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8-18 1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mithArno 于 2022-8-18 12:26 编辑 9 s) t, w! S2 R* j$ S* z
; u' L. W Y9 J+ I! P
【人物获奖】' W8 M1 Y+ R( Y8 @( M
陈宇教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2022隐私计算科技创新人物!
% g: j/ D6 E! P# Z陈宇入选关键词为“以密码理论研究见长,致力于应用前沿密码技术赋能隐私计算”(专访链接)。他的研究方向是理论密码学及应用,研究工作围绕基本密码组件展开,发展了抗泄漏、抗篡改等极限安全密码体制的创新构造方法与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对公钥密码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成果,在CRYPTO、ASIACRYPT、PKC、DCC、JoC等密码方向的顶刊顶会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2019年起专注于应用密码学赋能隐私计算,理论与实践并重:面向分布式计算场景,提出层级签名加密、零知识证明友好的同态加密等多个创新密码方案,首次破解了长久以来密钥分离与重用策略无法两全的难题,率先设计出可监管审计的隐私保护密码货币;聚焦两方安全计算的高频应用,带领团队设计实现了敏捷高效的隐私集合计算统一框架,在隐私集合求并方向取得了重要突破,设计出首个具有最优线性复杂度的协议,效率相比现有协议提升 1-2 个数量级。) z$ Q+ }$ V2 \, a
/ ]6 S% j. P2 J: P0 I$ J
相关链接: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0957
# m. z, h$ c! w; e
* @* D, t% m$ C; F2 }再次感慨王小云院士人才引进的质量和精准程度,不仅是对学术界的人才有所把握,像陈宇这种原来在蚂蚁金服的产业界人才也能敏锐的挖掘过来。- u. Y( I l& B& v* S8 M
“我曾以只写证明不写代码而自豪。但密码终究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对于科研人员,改变研究风格并非易事,转变的过程离不开院长王小云院士和王美琴教授的大力支持。”陈宇特别强调道。' y: v5 N/ W4 V1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