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2-2 23: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行实验室是国家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总部位于成都科学城
本帖最后由 aoitsukasa2me 于 2024-2-2 23:58 编辑 2 K) ?! B: E$ V, z( B/ k
& a3 z' z9 o! p+ E9 x6 J9 k2 H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科技委原主任尹泽勇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访谈时表示。
( c% u! B% f) L& E8 {* ]. m' K
4 ?, h% m) U' j& I
2 M5 P+ o" s% X! l1 a$ G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 \1 a; s# n# P$ T# J; J
0 \0 w3 R! R! \# ]记者: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世界上有哪些国家能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
- M/ J" F. _# u& c" R8 p) Y* a, M6 S& p1 H2 ^
尹泽勇:当前,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能够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靠的是自强不息。经过一代代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航发人的不懈努力,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先进航空发动机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 I! o- Z- m( f6 k
: a' S2 W7 F/ y; T! r( \
6 \/ X4 D( a$ k) G' B% }) k
记者: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现状怎样?这些年涌现出了哪些代表性产品?
0 G. f$ W7 ^+ K& A) l$ ]9 j' q
5 U: ^2 K5 k' j; {: ~尹泽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2023年9月1日,习 近 平 总 书 记专门给中国航发“李志强班”职工回信指出,“这些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初步探索出一条自主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对航空发动机事业取得成绩的高度概括和褒奖。
% O' V7 @/ P8 W# K& ~! x0 z 这些年,航空发动机取得长足进步。民用发动机方面,近年航展中,中国航发先后展出CJ(长江)1000A、CJ2000等大涵道比涡扇商用发动机,AES100、AEP100等涡轴、涡桨通航动力,以及其他各类新型发动机。这些都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具体体现。4 M, z2 Z+ o& c# g$ B
9 {: }. `0 c- u) ~, b
& `% Y# m( I& d z. d
记者:您提到的这些发动机处于什么水平?: Y. @ k$ v% _! S
7 y, D( f, n" U5 D% O1 ]尹泽勇:以国人关注的大飞机动力长江系列发动机为例。我是该系列发动机的首任总设计师。在立项之初,我和团队成员的目标就是对标世界一流,做最先进的发动机。经过多年努力,该系列发动机已取得显著进展。$ d" o. e2 r: l' X5 s S" j# B
% K5 Y$ ^- y' b# y+ [4 r; T1 i" b/ n! L, ?4 L) U
记者:长江系列发动机具体配装什么飞机?% k3 y8 |1 m. h1 c& ~
7 Q. N/ R* A1 n2 P2 V- L
尹泽勇:CJ1000A发动机能满足150座级单通道飞机的动力需求,将是商用飞机的强劲“中国心”。CJ2000发动机以配装双通道远程宽体客机为目标。这两型大涵道比发动机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油耗低、排放低、噪音低、可靠性高、寿命长,还可通过改进改型系列化发展。
3 _* C4 y: m6 ^! B( _) R! y+ K. @4 M$ Z$ ]- W
+ D8 S. x% F! I# T, v( H坚持自主研制理念不动摇
N- S8 D# Z l N7 E5 C) I* L+ t% m* |. I- i* S' q0 o6 w# V1 i
记者:曾有种说法是,“一代人,一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发动机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 v, ]) W! p y4 J' D( I
" D0 m" D& y* m/ P0 n! p( D r5 w尹泽勇:研制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集成了气动、燃烧、结构强度、控制、机械、材料等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动机的使用要求也特别苛刻。发动机需要在高温、高寒、高原及盐雾等复杂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它的设计、制造及试验工作量极大,因此研制周期长。 J, z$ Q$ u% r
9 c; w* J5 Y" ~9 w1 j) L0 b6 [) B
9 F2 Q/ F8 u1 m9 X
记者:随着新机制以及新技术的出现,我国发动机研制周期是否会缩短?& t6 k* Q# T2 B' i
7 `# `% P1 _4 E3 ~% f4 V
尹泽勇: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在不断加快。尤其是2016年,党和国家批准成立中国航发后,许多关键核心技术都实现了突破。) i2 S N7 |/ C+ G0 @
我深有体会的是,研制战线全体成员直面困难,敢于拼搏,采取了许多创新理念、创新方法。, d7 {- }8 L% A
比如,我们着力加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共用技术研究和型号预先研究,并与型号研制紧密结合;加强叶片、轮盘、控制系统、轴承等关重件和关键成附件研制;加强试验能力、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等。我们的工作很务实也很有成效,保证了发动机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及研制周期大幅缩短。/ `! }/ ^: Z' ?/ h2 w) t" y0 j0 C
) `! p" n% [( S L
/ V( ` l1 I D$ _记者:为加快国产飞机发动机研制进程,我们做了哪些努力?
