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wasgone 发表于 2025-11-16 08:59; x) u9 B% F: x* Z6 S% f3 M9 a
蛋蛋过去被高估了,主要是6070后这一代人太蠢了,蛋蛋南开同济本质是类似的问题。另外,也确实叠加了学科自 ...
4 Z. m5 ]( L, y& a& W* q" |5 K旦旦以前还是强的,不能算高估,他面临的问题和传统文理型高校面临的问题一样,除了北大外,都有这个问题,科大因为核心理科的过于强大,看不太出来,除去这两所,老牌文理强校南大、复旦、南开等,都面临着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传统理科领域面临着工科高校拓展的冲击3 C2 e) ]& f' y: _9 x3 c: s: L
( Y, K# q3 L, [, A9 ^
以前数理、化学等学部基本就那些科研院所、文理高校的集中地,院士增选自然可以。后来像清华、上交等工科高校拓展理科,自然就挤压了旦旦南大等高校的空间。) Q7 s: M1 w* q6 N
) d4 C- c/ C. a, Q9 S+ c6 G6 N6 D* |就比如今年化学部:清华上交北航就占了4个。以前这些名额多数是文理高校的。# Q7 F" {+ h: Q2 ?8 n2 u9 V; u! v* @
2 e. b" `4 G/ h$ M2 s# U工科高校拓展理科相对容易,尤其是物理化学。理科高校拓展重资产工科相对难,相对比较容易且符合产业方向的也就信息大类,南大今年有起色,也是因为信息大类拓展的好。! X3 U/ ]+ S8 h! H; x) q0 a
# C; @2 x; A: D4 w
至于说同济发展好像还行,其实也没那么理想,除了生医+计算机中了三个院士外(行政调入当选这里面暂且不算),其他当选的还是同济的传统优势学科,学科拓展其实也没那么好。只不过是早些年多次光头,人才年龄梯队积压在过去十年集中上了一波而已,从今年开始的往后几届,大概率每届都是力争不光头。每届有1个就算完成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