P+ l4 R6 |/ O4 c  t
1        中科院        240篇        世界第13 y. M0 w/ j2 F, `, @1 i6 {  h6 _
2        武汉大学        89篇        世界第5% f# d0 @9 w' I
3        北京师范        67篇        世界第8. N# C- l; Q2 X" h/ {/ o
4        中山大学        53篇        世界第13
' b' y# ?4 O( u0 r( S& ~0 M5        南京大学        49篇        世界第15
. o0 W- s$ t; o6        北京大学        47篇        世界第16: O' }! w: S; w* z
7        中国地大        41篇        世界第173 L; n8 u( g: W5 `2 j& u# N
8        香港大学        41篇        世界第17# u! |! D, i9 ?0 |! h
9        清华大学        34篇        世界第20& E2 y& \2 }" b( q6 R! P
10        南京信息        32篇        世界第215 h# [$ a1 x/ X5 [
三、中国机构整体表现
2 B3 E0 h( E( p% f9 p8 R在RSE前30名发文机构中,中国占据19席(含香港2席),‌遥感强校全面开花‌;同时,中科院和NASA的RSE发文量“你追我赶”,当前中国机构已实现‌强势领先(约一倍)‌。8 S. o' y% O( c1 e
3 _' D0 J2 Y/ p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SPRS Journal(摄影测量与遥感旗舰期刊)中国机构发文量与领域特色分析
# Q' b6 ?  `- [) P一、期刊定位与中国机构绝对统治* ]& W7 e1 J2 l4 `9 G$ a: ?
ISPRS Journal是‌中科院1区TOP期刊‌,聚焦‌摄影测量、遥感与空间信息科学‌领域,2024年影响因子(IF)为10.6,属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6 ^- M; y: X% y1 H' X* s8 X* M" |( c5 }! P0 V' _1 }( T0 c
中国机构在ISPRS Journal发文量中占据绝对优势,近三年TOP10机构及全球排名如下:
' A1 I+ B, H0 o0 w1 j; m0 P) |2 v/ m
! F! m( |' B& N4 G排名        机构名称        发文量        世界排名
2 O$ }1 f9 [8 {1 |- [1        武汉大学        168篇        世界第1
( _+ T5 Z% \3 S: b7 X; F2        中科院        132篇        世界第2
" [+ j. D( i( D" I& S4 h" w2 m- k3        中国地大        44篇        世界第3
, l! R7 }( L) D: W, F4        中山大学        31篇        世界第4
+ g, V& N! a. B( c" U. O, f$ ]5        自然资源部        30篇        世界第5
) W" C* G1 _! x6 j' [6        香港理工        26篇        世界第7
+ E2 W- O$ B& V; _7        北京师范        25篇        世界第89 A, c! R% S1 W8 r7 C/ d: e
8        南京大学        21篇        世界第12
( i6 }$ u1 i" v" ?% P% l4 i/ F$ D. |) y9        北京大学        21篇        世界第123 |9 f. C& j; B0 _1 q2 q
10        西南交通大学        20篇        世界第14; @4 \9 ?% h& M# k* L5 I6 R! P
4 S/ z8 p3 x4 b( r7 z7 G) @# S
二、中国机构整体优势与领域特色
- d" ?% h; s  h4 K7 U在ISPRS Journal前30名发文机构中,中国占据26席(含香港2席),‌在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占据压倒性优势‌。+ l' ?: D9 V/ l

8 C, i& c  l1 k, X& L/ ^结合RSE(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与ISPRS Journal的综合发文量对比,中国遥感领域呈现‌“绝对统治”态势‌:/ k9 {- ?: O) Z
8 m' J- _% l0 L
中科院系统:RSE + ISPRS Journal总发文量372篇,‌遥遥领先‌;
' i; w3 J2 b3 e6 Z; `9 w9 ^武汉大学:RSE + ISPRS Journal总发文量257篇,‌遥感测绘“王者”‌;
: F+ Q6 ~% n! o' _  c' Y& Z前30名中,中国机构占据23席(含香港2席),进一步巩固领域主导地位。
5 k7 A9 M! ]. r  b1 B9 m% v; |; Z3 f/ ~
三、领域特色:遥感测绘“双子星”
2 w3 q, e+ K, M在学科评估(A+)维度,‌武汉大学(257篇,毫无悬念的世界第一遥感测绘高校)‌与‌中国地质大学(85篇)‌成为遥感测绘领域的标杆,二者在摄影测量、遥感技术与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成果产出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T& F' B' i+ o8 D7 G) }! {/ U$ a; p$ ^( ]7 J1 p$ B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2 22:09 编辑 " w' j& s7 n% A  r2 p

