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古墓丽影

改开后本科院士,浙大确实占便宜

 关闭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3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新手上路

Rank: 1

3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初出江湖

Rank: 2

54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大八一年就8200人,确实规模很大了。交大87年以前,每年招生1500。徐家汇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高级战友

Rank: 4

90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一年的在校学生,不是一年招8200吧。

高级战友

Rank: 4

90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求实园 于 2025-10-1 07:20 编辑

81年新生入学后,那一年的大学连续五届学生在一起:77级、78级、79级、80级、81级。77级好像是1981年秋冬季毕业的。

高级战友

Rank: 4

90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求实园 于 2025-10-1 07:21 编辑

。。。。。。。。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1982年浙大划归中国科学院管理,因此79、80、81、82级招生计划人数原则上应该由中科院下达。当时浙大以工科为主,跟以理科为主的中国科大虽然同属中科院,但一工一理,侧重点不同,因此两校招生计划数明显不一样,甚至有几倍的差异,其实并不奇怪。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当时由教育部管理的清华北大复旦等校每年招生计划数是多少?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yogenics 于 2025-10-2 10:12 编辑

楼主贴出的表格中有部分高校系、专业以及在校学生的数量,并未特指“本科”,因此在校学生数应该指的是学生总数(包括研究生)。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ryogenics 于 2025-10-1 14:16 编辑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10-1 08:50
浙大不合并人数就是南大科大之和了。

那是浙大短暂归属中科院的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特别待遇,科学院让以工科为主的浙大猛招学生,意欲在应用研究领域(或者说工科领域)抢占话语权,扩大科学院的影响力。

BTW,当时科学院本来想将浙大改名为“中国第二科学技术大学”,也说明科学院是很重视浙大的。不过改名一事,浙大当然不能接受,于是很快分道扬镳,1982年6月,浙大改属教育部。

禁止发言

43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10-1 09:07
那是浙大短暂归属中科院的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特别待遇,科学院让以工科为主的浙大猛招学生,意欲抢占并扩 ...

招生计划不会猛烈波动的。

高级战友

Rank: 4

48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10-1 09:00
浙江出人才不假
但浙大出不出人才不能一概而论。


世上从不缺千里马,从不缺人才,东汉刘秀一个县的人才就可把中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一个省这么大,能培养筛选出很多院士,这就是水平高的体现啊。
也许全中国只需要温州一个市来出数学家,其他地方都不要搞奥数、不要学数学专业,多给温州人机会,可能培养出的人才也不会比现在整个中国差到哪里。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姆斯壮 发表于 2025-10-1 09:15
招生计划不会猛烈波动的。

不一定,尤其是在主管部门变更的情况下。

初出江湖

Rank: 2

121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实园 发表于 2025-10-1 09:17
莫名其妙。多招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丢脸吗?天天攻击浙大,你去S算了 ...

大过节的,园园消消气

白银长老

Rank: 8Rank: 8

3338

积分

1

贡献

20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ryogenics 发表于 2025-10-1 09:07
那是浙大短暂归属中科院的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特别待遇,科学院让以工科为主的浙大猛招学生,意欲抢占并扩 ...

合并前,我记得浙大是2200左右,不知道其他兄弟高校是多少

新手上路

Rank: 1

5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浙大1981年招生1500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登录 +2 收起 理由
胖妞 + 2 基本差不多

查看全部评分

高级战友

Rank: 4

90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FL 发表于 2025-10-1 09:31
世上从不缺千里马,从不缺人才,东汉刘秀一个县的人才就可把中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一个省这么大,能培养筛 ...

这个逻辑合理。

高级战友

Rank: 4

90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山逍遥行 发表于 2025-10-1 12:20
浙大1981年招生1500人

差不多这个数据。浙大当时的介绍就是“多科性工科大学”,1952院系调整保留机械、土木、电机、华工。按如按其它大学(学院)的拆解,相当于四个独立学院。恢复招生后,理科院系全面恢复(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等等 )及工科更是进一步有五六十七年代学科...招1500实在太少太“少而精”了。

我有一本八十年代初介绍浙大所有院系的书,回家到时找找。

禁止发言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前天 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张图片确实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重现了八十年代江浙沪高校的学生规模,科大南大确实是小而精,能以这个体量做到本科院士培养绝对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确实是有一些真功夫的