6 V! z! E+ f# ]7 [
* w) t" ?* l3 J8 |0 N尹泽勇:我们做的最重要的努力是坚持自主研制理念不动摇。这些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主动建立起自主创新研发流程,大力应用仿真技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一次成功”工程实施,推广“一装一试”装配模式转换等。设计、试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研发周期不断缩短。
; M+ p# ^. p% N. I1 b 近8年来,一批新型发动机成功首飞,一批重点型号鉴定定型,一批关键技术被陆续攻克,一批核心装备正在加速研制。6 x |) |8 F1 W( C
/ Z& r8 o0 s3 q7 R! U6 P; h2 S
3 Y5 J X) }1 k: Q需要具备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3 {: d) F' V, [; ]4 e8 {3 `3 r9 v$ y9 g+ R( c1 M
记者:研制高技术水平的发动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 w# w4 J* L) Z0 I& @9 I9 S6 h2 e8 q- w7 Q
尹泽勇:想独立自主研制出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航空发动机,需要科学的研制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务实的研发团队。当然,也要付出大量的资源,具备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 l7 V2 }+ m" u& @/ T2 r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和团队成员在发动机设计中,创新研究应用先进的数值分析方法。这也是现在设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加快自主创新研制至关重要。
3 W0 U8 e* t2 j5 a$ U' t$ R 从当年开展方法研究,到今天团队成功开发出我们自己的通用设计优化工业软件,这个过程非常艰苦,没有毅力无法坚持下来。
% u" z3 g' V/ a. O* }. S7 B) c# p- M, P1 ^6 m8 _
1 `% Z) u3 J: R! u! p记者:在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做出了什么创新举措?
/ c+ a* A9 J' d$ k: ^5 D) \) F0 X4 @" z6 c
尹泽勇:这些年,相关部门加大了支持力度。我们加快设备建设进度,新建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基地、航空发动机露天试车台等一批先进的试验设施,都有力保障了先进发动机研制。0 f% U! N d) r. v8 O* O$ F
我们还充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合全国力量,组建“国家队”。如成立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等,形成融通创新基本格局。2 c% ?9 I* @8 C9 c
& D+ P4 ]+ z( D
# f0 o! o! G# l, }' B记者:2016年,“玉龙”发动机首次展出。这款新型涡轴发动机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单独申报取得的最高国家级奖项。“玉龙”发动机的成功研发,对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 e; K( d) `: }; ^7 `( s
2 G. g3 L5 b+ n. J5 r: O1 q3 ?, Z* z尹泽勇:“玉龙”是我国第一型走完自主创新研发使用发展全过程的涡轴发动机。其根本转变了我国涡轴发动机的研制方式,实现了涡轴发动机技术水平从引进国外专利生产,到完全自主创新研发先进发动机的本质性跨越。
) V9 j, W- v b2 f9 }6 F) r 作为该发动机的总设计师,我认为其成功研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证明了我们敢想敢干敢胜利。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不仅能做到,还能做得更好。
! m0 R' @1 |7 f; W1 I; U, M6 c# {! o: p- z( O
4 V( C6 w5 J: r' A
记者:“玉龙”发动机1984年启动研制,至今已有40年,这个过程中凝练出了“玉龙”精神,这具体是什么?
; c: n, |$ w$ U' R" p6 @, O
$ ]% F0 y7 b+ l+ w0 E/ N+ x* e7 i* C尹泽勇:今年恰逢“玉龙”发动机研发、使用、发展40年,我亲历并见证了“玉龙”发动机的不断发展。在它的预先研究、设计研制、批量列装、改进改型发展过程中,凝练形成了“脚踏实地、自主自立、执著坚守、志在超越”的“玉龙”精神。这种精神激励我们研发出更多自主创新先进发动机。
4 {, d2 Z* F& U' X c+ l5 z7 y& u% l7 b `7 C$ Q
/ b$ _3 ^* M# `1 d/ V1 p2 I记者:当前,“玉龙”发动机还在升级迭代吗?
/ P) G9 _5 v. H3 U8 b
% p" z: b% @: ^) n$ l0 m, _! ^+ i尹泽勇:近年来,研制团队不断改进升级,“玉龙”发动机的性能、使用寿命已远超定型时的要求。而且团队进一步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先进发动机,比如AES100即团队发展出的最先进第四代民用涡轴发动机。此外,还有相应的涡桨及涡扇发动机等。% D8 n6 Q1 z, X6 ?2 w
* g9 f7 o5 @0 p8 F& {# R' o- [
8 L2 D$ M# o" A- G1 p可从多方面评价发动机的先进性
0 W. Y0 X5 U I$ l+ M; D$ p& c# S0 _$ F, x! h5 s8 F+ c8 m
记者:您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在您看来,一型先进发动机的标准是什么?