: j- X5 A7 x6 Q$ j
武大集成电路学院与长江存储集团会商共建“长存班”

( k5 _- Y3 i5 r% c8 h' K5 V$ `
     10月15日,长江存储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李楷、人才发展专家徐全雅来我院交流落实人才培养共建等相关事宜,副院长陈婉兰,研究生培养工作负责人雷诚教授,本科生培养工作负责人吴国强教授及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会议,吴国强主持会议。
) B6 P* R0 \9 V. D) B* |+ z7 V0 S7 x$ L8 p5 c+ Z! l% @

         李楷介绍了长江存储集团发展概况,徐全雅重点就我院与长江存储集团合作共建“长存班”的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合作模式、人才需求及人才发展路径等几方面进行了解读和交流。

0 S/ d9 ~3 z( J, H/ u$ |

          雷诚和吴国强分别介绍了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及学校相关人才培养政策。


) Q2 P! s5 I" ^1 m* e

          与会人员围绕双方共建“长存特色班”的可行路径和合作模式进行深入交流,重点就共建“长存班”的实施细节、师资共享、校企联培、共同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人才项目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

) Y, u4 V' J7 Q

           陈婉兰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首先,要强化使命担当,校企共建集成电路学院是武汉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回应,期望与头部企业长江存储的深入合作,共同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其次,要推动深入合作,希望以科研项目合作为牵引,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三,要注重细节落实,期望双方务实踏实,把“长存班”的顶层构想落细落实,建成武汉大学人才培养品牌。

# k9 W0 _9 B0 m( }
: t( P% u6 w- q1 ?
* `' b3 R4 z% ^; p" v' D. n
0 l/ E" Y7 E1 N

7 L2 Z0 {$ ?' ~: T3 L  W* Z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2 22:08 编辑   J$ N7 z) s: c+ K
3 _5 c( f# o. R
武汉大学牵头国际评价标准(GRADE-Check)研究计划书发表2025-11-10
& S  g* p  ]; M/ @

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方法是全球范围内用于评定证据确定性等级和划分医疗保健推荐意见强度的主流体系。全球已有超过 120 个组织认可并采用该方法,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医师学会、在线资源 UpToDate 以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Core GRADE 系列文章已于 2025 年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

9 c4 _2 L4 M! E0 `3 f8 D6 G

尽管 GRADE方法应用广泛,但声称采用该方法的临床实践指南在遵循程度上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靳英辉教授与循证医学创始人及GRADE联合创始人Gordon Guyatt教授共同担任项目主席并成立了国际研究团队将开发一种对 GRADE 方法遵循情况及程度进行评价的工具,命名为 “GRADE-Check”。

% N9 b, G9 G' U7 [" `8 U# y

GRADE-Check用于判断那些声称采用 GRADE 方法的临床实践指南,其实际遵循 GRADE 标准的程度。该评估工具将聚焦 GRADE 方法的核心要素,力求让 GRADE 领域专家与非专家都能清晰应用。GRADE-Check 的开发流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招募专家小组;(2)明确 GRADE-Check 的开发目标、适用范围及条目筛选标准;(3)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小组咨询生成候选条目;(4)专家小组讨论形成初稿及扩展说明手册;(5)用户测试。

" {: e' ?; h& {+ m

GRADE-Check现有指导委员会成员:6人,专家小组成员:22人(含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全球9个国家,分别有美国7人、加拿大6人、西班牙2人、中国2人,英国、瑞士、黎巴嫩、挪威、瑞典各1人,其中含WHO,GRADE Guidance Group、MAGIC等组织代表。


