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bdmrg 于 2025-5-16 10:41 编辑
& W! z# R6 ]; `- f$ G3 k9 a. O0 E# R, Y& L
从2000年到2023年,武大经历了4任校长:侯杰昌、刘经南、李晓红、窦贤康(有个rubbish就不提了)
% O4 F/ g) d% ?/ J" j; ~4 J1 J; B. x7 c3 C
这几位校长总体都是不错的,为武大做了很多工作。但另一方面总觉得他们有点做得不够好,是什么呢。突然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张旧帖,里面有刘经南校长的谈话。
1 B. L \. ~: o, Q! r
7 H) d; Q3 D. f, \# x/ S) `他说,武大的工科和很多大学不一样,武大更多是工程类工科,而不是制造类。武大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v2 r* _7 P$ P- }$ E$ v
' z7 n: K! K0 k, V1 G: [
工程类:测绘,遥感,水利,土木,城设,软工,网安,计算机
2 ~1 T( @; ~$ {2 T# I: u- F1 s
4 z5 M1 e5 r; k& o- I4 \% x制造类:电子,电气,机械
2 u- v7 @; h* k$ ?+ I* W1 C( K+ U: K* Z. e* |, s8 Y
现在来看刘校长的谈话,觉得还是有值得商榷之处。在一个有“特色”的国家里,工程类工科主要是从国家手里拿项目,测绘,遥感,水利看得非常清楚。而制造类工科必须跟市场对接,否则很难做大做强。7 `0 ?7 H7 P; I. G. w- |
7 {' H5 {4 v3 ?. D作为文理科大学的武大本来对市场就不是很敏感,又加上工科以工程类为主,对市场的敏感度进一步降低,市场变化很难在武大的学科建设上得到体现。一旦有新潮流袭来,武大往往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而是后知后觉。今年人工智能学院、机器人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的设立如果不是因为张校长的个人倾向(估计还有刘胜的因素),换个其他校长,再延迟1-2年也说不准。
- L. m5 n. m3 K. p, G: a& R3 ~$ A4 o# g5 ~: m* _$ F5 w
所以,侯、刘、李、窦4位校长共同的问题是,没有捕捉到崛起中的制造业大国更需要什么专业这个重要的信息点,没有把引领时代潮流的热门学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致在过去25年里,社会最需要,最热门,最火爆的专业在武大发展得不够好。其实,这些专业在武大并非完全没有基础,有的基础甚至还不错,比方说计算机。武大计算机在8-90年代是不错的,但李卫华之后就一步步落后,再没有与之比肩的人。9 o7 z5 ^0 G* } a) ]( S g) e4 G
! M' Q M' ]# I; I3 P6 T' G
这里讲一个细节。2000年合并时,武测有个“光电学院”,并入武大后就消失在电子信息学院。为什么当年的校长就没有预见到光电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会火上天呢?因为对市场不敏感。从2000年到现在,光电火了25年,估计还能火一段时间,这对武大是个遗憾。
! `- a# B- n6 a0 [. @, R: l1 }
3 L/ Q. W; B- j! _从这些事情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学一定要紧跟社会、市场、技术的潮流设立学科,而不能做睁眼瞎,假装没看见,否则就会被抛弃。
* Z/ ~' V: D' V$ T
# r9 D, \. ~$ u* l2 A9 u% G200年前,世界上的大学一般都是通才教育,没有多少专才教育。也就是说大学一般都是教文史哲,数理化逻辑等等学科,不论文科理科都要学。但后来美国人把这个规律打破,把机械,土木,建筑,采矿,水利,电力,铁路,桥梁,畜牧,水产,种植这些专业都带进了大学。从那时起,古典型大学才变身现代大学,美国人也因此走在大学教育改革的前沿,直到现在。1 j2 u s- Q. B6 s4 L$ E5 H
# {. K; x b' Q* h
从历史的角度看,那些矗立在潮头的学校,都是在最前沿的学科里做得风生水起的,他们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锋,靠着最热门的学科扬名立万。7 v a* B& ]4 `" s* @
) a% B$ b5 b k: J$ u
对于这一点,武大需要反思和革新。把老旧学科,没市场的学科,就业不好的学科慢慢弱化,淡化,乃至废除。扎扎实实做新工科,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如果还能把无人机,智能驾驶,新能源电池,储能,氢能,核能(眼下最火的钍基反应堆)等等发展起来,武大的学科建设将翻开全新的一页。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