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10-9 10: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hwp+ q$ ^* M! n* A5 U$ j
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在新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凝聚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光电器件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发表期刊论文 580 余篇,其中 Nature(3 篇)、Science(1 篇)、Nat. Mater.(3 篇)、Nat. Rev. Mater.(2 篇)、Nat. Chem.(1 篇)、Nat. Photon.(1 篇)、Nat. Sustain.(1 篇)、Nat. Commun.(14 篇)、Sci. Adv.(7 篇)、Proc. Natl. Acad. Sci. U.S.A.(3 篇)、Phys. Rev. Lett.(1篇)、J. Am. Chem. Soc.(38 篇)、Angew. Chem. Int. Ed.(53 篇)、Adv. Mater.(129 篇)、中国科学系列期刊(49 篇),被 SCI 他引 44,000 余次(H 因子 118);获授权专利 36 项;编有中文专著《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科学出版社,2011),《分子材料与薄膜器件》(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低维分子材料与器件》(科学出版社,2022),英文专著《Organic Optoelectronics》(Wiley出版社,2012)。9 C. q, G" q! h9 r/ o5 Y8 l. }
- |5 A0 A7 y3 M+ A, k' ^/ L% I长期致力于有机半导体物理化学的研究,是我国有机半导体晶体工程及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物理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瞄准“有机集成电路”这一重大科技前沿,聚焦源头创新,构筑了“有机半导体分子→有机半导体可控组装与晶体工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和有机集成电路”的特色研究体系。
5 M. z5 W7 v/ d4 i+ [
$ S( A0 }6 n+ c: E2 K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 |% `( p7 l( x! k
2007年获评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
8 h! d! O* X4 C. p# w8 N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 G4 [% H+ S7 n4 [2 }2008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 v9 h. e/ b6 }; [( N u- C2008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C( Z0 ]/ l$ p" A. A, b. X
2008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结题获评优秀
! |( M; J5 |$ d1 t% J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 ~6 ^! C0 l% S G4 B5 [3 k1 p2009年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
}+ s3 R2 @- F) _- u5 N2010年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9 i: t, \; n0 n
2011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 L) [' }) v8 W8 J' X' c
2012年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
3 J4 x& x2 L$ {- C: w$ o201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结题获评特优1 S/ `2 Z9 b" m& w1 |( D
2012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7 W1 F( y3 f( D- O5 m& {
2012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f" g: C$ W2 z% @, O& u
201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a) U' P: a% D# s6 T& B
2013年获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资助
# z- s6 w, [) [" O" b3 }2016年任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 s3 ]: ?" k: L; [: T4 ?2016年获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e* c: d0 G9 `/ K- u y, C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 V6 N" [5 K# a, U2016年度“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基本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
6 y. s6 B) N# G+ Y- i2018年入选天津市第二批杰出人才4 ?% T; f* b) S+ e1 m4 X) |
2020年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 Z, k: c! V8 I- D2020年“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5 G" D, w7 k* }0 ^: c& m
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支持(群体负责人)
3 N% c# O U/ j! t2022年“高性能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天津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y! C4 o# `2 m6 Z1 j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 F" `0 W2 I5 y; A$ M ]6 I4 }2023年度“高迁移率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