) g# P0 r6 _- E' \1 n( g& u

截止到目前GRADE-Check工作组已经召开了8次工作组会议,确定了9个评价条目,研究仍在进行中。

$ ]& P5 _& X" h3 i2 X6 @1 `

计划书链接:https://bmjopen.bmj.com/content/15/11/e105534.full


6 h+ {" ]0 r, t5 {, H$ q2 E# r% v

& v; n+ Z* h0 X9 s8 Y" O: K& z
2 Y8 k) i. {8 u
" H1 l8 z* n, `3 ~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高引科学家人数排名- F, }$ N1 a! H( p% Y,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大 发表于 2025-11-10 21:432 o$ ~) z# e' O: Q( h8 _7 U
截止目前,张永军已经牵头一项科二,3项学会特等奖(其中一项已转化成国奖,另外两项待转化),等另外两项 ...
* ^; x% K3 A5 b6 a
测绘那边希望今年院士能上1人,现在已经有点人挤人。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统计(本科组)
- G3 F9 \0 c( y! v序号        学校名称        一等奖        二等奖        合计
) G# a( g. A' H- \1        武汉大学        5        7        12
# U+ V5 A5 o6 z$ V7 b2 N) t) H$ |2        华中科大        2        10        12) o3 A  j1 |% y7 m1 l: i
3        青岛理工        2        10        12. o# G% t" d# w8 Y, s: \% z* @3 ~
4        西安电子        2        10        123 z7 d! e  A: M( R7 |, @- }/ N6 l
5        湘潭大学        2        10        12& N% D$ f: L5 _7 X; C
6        武汉理工        6        5        116 v1 ?3 C, ~, s
7        西南交通        5        6        11, s8 s. d# e  @$ n# D& j% P1 A) m) W
8        中国海洋        4        7        11: B4 i; T8 _6 R/ I- s
9        深圳大学        3        8        11
! t9 e' Z3 a* {7 h. R# [2 X10        重庆邮电        2        9        111 h: M4 \- O0 K' T6 B
11        桂林电子        2        9        114 G5 E' J) {9 n
12        西安交大        2        9        11+ h/ L/ y$ ?% o
13        北京航空        4        6        10: i, H0 G) Y  o6 x3 A1 M7 S
14        南京邮电        4        6        10& E/ k7 n9 B; n
15        北京理工        2        8        10; m* z* R9 H* ^# M
16        东北大学        2        8        108 d) F. u+ ]0 s8 ^. e1 F
17        广东工业        2        8        101 I( a4 \9 [2 }
18        华东师范        2        8        10
3 y1 u& [: T% ~) F: C3 O9 l19        厦门大学        2        8        104 A1 \( `- g4 D2 C* |
20        山东大学        2        8        10
, y( N& M# K  o2 T21        陕西科技        1        9        106 |$ @5 r, E. b$ `2 C
22        西南大学        1        9        10
: s; y& U% u2 Z6 l23        南方科技        4        5        9, {, s5 C4 p/ n; |0 {
24        上海交大        4        5        9
$ M& V( x) ?3 R9 y" A25        安徽大学        3        6        9/ l# R! v- T$ f$ f
26        江苏科技        3        6        9
! B, s4 G  G+ S; ^" \8 s! a7 C27        四川大学        3        6        90 a/ e; r+ y+ K( b
28        同济大学        3        6        99 V" g# i5 k" I* i2 `( b/ K
29        北京邮电        2        7        96 Z: B( h0 S" `' v
30        重庆大学        2        7        9, S* g; p: N4 ^5 W/ |
31        大连理工        2        7        94 @: U8 G- a. ]2 P3 ]- m$ z
32        华南理工        2        7        9- d3 z7 b9 f0 _6 ?

2 q, B! h5 U2 \# W8 v# W& g4 N3 |( \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3 13:26 编辑 . n# h. Q2 D8 p; x
' s5 O" d# m( B* L) m! d
武大科创平台落地三亚,将聚焦这些领域→2025-11-11 19:267 g/ w7 t$ M  p3 e8 E5 h

' r) v! p& x7 _8 F* V0 F6 C2 @
11月10日,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依托武汉大学在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研优势,重点围绕海洋科技、生命科学等四大产业,打造集需求对接、概念验证、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海南自贸港产业深度契合。
% c; U" W' k/ i/ o
活动现场,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与入驻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团队签约。 南方+ 黄倩 拍摄
& D" @! J' x6 b8 H8 i/ x
在揭牌仪式上,三亚市政府副市长樊木致辞表示,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的成立,是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实践。他指出,武汉大学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拥有雄厚实力和深厚积淀,尤其在测绘科学与技术、生物学、软件工程等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科技城聚焦的深海科技、南繁种业、空天信息等产业高度契合。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将全力支持分中心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与人才服务保障,携手武汉大学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