新手上路

Rank: 1

10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NDY99 发表于 2025-9-30 22:34
浙大八一年就8200人,确实规模很大了。交大87年以前,每年招生1500。徐家汇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

80年代浙大一年怎么可能招8000多人,那个数据肯定是指当年大学所有在校人数,也就是4届学生总共8200人,而非一年招那么多人。动点脑子好吗?大学扩招是90年代末的事情。

版主

Rank: 8Rank: 8

302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ighlywood 发表于 2025-10-2 04:15
80年代浙大一年怎么可能招8000多人,那个数据肯定是指当年大学所有在校人数,也就是4届学生总共8200人, ...

5届学生,因为77级还没毕业与81级同校

禁止发言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胖妞 发表于 2025-10-2 07:20
5届学生,因为77级还没毕业与81级同校

其他学校也是五届学生,这不一回事吗,胖斑

禁止发言

17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8: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这位北大楼主说的一样,浙大确实是占了便宜,得认,而且是**方方的认,这才是求是的态度

版主

Rank: 8Rank: 8

302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暖人间 发表于 2025-10-2 08:07
其他学校也是五届学生,这不一回事吗,胖斑

没否认啊,所以说并不多。越是好的工科大学相对文理学校那是不少的学生,因为国家需要大量工科生,你看看上海交大,清华把数字放出来也不少的。

版主

Rank: 8Rank: 8

302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好的工科大学相对文理学校那是不少的学生,因为国家需要大量工科生,文理院校招人多即使在40多年前也是不好使的没法安排工作

高级战友

Rank: 4

907

积分

0

贡献

5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暖人间 发表于 2025-10-2 08:07
其他学校也是五届学生,这不一回事吗,胖斑

横向看当然一样。但是胖妞的具体回应是对其他网友的解释: ”引用: NDY99 发表于 2025-9-30 22:34
浙大八一年就8200人,确实规模很大了。交大87年以前,每年招生1500。徐家汇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版主

Rank: 8Rank: 8

302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77-81年,有两年浙大招生2000/年左右,有三年招生1000多,很正常,国家大规模建设发展,正是极端需要工科人才,浙大这样的著名工科大学理应承担这个责任。如果把清华、上交大等著名工科学校人数放出来,肯定也不少的,会多于文理学校。说实话大部分学文理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相对工科学生而言,不少只会吃干饭不干事,甚至干坏事帮倒忙。

版主

Rank: 8Rank: 8

302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主义大厦从知识分子贡献来看,贡献最大的是工科,因为他们最贴近工人群众,本人即使知识分子又是工人阶级一部分。

中级站友

Rank: 3Rank: 3

393

积分

0

贡献

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占便宜,不能光看招生人数下结论。
角度不同,看法是不一样的。
从八十年代生源来看,清北科复是四大名校,因此四校在生源上明显占了便宜。
从学校是否得到重点建设来看,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高校多拿了经费,占了便宜,按理也应该多出一些人才。
从院校隶属性质来看,毕业生去向也有差异。军工高校去军工类企业的毕业生多,国家明显重视军工的话,那么军工高校出的院士校友就不会少,甚至要多一些。又比如中国科大,是科学院的长子,其毕业生在中科院各大研究所工作的比比皆是,这个先天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而在科学院各大研究所工作,参评院士(尤其是科学院院士)也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的。
从院校理工性质来看,一般说来理科强校在培养科学院院士上有优势,工科强校在培养工程院院士上有优势。
即便同一性质的高校,比如同为理科强校,如果某校地学学科实力很强,同时考虑到地学学科院士名额多一些、竞争激烈程度低一些,那么该校地学学科培养出的院士原则上也会多一些。
除了上述角度之外,肯定还有其他角度值得探讨,恕不一一列举。
总而言之,探讨院士产出之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全面地看,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版主

Rank: 8Rank: 8

3025

积分

1

贡献

100

奖励
发表于 昨天 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81年工科院校在校学生大于5000人的有18所,文理综合院校11所,好大学普遍大于5000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关注获取更多科教信息

Archiver|手机版|网大论坛 ( (鄂ICP备2021013060号-2) )

GMT+8, 2025-10-3 03:06 , Processed in 0.1084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5923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