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位复旦80后外籍教授在人民大会堂领奖!
0 a5 b+ \/ a8 r7 S9 O4 u复旦大学 2025年10月02日 11:28
; S8 e0 u% s7 M7 e4 i6 L+ z' g9月30日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 e& i9 |) C! }
% [* A% T. c. B* L" q/ e来自意大利的80后天体物理学家、复旦大学谢希德青年特聘教授卡西莫·斑比(Cosimo Bambi)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 d" Z+ {; N2 r2 n; U) y
9 L% A" |9 x7 F& i7 s中国政府友谊奖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2025年度共有50名外国专家荣获这一奖项
. U/ p3 B" H2 L7 b1 z) ?$ V* H3 x: _7 C" {% V9 [
从外籍“青椒”到知名专家来华十三年斑比不仅推动国内高能天体物理的发展也在这里收获了成长与归属感$ ]' N* A3 x6 W! ?8 b0 q& e% l- }) c$ a
/ U8 n# \9 t# d! W “我在中国成长起来” + j" a6 J6 F8 _0 S- G
得知自己获奖,斑比感到荣幸的同时,又有几分意外,“获奖者中,有不少资深学者,他们在其他国家获得教授头衔后来到中国,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我的经历有些不同,我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
8 p. \+ r+ D9 H
5 u" `/ q$ Z2 V. s! p* z“成长”是斑比谈获奖感受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对于他来说,获得国家政府友谊奖,是对他选择留在中国发展的一种认可。
/ M' ?9 t! s5 s4 {( |. ^4 q8 Y/ d8 c* @ w4 Q U/ Z
2007年,斑比在意大利费拉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世界著名宇宙学教授亚历山大·多尔戈夫(Alexander Dolgov)。此后,他先后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他在德国完成博士后工作,同年即作为国家级人才全职入职复旦并工作至今。
1 V" w: p1 C$ P! Z" k/ C! E1 h' [& }6 N, {, Y* Q, B6 o9 a
在东京大学工作期间,他在与同事的聊天中,了解到中国对科研的重视,于是萌生了来华发展的念头。“我从中国同事那里了解到中国在教育科研领域投入很大,年轻人有很多发展机会,复旦又是中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我就想为什么不来试试呢?”( Z) E: o5 n9 t2 L1 D
, Y1 ^7 E! e4 S
来华13年,斑比从一名外籍“青椒”,成长为高能天体物理领域权威专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德国图宾根大学“洪堡学者”称号等多项殊荣,曾作为外国专家代表受到*近平***的接见。: ?: a% @/ P- R
, k9 M# a0 } g
他的加入 弥补复旦当时在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空白
; C" Z- ]/ ]5 Z1 N$ y
$ A6 |4 Q! W7 T# G$ d' Z; Q宇宙从何而来?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人们总会问一些基本的问题,所以很容易会对天体物理产生兴趣。”斑比从小就对浩瀚星空充满好奇,这份好奇始终驱动着他对宇宙的探索。 f+ C# i% D. ]% Z
" \; j5 R: m/ d8 b* }
如何利用X射线技术探测天体物理学中黑洞周围的强引力场环境,是斑比持续探索的核心问题。据介绍,这一研究方向预计将随着新一代X射线探测任务的发展而迎来“黄金时代”。届时,通过高精度观测,黑洞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高质量的海量数据。- H, f. g2 ^ I$ H3 q8 V
2 G) r j+ S6 l“天体物理不仅在复旦,也在中国不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很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有人从事理论和数据观测工作。”作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他带领团队参与黑洞双星 HXMT(硬 X 射线调制望远镜)观测的数据分析及广义相对论测试,为多个国内外重大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 m* b' P" ~; E4 @7 X( _& P, ?' u! A8 V7 P9 G7 o: I- _/ Q
在长期以凝聚态物理见长的复旦物理学系,斑比的加入也弥补了当时其在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空白。他开出了复旦首个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课程,并出版国内粒子宇宙学专业唯一大学教科书《粒子宇宙学导论》。由他撰写的《广义相对论导论》在经典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宇宙学模型和引力波等前沿话题,进一步弥补了国内缺乏天体物理学中文教材的状况。
" S% Z* |' l. }! N% O2 H# v h8 f
5 r t2 d% ~" ~. i* d1 @以“高产”著称的他,目前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210余篇、被引14000多次,出版13本学术著作及1本科普书籍。同时,还担任多家国际学术期刊和图书出版社的审稿人和多国的基金评审,“复旦的科研环境很好,很适合做研究。”
$ T; d0 [- M9 U/ z+ n( }
- o( A' n8 U8 l2 t, J. G" [ 宇宙当作实验室他的团队吸引国际化人才
) [2 o% ?8 a; h/ s0 o: n+ L在斑比看来,天体物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也因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现在的科技已足够先进,你可以把整个宇宙当作实验室。在以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的技术根本无法做到精准测量。”
8 ^0 v5 ~9 x' ]4 F: R4 S" H- C: M, m5 ~9 K
在复旦,斑比组建起学校第一个高能天体物理和黑洞研究小组,并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院校共同开展合作。
8 \2 J2 K5 ] Y- S% o. `, {+ n7 i& h7 P z0 C' e4 P. C% x
“我的学生非常国际化,无论是留学生还是中国学生,都很擅长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中国学生,斑比的学生还来自德国、哥伦比亚、巴基斯坦等不同国家,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中外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我为他们感到自豪,他们始终齐心协力,展现出团队精神。”' p; E* o8 x/ p4 u G# D- P
0 G. s1 J+ y4 A作为导师,斑比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师”,也不喜欢循规蹈矩,“学生最终都需要学会找到自己的方式来调动自己,进而取得成果。”他说,比起学生如何取得这些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努力。+ h( S ~1 V9 D; z: I: t0 \
|5 ]$ |0 \" q2021年,斑比如愿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许可证,“我很享受在这里的生活”。这份归属感,不仅来自他在学术领域的扎根,也源于他在华生活期间发现的乐趣。$ C4 ]+ f) h2 x- u+ N
+ S6 m3 k% n) x' C1 P: i$ W
跑步,是斑比生活中的一大热爱。在复旦江湾校区,你时常能见到他奔跑的身影,这里清新开阔的校园环境,成为他钟爱的跑步场景。他曾多次参加复旦大学“乐跑”比赛,获得过“10公里教工男子组”冠军,办公室里更是放满各类跑步比赛奖牌。近几年,他还“解锁”了学校不同种类的体育设施,这位每天坚持锻炼的运动达人也因此拥有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u2 n G' ]9 O p) P e
! J& K9 t( A$ {( T8 v& R
谈及未来,斑比希望在中国继续深耕天体物理领域,如同他的热爱,持续“奔跑”,追求卓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