  Z& r! u/ e9 u9 Y6 b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伟致辞表示,学校在三亚布局分中心,是实现自贸港政策优势与学校科教人才优势深度融合的战略选择。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将作为武汉大学在海南的展示窗口和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聚焦需求对接、概念验证、企业孵化、科技金融与国际合作,致力于建设成为服务三亚、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创新引擎,支持师生校友创业的重要基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节点。
4 ~. q6 }# q4 v  Y
现场,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分别与入驻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团队、创新场景培育合作伙伴及科创基金合作伙伴签约。
11月10日,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正式落地揭牌。

+ g5 J' @9 P3 ^1 f6 h  n3 |$ G5 k+ J
武汉大学此次布局三亚,是学校贯彻“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理念的关键实践。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将依托武汉大学在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的深厚科研积淀、人才优势,以及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全国性技术转移服务网络资源,重点围绕海洋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数字信息四大产业领域,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与创新场景培育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 s( N& ?! |9 A
据介绍,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的运营将秉持有利于满足国家、社会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有利于三亚市加快产业创新的中试、场景培育和开放及大规模应用的宗旨。
3 F- |' X4 S4 @
未来,双方将以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三亚分中心为纽带,持续深化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合作,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国家战略实施贡献校地协同的创新力量。

6 l6 Y$ P6 h0 U7 G6 S9 Z: s2 U3 w; Y# S9 x6 p
: b) @  f7 n% L* \% @% o, {

  p# m/ C6 u9 t& M, {
& T; j: T1 k4 a; G

, ?2 N* I4 O: v6 J# @
- f: P6 z: f  Z! x; L& s3 b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3 17:44 编辑 % p: `5 Q( C: `

# z4 V- w/ d" I/ _2 O7 A& f( W江夏牵手武大,共建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2025-11-12 10:00. D1 ]7 a* B! [; v+ [

$ A6 J$ O6 p+ m- c( {/ g0 `" o* |6 r
11月10日,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与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江夏概念验证与中试验证平台”,加速科教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转化。
8 S! ~2 D  T* D+ ^2 d0 I# w1 D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基金共建、空间打造、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构建覆盖“项目筛选—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产业化”全链条的科创服务体系,推动武汉大学科技成果在江夏区落地转化,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 @% Y' K% m) Q
江夏区区校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载体、资金、政策等多方面保障措施的落实,助力平台高效运行。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将设立“武汉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江夏分中心”,派驻专业技术经理人团队常驻江夏,开展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招才引智等工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7 K& I' e8 O/ k; e( K
平台将依托武汉大学科技资源与江夏区产业基础,重点推进“自强科创基金”“拓新概验空间”“求是中试基地”三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可复制的科创生态“江夏模式”。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s# L9 f* _: _3 Z. ]" C/ @3 ^4 x" X6 g. c( s
6 \: ?  n5 }) Q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人民医院新发现 小窝蛋白1为偏头痛治疗开辟"降解受体"新路径" D2 D6 U9 ]  ]* U8 g
2025-11-12
1 K$ n" ?9 A$ W& K0 ~, O% M6 U6 H) D0 ]! o/ |( e4 o/ Z
(通讯员 张晓衡)偏头痛,这一困扰全球数亿人的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如今迎来治疗“新路径”。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肖哲曼教授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小窝蛋白1(CAV1)在偏头痛“蜜月期”(妊娠期)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为开发下一代偏头痛治疗策略提供了全新分子靶点和治疗范式。! Z/ \# P/ @. K& k, a* B' \2 R9 R