# ]: m' I* Q ]/ l
Z- m0 v# E8 K" R5 e$ s尹泽勇:我1962年上大学进入航空领域,毕业后进入航空发动机行业至今,先后参与研制了多型涡扇、涡轴和涡桨发动机以及直升机传动系统。2 E5 i: i2 Y. t$ x% O- F/ l3 j9 V% i
我认为,一型发动机先进与否,大致可从设计、制造和使用效果等方面来判断。5 t8 p9 Q, r' W6 `
只有运用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才能造出好发动机。比如,涡轮叶片是发动机“核心中的核心”。要生产出大推力(功率)、高推(功)重比的发动机,必须提升涡轮前的温度。而在高温下,涡轮叶片材料的持久、蠕变强度、抗热疲劳等性能则是其长期工作的基础,是判断一台发动机先进与否的标志之一。2 @; L* s) W0 x2 p
+ }& |1 O. _, y. L% m, `( n6 q5 \, p- N& [" z# T) b
记者:您提到高温环境下涡轮叶片材料的性能是其长期工作的基础。那么,当前应用的拥有良好热强性能的金属材料是什么?5 w# c- A' r# V, v3 A
* j$ D3 L7 Q: d- i1 {
尹泽勇:目前拥有良好热强性能的金属材料就是镍基单晶合金。在研制“玉龙”发动机的过程中,我们在国内最先研发制造了最先进的单晶合金叶片,克服了材料制备、叶片加工等一系列困难,保证了“玉龙”发动机的先进性。
& \% D+ h8 Z4 `- B1 e5 q7 B$ e- k- Y! y, Z0 Q9 Z y
# P* p' a v) ^( L( E记者:涡轮叶片材料的发展,是否会随着涡轮前温度的上升“水涨船高”?
) E; E7 M( |5 E! }: y! j% V8 r9 C" C7 e! z8 k
尹泽勇:是的。从高温合金到定向合金,再到单晶合金,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每种新材料的诞生,都提升了涡轮叶片的热强性能。
' X- S* b4 H1 _8 e! j0 G% C 但是新材料总有一个成熟过程,在研制“玉龙”发动机时,我们采用单晶高温合金,极大提高了发动机性能。现在,我们又在研究热强性更佳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
8 O8 W/ R! d I6 [/ F2 D; o$ ^" q7 v
) z% t" @9 ]0 d0 X记者:从发动机的使用角度来说,您认为应如何在技术先进和成本适合之间取舍?
$ `2 d2 {4 Z' [
* X/ F/ A% i+ Y! [尹泽勇: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航空器种类很多,对各类发动机的要求各不相同。从飞机用户的使用需求出发,既能够满足使用需要,又经济可靠,才是好的发动机。4 R$ M; y% i- F9 L
如果发动机只是满足狭义的技术先进,但成本高昂、使用维护不便,用户承受不起,是没有竞争力的。# Z* o5 K& G3 v2 j
发动机的先进性,也包括经济性和维护性。AES100发动机在促进经济性和维护性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我指导团队在其先进通用核心机基础上发展了涡轴、涡桨、涡扇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具有极大经济优势。2 s# z" k! q, v' e, [+ o0 m" O9 E
( X0 s5 D8 a9 r' S8 _; \* }
* u) H" O1 {6 H, Q! q0 h记者:请谈谈航空发动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s- B% O# Z* `. n
; y6 ]( F4 P: T9 f& t' h5 m E3 R
尹泽勇:航空发动机未来要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如今,民用发动机技术创新的方向,正在从提高热效率减少碳排放的渐进式改革,向开发新的低碳推进技术与新燃料的革命性变革转变。其中,可持续航空燃料、新型混合动力推进技术、氢动力技术等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
2 C2 J, p) Q$ e1 a# m( P' D9 @! o
. F% Y9 a; ?6 f7 ?/ T x3 N
# e: @% }8 F; M* t/ I( l6 l记者:中国航发在这方面有哪些研究?进展如何?) L1 s) P% \$ v7 N/ s9 { c
! x; ~" T6 y: w' R+ `% Z6 B* v \4 t尹泽勇:我前面说过,要做就做最先进的发动机。这些年,为实现“双碳”目标,我们已系统布局前沿颠覆技术,加快推动氢能、混电等新能源、新原理航空动力技术的研究,努力抢占未来前沿动力制高点。
q; u& y9 y1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