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4-30 2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签约47亿 活动成果丰硕--运城全域联动厦大共建产学研合作新高地
/ u; d8 r( E+ {, I/ W2025年04月28日 山西
# Z% _4 t3 `$ p7 m' N. L
' B8 m* E3 ^7 T" _* V3 `2 M C
1 I3 G+ }2 p3 {+ C0 G6 i! D近日,由山西省委组织部主办、运城市委组织部承办的“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厦门专场活动在厦门大学举办。省委人才办主任于鹏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任永福、团省委副书记米小兵,市领导赵晔、薛永琦参加活动。
3 h" {# t- \, e' W% g; N, b `: t0 N" z; E# {
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绛州鼓乐《鼓舞盛世》拉开了活动序幕。于鹏飞、任永福、米小兵、赵晔化身“推介官”,分别就山西省人才政策、文化旅游、“实习山西”活动及运城历史人文、“一城两区三门户”建设、人才发展环境等情况,向厦门市各大高校学子进行宣介,并发出盛情邀约。; M% a8 |2 z0 @
/ {4 c9 k R, i
活动期间,运城市举办了“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双选会、产学研合作交流会及特色产品展、关公文化展等。运城市“双招双引”签约项目16个,金额47亿元,涵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等领域。
+ L$ A7 f q! l* B2 x- s" X8 W: @5 \2 X
永济市与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围绕机电制造专业镇优化升级展开精准对接,双方就技术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达成共识。8 K4 M: ]7 R, W5 V8 M. \
; I" R4 b! J T$ b5 _. p新绛县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就富马酸、DL-苹果酸金属离子控制技术进行深度交流。
7 V$ _0 y$ k1 n8 ]3 S( n; I, O' W5 L) p/ d, w
闻喜县与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材料研发、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重点攻关金属镁表面防腐处理及压铸工艺研发。/ N' S1 W( @- e5 Y; p
2 L- s" r: F' i1 G; e芮城县与厦门大学药学院召开校地合作交流座谈会,签订生物医药创新驱动与健康产业生态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亚宝药业、千岫制药等县域生命健康企业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的培养开展合作。
5 p) r2 R+ C( _1 ]! I# `! H! J, p2 @/ ~/ G, K2 f$ [" P/ q
夏县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签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在文旅人才培养、实践、引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o) a% O1 i, z, |6 s% N
, i+ Q) v0 E2 T- I6 C稷山县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签订县域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合作项目协议。双方将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规划设计和经济管理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M0 Q% Y' A0 Y% P
% p) w( i# a7 A8 Q) e! ]6 N& S; N
垣曲县与厦门大学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与交流等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助力垣曲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Z4 _+ V& Q' ?3 f7 E4 ^1 r
" i: J- p9 P4 X T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战略合作协议。; m* t8 e; ?6 w* V d/ @0 f* c0 P
朔州市与厦门大学就峙峪遗址文物保护研究开展校地合作。- G; }4 `1 v/ @1 M* a* ]
7 `) _' ~& R3 B- f% u* }& Q运城开发区与厦门大学共筑微纳技术产学研高地。* {, A- N: a d/ B6 c- U& y
: G% J6 j1 R* D3 N& d# R8 F
盐湖区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点围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学生实习实训、柔性引才等事宜开展对接座谈,共商产学研合作路径。8 Q) x. w1 T9 n3 h2 m& G2 W1 w
" J! |0 N8 y$ P9 z6 H' q
共青团运城市委与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签订厦门大学学生政务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双方将围绕大学生实习政策宣传、实习学生选拔培训、管理保障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提升我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质效。. X& r% w& f2 o" P2 a
" u) D; ]/ l& ]" ]: ]# C
运城关公文化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召开座谈会,并签订共建两岸关公文化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体系,推动关帝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关公文化学科建设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