% n) W6 ?( o7 z! Y) c! h6 c1 @! m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中科院一区权威期刊《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神经炎症杂志,影响因子11.1),第一作者为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周艳杰博士,通讯作者为肖哲曼教授。& V' P' R' O+ R, x( S
, _# I/ U6 x* ^. Z% }
偏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搏动性头痛为核心特征,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偏头痛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排名第三,不仅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损伤风险,还与抑郁、癫痫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健康负担。( U3 e2 V+ Y, v3 j9 ~/ y
  E6 ^2 [9 A% Z+ a: d
尽管近年来CGRP、PACAP等明星治疗靶点的发现,显著提升了偏头痛治疗效果,但临床中仍有约30%的患者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6 j; z) n8 T3 j/ H8 ]4 y5 a: H9 A

4 d( u3 R1 l7 U4 I3 J“这一困境的核心,在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并非单一环节异常。”肖哲曼教授解释,偏头痛发作时不仅会出现CGRP这类致痛物质释放增加,长期病程中还会出现感受CGRP效应的CGRP受体上调。因此,仅靠减少已释放的CGRP或阻断其与受体结合,难以实现全面治疗。而减少CGRP受体数量成为突破治疗瓶颈的关键。; J8 l$ d; A( T; _7 g" y
2 d- [* \% l+ \% b7 e) n3 X1 I. d0 \. q
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一个特殊现象引起了肖哲曼教授团队的关注:妊娠期往往是偏头痛患者的“蜜月期”:妊娠中晚期绝大部分患者的偏头痛发作会明显减少甚至停止,有女性偏头痛患者曾无奈表示,“如果能只怀孕不生孩子,我愿意怀孕一辈子”。这一独特的临床现象,为研究团队提供了重要的“仿生”研究思路。$ R$ Y& D3 y% f4 n( T

& M. [- k* w! s- x通过对偏头痛小鼠模型的深入研究,研究团队有了意外发现:在偏头痛小鼠妊娠期,致痛物质CGRP的水平虽依然很高,但CGRP受体的表达却显著下降。
  q( N6 D2 w% L3 i$ \" W- D/ I* a5 ?/ P( v' P& [* k
“没有足够的受体结合,CGRP就无法产生致痛效应,这很可能是妊娠期偏头痛缓解的核心原因。”周艳杰博士介绍,基于这一发现,团队进一步通过分子筛选,锁定了在CGRP受体降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心分子”——小窝蛋白1(CAV1)。0 J6 _+ |, C  ?+ V
, G# G" P* w- g' {; H9 {
5 ]* t3 l% J8 @/ s+ ?- r0 M
研究证实,小窝蛋白1(CAV1)能够直接结合CGRP受体的核心亚基CLR,并主动促进其降解,从源头上抑制功能性CGRP受体的形成。与现有仅阻断配体-受体结合的治疗方式不同,小窝蛋白1(CAV1)实现了对CGRP信号通路的“根本性调控”,为偏头痛治疗提供了全新作用机制。
! n6 v% l+ J2 H5 |, c6 A( O+ S+ b* c+ |! A* j
这一新机制的临床转化价值尤为突出。一方面,小窝蛋白1(CAV1)介导的CLR降解机制,可通过降解多余的CGRP受体形成全新治疗方式,精准解决部分患者对现有治疗不敏感的问题;另一方面,小窝蛋白1(CAV1)本身具备抗炎特性,其调控可同步抑制ERK/CREB信号通路及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形成“降解受体+抗炎”的双重干预效应,为开发作用更全面、耐受性更优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g) W6 _% Q+ g6 s7 `
% g0 i9 ~: z1 U- V
“医生立足临床现象开展科学研究,往往具有天然的‘仿生’优势。”肖哲曼教授表示,此次发现不仅为偏头痛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更在临床转化中展现出推动治疗范式从“阻断”向“降解”转变的巨大潜力。该研究为偏头痛的精准干预与创新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未来有望为那些对现有治疗反应不佳的偏头痛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 L0 D6 J% s) d0 {. H: \) |
) K: A. C2 K" u! F( K! Y( Y2 f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北斗芯片上台湾节目
  G( I( Z2 ^5 H7 Y8 v$ x- S8 ?4 K$ i1 ^: u
6 t4 v7 ^+ A  _5 G0 E: V
1 x$ h0 t5 i  ]' ?+ D+ m* 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szgr 于 2025-11-14 06:46 编辑 ! x, k. Q& T: x- B* i3 u

