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十高校
本帖最后由 cadi 于 2023-11-14 16:20 编辑国立+私立教会综合考量,看看哪些是前十,限投十票 我投的:清央交北浙燕厦洋武中
其实第八名之后已经不好排
还有个北平大学 加上金陵大学 挖资料,列数据啊。要是投票管用,印度能超中国了 家里有老人(已去世)读的中央大学
抗战爆发没读到毕业
回老家做老师了
经常说其他有些大学是野鸡大学;P
我金陵大学不配跟燕京大学,辅仁大学这些一起出现? 教育部战后恢复全国国立大学校舍设备计划(机密件)(1945.9)(摘选):
按照教育复员计划,战后全国应有国立大学二十九所,其中须由后方迁返原址或恢复设置者廿二校,留设现址者四校,接收敌伪学校予以改组者三校。2、战后全国国立大学恢复扩充之原则,一面顾及地理上之平衡,规定一般国立大学之设备标准,一面注重建立全国各地教育文化重心,对于少数国立大学,要求最高理想之达成。兹表列如下:
其中第一类国立大学共十所,分别是:
东区: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
南区:中山大学,厦门大学
北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西区:重庆大学
中区:武汉大学
第二类国立大学凡十九所,分别是:
东区:复旦大学,英士大学
南区:暨南大学,台北大学
北区:北洋大学,山西大学,青岛大学(山大)
西区:四川大学
中区: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大学,中正大学(南昌大学)
西南区: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
西北区:西北大学 东北区:东北大学,长春大学,滨江大学 麻烦你参考下这个战后排名,好伐。根本不准确~ 好支威有希 发表于 2023-11-14 16:39
挖资料,列数据啊。要是投票管用,印度能超中国了
赞成,居然能想到投票,也是无语了 kksofast 发表于 2023-11-14 17:06
赞成,居然能想到投票,也是无语了
你数数北洋的票,重大还能前十不? cadi 发表于 2023-11-14 17:56
你数数北洋的票,重大还能前十不?
我根本没投,而且投票毫无意义 民国只包括战后吗? 民国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非常强啊 xiangju 发表于 2023-11-14 17:00
教育部战后恢复全国国立大学校舍设备计划(机密件)(1945.9)(摘选):
按照教育复员计划,战后全国应有国立 ...
1945.9这个时间节点具有非常强的参考性。因为在此之后有大规模的兼并行为,特别是原敌占区的伪校、私立学校有很多成建制或者肢解后被并入其他学校,因此1945-1949年的数据鱼龙混杂程度很高,反而1945.9的参考性很强。
从1945.9数据比较真实,前10所中,重庆大学属于照顾对象,其他9所就是民国最强阵容。教会大学除了燕京外,私立大学除了转正的复旦、南开外,其他学校在40年都难以为继,水平和前九国立比差距较大。 本帖最后由 kapior 于 2023-11-15 11:59 编辑
整个民国,一直比较强的只有北大、交大,其次是南大、浙大、同济。
上半场比较强的是:北大、交大、同济、南大、北洋,其次中山、武大以及教会的圣约翰。
下半场比较强的是:清华、央大/南大、北大、交大、浙大、武大、同济、中山。其次是私立转正的厦大、复旦、南开,可能还有北洋、教会的燕京和私立的大夏。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4 21:07
整个民国,一直比较强的只有北大、交大,其次是南大、浙大、同济。
上半场比较强的是:北大、交大、同济、 ...
你的观点跟我几乎一样。但是某重大校友拿着国民政府抗战后一类大学名单跟我较真,坚持认为重大稳居前十,并且只有央清北浙能稳居前八,交济中三校不配稳居前八,也不比重大好。 kksofast 发表于 2023-11-14 18:23
我根本没投,而且投票毫无意义
我给你面子,都没把重大放上去。你觉得如果放上去能得几票?能比圣约翰多么?
另外,你再看看前八,是不是我说的那八所?重大能跟交大,同济,中山pk?又比北洋好在哪里? cadi 发表于 2023-11-14 21:57
我给你面子,都没把重大放上去。你觉得如果放上去能得几票?能比圣约翰多么?
另外,你再看看前八,是不 ...
不要神化圣约翰啦。 厦大为啥得票这么低?民国五大母校肯定不会差 东区:中央大学有超级资源加成,大而强。交通大学有独立财政支持,不过一直和教育部若即若离,时有影响。同济大学上海国立旗舰,兵工署加成,不过受派系影响大。浙江大学,常公故里,财团鼎力支持。
南区:中山大学,国父之名,必须全程支持。厦门大学,前期有钱,后期转国立后也比较有钱。不过,南区两所水平略逊。
北区:北京大学,旗帜,不过民国政府又爱又恨,有所限制。清华大学,不差钱,一度顺带养活北大和南开。二战后全面崛起为国内一哥。
中区:武汉大学,大区领导者。
其他,北平后期其实很强。北洋比较可惜,出道即巅峰,后期不堪看。圣约翰前期、燕京后期实力皆不错。复旦、南开略差。不过复旦农学类倒是出了几个大牛。
intelling 发表于 2023-11-14 16:53
家里有老人(已去世)读的中央大学
抗战爆发没读到毕业
回老家做老师了
是因为不想搬去重庆吗? kapior 发表于 2023-11-14 22:55
东区:中央大学有超级资源加成,大而强。交通大学有独立财政支持,不过一直和教育部若即若离,时有影响。同 ...
纠正一下北平,北平从西迁开始就可以算不复存在了,没有后期的说法:lol cadi 发表于 2023-11-15 08:06
纠正一下北平,北平从西迁开始就可以算不复存在了,没有后期的说法
你这么说,没有问题。差不多就是以西迁为分界点。 为啥中央大学遥遥领先 qwerty9527 发表于 2023-11-14 23:46
是因为不想搬去重庆吗?
很难讲,那个时代所有人风雨飘摇的
兄弟姐妹那么多,成年了就得有养家的责任
日本鬼子打来了,所有的不合理放在那个年代都有合理的成分 qwerty9527 发表于 2023-11-14 23:46
是因为不想搬去重庆吗?
这个还真的有。有一所著名高校就没搬迁,校长在战后被提议以“汉奸罪”处理,学校也要被整改为单科学校。不过后来被CC保了下来才算了事。 之江大学也该列上 北洋晚清地位其实是最高的,直隶总督裕禄在毕业典礼致词中讲到,“这正是国家多难之秋,朝廷要大量用人,提挈后进的时候。各位毕业在北洋大学堂,等于古时候的大学士。前三名,也就相当于科举里的进士及第的三鼎甲——状元、榜眼和探花。希望在离开学校以后,好好为朝廷出力,报效皇上和国家”(摘自《民国第一位法学家——王宠惠传》)
晚清只有北洋、京师、山西三所大学堂的毕业生在科举废除之后可以被授予进士称号(还有少量海外留学生)。但是京师大学堂直到清政府灭亡后都没有一届毕业生,山西大学堂虽然也授予进士但不入翰林,只有北洋的学生既授进士也授实官。所以可以说北洋大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武汉大学校史馆吴晓老师的观点) 任北洋水利系主任的常锡厚回忆:北洋毕业生出国深造,不需考试可直接进入研究院,“美国以及欧洲各国的大学研究院都有明文规定,免试接受北洋学生入学”。
据三十年代中期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北洋校友刘德润现身说法:“当时美国把中国的大学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有四个,北洋大学是A级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