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cp已经说完了,在621楼* v! @4 b+ M9 `& s- M
lj老师主要学术贡献有:发现锕系元素与惰性气体的化学成键(Science 2002);发现金-20纳米簇的四面体结构及其动态催化性质 (Science 2003);与实验工作者合作提出“单原子催化”新概念 (Nature Chemistry 2011),合作发现硼的类石墨烯和富勒烯团簇(Nature Chemistry 2014;Nature Commun. 2014),合作发现元素周期表中+IX最高氧化态和稀土元素+V氧化态(Nature 2014; Angew Chem.2016)等。在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0余篇,其中在Science、 《美国科学院院刊》、《Nature》及其子刊、《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英国《化学科学》六类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10篇,论文引用20000余次。: l% b- D9 w% E
( n: H) j3 m6 f. Q5 ~' `3 H5 X于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被聘为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长期从事计算化学、量子化学、理论无机化学、重元素化学和计算材料化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清华大学开展《理论与计算化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12年,取得了突出成绩,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并于2012年和2018年两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荣誉称号。培养了二十几位理论锕系化学和计算催化科学领域的优秀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中8人先后获得“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二十位毕业生目前分别担任国内高校、中科院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理论和计算化学方面的教师和研究员,为我国化学学科建设及发展做出了贡献。9 U4 u9 N, k3 U& l2 E5 z8 M+ k3 E! V
8 E7 o) Q0 x7 y6 t) p( b另外lj老师是不是做理论的?那物化里理论和计算的组其实挺不利的,他们团灭的概率增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