  S% w. T- N5 R0 J; G. m/ F5 @9 u5 T昨天信息学部7,8,9,10舍换空调,都是小米,是不是雷总捐的呢?
3 t5 V/ A0 D3 O2 e5 b1 o& 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未关注公众号会员1

18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wszgr 发表于 2025-11-9 15:329 r( g$ n9 h. L  s8 K
那扇敞开的门——怀念老校长刘道玉
9 S! @. L8 T; l8 J1 e8 \+ H9 C$ I
! r, S! W) W; T4 L* e  {(作者李国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分 ...
0 b: {3 H- K0 u& T
学长,你应该来武大任教,报答恩情

赞助会员

Rank: 4

27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跨学科碰撞智慧火花 武大 “人文社科 + 医学” 沙龙助力学术创新
- V8 ^, V. s8 e4 n$ P* ^4 U9 {' U5 S
1 E  j7 h  I; g# x$ q9 d
2025 年 11 月 13 日下午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联合主办的 “人文社科 + 医学” 跨学科沙龙在武汉大学人文社科楼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作为 2025 武大学术服务月核心活动,以 “交叉融合 数智赋能青年兴研” 为主题,搭建起人文社科与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桥梁。武汉5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场沙龙。
8 k* I5 N4 X) Y3 q
) l+ f( P- p/ K* P6 r3 m: j2 f, e) I8 D/ w
沙龙伊始,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服务处处长邢涛发表致辞。他强调,人文社科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是应对复杂健康挑战、推动学术创新的关键路径,希望通过本次沙龙促进不同领域学者的思想碰撞,催生更多跨界研究成果,为青年学者搭建合作共赢的学术平台。
0 \5 _1 i- ?3 c" b7 k  R
' A' p4 v8 h9 z0 d. |. L& s( y7 M: i3 K) V: K
沙龙由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魏蕾教授主持。她介绍本次沙龙聚焦智慧慢病管理、脑机接口与法律法规两个主题,设置 6 场主旨报告,涵盖人工智能医疗、慢病管理、神经科学、伦理治理等多个前沿交叉领域。武汉市中心医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医师丁胜带来 “医防融合推动区域慢病管理初探” 报告,分享智慧血糖家庭、社区、医院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等实践经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魏立佳教授聚焦 “人工智能 + 医疗决策的随机对照实验”,展现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7 f6 W& C  B3 V, D' @8 t+ Z" s; x# ]& G- ^8 P; y$ y0 i
医学领域专家深耕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梅龙教授解析 “母爱与虐婴行为的神经机制”,其研究运用光遗传学等多种先进技术,为理解亲代育幼行为及控制提供了神经生物学视角;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宋晋探讨 “肠道微生态与心理健康”,揭示身心健康关联的新维度。
1 E; ^( |" K, ?0 _& w, C
+ H" L, T8 ^1 k& [: s* j人文社科领域学者则关注技术应用的伦理与管理,法学院张红教授的研究团队围绕 “脑机接口技术的伦理治理”,从法律视角剖析科技发展带来的权利保护挑战;信息管理学院陆泉教授以 “智慧健康与智慧医学” 为题,分享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健康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c' D1 B. t% L  B2 q

: \, J( Z" V9 |* T主旨报告后,与会嘉宾围绕临床经验、跨学科研究的难点、合作切入点等展开深入交流。来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人文社科领域,以及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和中南医院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精神卫生中心、华润武钢医院等医学领域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就老年语言服务、健康传播、医疗人工智能伦理规制、慢病管理社会化等议题交换观点。4 f: E% C. J! T# {8 t1 S
. U% D, A2 E( ~7 @5 I( @

  w) t  m. r- t: \0 p& ^沙龙主持人魏蕾教授表示,跨学科研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本次活动为不同领域学者搭建了常态化交流平台,后续将持续推动人文社科与医学的深度合作,助力学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 `& y" d+ h/ X: B8 C3 y
: _# D% @) K0 o+ ?7 W+ [据悉,2025 武大学术服务月还将推出系列跨学科活动。本次沙龙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人文社科与医学的知识共享,更为跨领域研究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武汉大学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学术创新生态方面的积极探索。
$ ^: W! [* J: P  m" x5 E1 R: l( U/ P8 g; Z, e+ i$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1-15 14:54 , Processed in 0.2972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